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植不过是一介书生,一心专注学问,无意再涉政坛。”

“今后诸位无需再来烦扰,无济于事。”

留下几句遗言后,卢植的身影便消失在众人眼前。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凝滞。

片刻后,一阵骚动。

“我就说过,卢植与刘备狼狈为奸。”

“请他回来何用?还不是受这气!”

“现在连卢植也对我们不客气了。”

逢化一声断喝:“都静一静!”

大殿逐渐恢复安宁。

然而,还未等逢化开口,一名小厮匆匆闯入。

“大事不好,家主!”

“公告栏贴出告示,罗列逢瑾等人多条重罪,包括散播谣言、诽谤州牧及私养死士等。”

“三日后,他们将在菜市口问斩,以儆效尤!”

小厮的话让逢化踉跄后退。

“刘备竟敢如此?”

逢化勃然大怒:“若他真要杀瑾儿,我逢家必将与他势不两立!”

除了逢瑾,逢家、辛家多位优秀子弟也因流言被捕。

祸不单行,先是族内子弟递交辞呈被批准,紧接着以逢瑾为首的数十人即将面临刑场。

——

前往州牧府邸

“走,去找刘备讨个说法!”七……

除了逢化,辛循也满是焦虑。

当初派人散布谣言时,辛家子弟亦参与其中。

如今听闻所有涉案者都将被处决,辛循怎能不急?

“走吧!”

众人急忙奔向冀州牧刘备的府邸。

此时刘备已返回,但门口守卫拦住了他们。

“主公刚回府,需休憩。”

“闲杂人等,莫要打扰!”

守卫的话语激怒了众人。

“你说什么?何为闲杂人等?”

“仗势欺人,快让开!”

“跟守卫争执何益,直接推开他!”

众人欲强行闯入。

这时,一人缓步而出。

此人手握双戟,背负十柄短戟。

正是典韦。

“想冲撞谁?”

典韦现身,场中瞬时寂静。

“再重复一遍,你们想冲撞谁?”

身为刘备的亲卫,典韦有权先斩后奏。

在邺城,无人敢对典韦无礼。

因为典韦真的会动手!

“看来大家都安分了?”

典韦轻笑。

先前的气势此刻已消失殆尽。

“烦请通报冀州牧。”

“我等有要事求见。”

逢化低头说道。

典韦断然拒绝:“主公刚回府。”

“现已休息。”

“有事明日再说!”

面对典韦的强硬态度。

辛循毅然向前:“此事关乎冀州安定。”

“还请……”

话未出口。

典韦厉声说道:“冀州眼下太平无事,莫要在此喧哗扰人。”

“若非相让,休怪我这铁戟无情。”

在威逼之下,众人只得离开。

途中,逢化悄然转了个方向,直往审家府邸而去。众人紧随其后。

进入审家府邸后,各自落座。茶过三巡,逢化开口道:“正南,你我皆为冀州士人。”

“难道要坐视我等陷入困境?”

大殿中央,审配端起茶杯,默然不语。

辛循见状,随之附和:“如今局势危急,唇亡齿寒,你审家又能独善其身多久?”

此言一出,殿外审家子弟欲闯入。

却被审配举手制止,喝止众人。

“说完了吗?”审配看向辛循与逢化,“若说完,咱们接着喝茶;若未完,继续说,我听着。”

此话一出,殿内气氛骤变。

显而易见,对方已表明立场,此次求助恐难成行。

“但说无妨,若有条件,直言便是!”逢化强忍怒气。

“条件?”审配略显诧异。

辛循随即补充:“只要能办到的,定会尽力。”

族中子弟多被拘捕,命悬一线,逢瑾不过是个象征。

见审配松口,辛循连忙表态。

“假设时光倒流,你们是否仍会选择如此?”审配忽然发问。

殿内众人先是一怔。

时光仿佛逆转。

审配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漠。

逢化最先察觉到气氛的变化。

“若你现在投靠刘备,日后他羽翼丰满,恐对你等世家不利。”

“今日我们如是,明日便是你们的写照。”

逢化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新设的官学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而屯田政策又切断了我们世代累积的优势。”

“未来,你们这些世家恐怕连存在的价值都会消失。”

话音刚落,逢化将茶杯掷于地上,清脆的声音回荡四周。

“你错了。”审配平静地说。

逢化愣住了。

审配缓缓起身。

“真正的优势在于把握时机的能力。”

如今,审家的命运已与刘备相连,无论何事,审配都唯命是从。

“诸位,请自便。”审配下了逐客令。

逢化与辛循等人被请出了门外。

审配返回屋内,却发现有人潜入。

“谁在那里?”

“是我,别怕。”

史阿从暗处现身。

“你一直在监视我?”

审配震惊地问。

史阿摊手道:“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

“主公交代,审家子弟可赴任了。”

交待完毕后,史阿离开审配府邸。

审配惊出一身冷汗,“锦衣卫手段实在高明,怕是已渗透至冀州内外。”

想到刚才在大殿中的坚定表现,他略感庆幸。若当时稍有犹豫,此时恐怕不是简单的任命之事了。

“友若那边情况如何?”审配低声自语。

……

荀谌于黄昏时分,安排族人出城前往各地赴任。深夜被刘备召至书房。

刘备问道:“颍川荀氏中有两位才俊,一为荀彧,字文若;一为荀攸,字公达。不知二人现况?”

早前,靖王刘胜曾告诫刘备,需争取颍川荀氏三位重要人物的支持,荀谌已归顺,另两位便是荀彧与荀攸。

荀谌拱手答道:“公达离家游学后便杳无音讯。”

“文若……”荀谌回忆起上次北上颍川时与荀彧彻夜长谈的情景,“文若有意投效曹操,主公若欲招揽,恐难如愿。”

荀谌深知荀彧的脾性,明白他不易改变立场。

刘备惋惜不已,“既如此,也罢。日后若能寻得公达下落,还望友若美言几句。”

荀谌承诺道:“主公放心,必当尽力相助。”

谌定要将此人请到冀州。

荀谌承诺道。

“如此甚好!”

刘备欣喜若狂。

随即,他让人准备美酒。

为荀谌设宴饯行。

郭嘉听闻消息赶来,欢笑不断。

直至天明。

众人皆已醉倒。

门外再次迎来访客。

仍是昨日那些人。

不出所料。

逢化、辛循等人依然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