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有一个梦想....大家跟我一起读....”

“我有一个梦想,以我华夏儿女之力,重现亦或超越汉唐荣光,一代人完不成,那就几代人,我相信,终有一天,凡日月所照之地,皆为汉土,凡汉家儿郎所过之处,皆有汉臣....”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从唐家铺做起,忠君爱国,诚信团结,友爱互助....”

既然知道唐仨仁识字,算是半个读书人,现在又是洪武爷亲封的里——不对,是“村长”,只要是属于唐家铺的,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都归人唐仨仁管。自然再不能“仨伢子”“仨伢子”的喊了。

这不是唐仨仁在给孩子们上课,而是唐仨仁表示,奉旨上任之前,他必须得让大家伙知道一个远大的目标,哪怕眼下实现不了,但一定要说出来,甚至是喊出来,以后这就算是小半句“公序良俗”了。

人么,一定得有个梦想,不管是渺小的还是宏大的,万一实现了呢?

老朱有一段时间没过来了,毕竟离唐家铺这边有点远,而且对于老朱而言,唐仨仁不过是个小小的读书人,最多是花了心思去种田育苗。

大明初建,事情不是一星半点的多,人家老朱没时间过来,甚至快要忘记了还有唐仨仁这号人。

如果不是太子朱标偶然在一次朝会上提到两件事,一件是应天府知府换人这事,另一件就是新稻种抽穗了,估计老朱早忘记了还有唐仨仁这号人。

于是老朱便抽个空带着朱标李善长等,经过上一次育苗一事后,皇后马秀英本想找个机会过来看看被老朱亲封的“村长”,这一次从皇宫出来,顺带算是出来透透气。

比之上一回多了几辆马车,被唐仨仁任命的“副村长”罗四老远在村口看到了马车,正准备去跟唐仨仁说,结果被老朱事先安排的侍卫拦下了。

这才有了老朱一行在村学堂外听到的一番“嚣张”言辞,听得老朱差点燃起了热血,不过下一秒老朱差点就没崩住。

“好了,所有人不管年龄大小,散学后都必须下地干活,别以为读了点书就是文化人了,你们要牢记,咱们是农民!做人不要忘本!”

生者无论贵贱,都应铭记自己的根,不忘本心。

“好了,放学,罗大炮你们几个十多岁的娃留下,你们是高年级学生了,不要跟他们那帮小学生一个样....生火,烧烤搞起来!”

老朱望着学堂里蜂拥而出的孩子们,眼中闪过一些回忆的神色。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艰辛,想起了那些为了大明江山奋斗的日子。如今,大明初建,百姓安居乐业,但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一旁的马皇后突然低声开口说了句:

“这村里的学堂,所有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了?”

听到这话,老朱突然反应过来,一些学堂贫穷人家的孩子可没有机会进来上学的,这学堂里的先生听罗四讲还是唐仨仁暂时兼职,用唐仨仁的话说,就是等他教会了罗大炮那几个大一点的娃,就可以让他们当学堂的先生了。

唐仨仁的话是真让老朱有点崩不住,不等马皇后说完话,一脚就迈入了村学堂大门,一边走进来还一边大声质问了一句:

“唐仨仁,你好歹现在是唐家铺的村长了,居然带着自己的学生在学堂里生火?就不怕一不小心把学堂给毁了?”

都知道老朱是个大嗓门,历代皇帝中老朱的杀戮气息能够进前三的,这一嗓子把罗大炮几个十来岁的娃吓了一跳,唐仨仁却是像没有听见一般。

“看到这个没有?”

老朱一头的黑线,这个时候唐仨仁居然将那份圣旨从胸口拿了出来,不管是显摆还是其他什么意思,这都有种对他老朱大不敬的意思。

“你....”

“行了老朱,洪武爷都下旨封我当村长了,在这唐家铺你就得听我的,如果你觉得不是这样子,那就是对洪武爷的不敬....”

唐仨仁笑了笑,老朱被自己这一番话堵住了,不知道说什么的好,总不能现在就告诉自己他就是洪武爷吧?

嗯,戏还是要演的,老朱嘴角抽了抽,自己下的旨,当然不能不认可。

“别人都是将圣旨当成传家宝放家里供起来,你这小子怎么能将这般贵重的圣旨随身带在身上?”

不仅老朱有些不理解,马皇后和太子爷也是一脸的不理解。

“这东西就像是那些文官们的官印一般,我拿在手上,就能够证明我自己的身份,所以有用才叫圣旨,更何况洪武爷在圣旨里说了,赏赐一千两....我到现在连一两银子都没有看见,所以拿着这圣旨在手上也能时刻提醒我洪武爷还欠我一千两白银呢....”

一千两白银,在当下这个时空的购买力,换算一下,五百克为一斤,一斤十六两,一两就是相当于后面的三十一克,算三十二克,按七块多一点来算,一两银子是二百四十元的样子,一千两相当于后世的二十四万左右。

然后再说购买力,这个时候的一些普通酒楼一个菜的价格在三文到十文不等,折中来算六文,这六文钱相当于后世现代的五十元,只多不少。

“你不会以为,赏赐一千两,就是实打实的给你一千两吧?小子,你可知道一千两银子有多少钱?”

老朱一脸的不高兴,唐仨仁让罗大炮几个娃继续搭灶台。

“我知道很多啊,不过我个人觉得,洪武爷应该不会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吧?你们都看到了,咱们这唐家铺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好不容易建起的这个学堂,还是前两年村里各家各户卖粮凑出来的钱....”

啥?这学堂居然是村里几乎每家每户出的粮建起来的?这倒是让老朱等人一阵惊讶,之前那个叫唐世杰的里长有这本事?

老朱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话说回来,你这学堂倒是建的不错,朕看这村里孩童都有书读,倒是比那些富贵人家还要强上几分。”

唐仨仁闻言,心中暗自得意,这学堂可是他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建起来的,自然是要比那些富贵人家强上几分。但面上却是谦逊道:“过誉了,只是见不得村里的孩童天天玩泥巴玩不出个名堂而已。”

老朱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你这学堂教的是四书五经什么的?”

唐仨仁闻言,摇了摇头,架起了一个铁架子,火升起来后他往上面涂了一点油,这一举动把一行几位大佬看得一愣一愣的,这可是油啊,不管是从哪弄来的,都经不得这么浪费好不好?

“四书五经?那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我教他们格物,哦,还有种田的方法,至于认字什么的,能够认识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字就足够了....”

李善长差点跳了起来,四书五经居然是“没用的东西”,这小子怎么敢说的啊?其实唐仨仁差不多猜出来李善长的身份,但老朱想演,那就继续演呗。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你这后生,岂敢说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唐仨仁白了这家伙一眼,刚才自己都说了,现在他可是奉旨当这个村长的,或许可以理解为他唐仨仁只要不走出唐家铺的范围,眼前这几个家伙不表明身份,他唐仨仁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是什么肉?感觉吃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辣椒这种东西好像是在明朝末年才传入国内的,不过这难不倒咱们的仁伢子,没错,作者懒得打“仨”这个字了。

记得后世农村里有一种“花椒”,算是湖南四川那边的一种本土作物,只要盐巴足够,仁伢子当然是能够弄出来不错的调味品的。

“猪肉.....今早上刚杀的....”

唐仨仁看了一眼已经坐在烧烤架面前的老朱,罗大炮这小子不错,眼色很厉害,已经看出来这一行人当中是以老朱为首的,所以刚刚熟透了的一块五花肉,罗大炮居然直接给了老朱。

“你你.....”

老朱差点被一口肉呛死,马皇后与朱标也是一脸无语,眼前这年轻人是真不懂还是装的啊,谁不晓得大明建国虽然只有三年,但“猪肉”被很多人改了称呼,叫什么“亥”,也有人唤作“豕”,用来避开“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