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张飞这般呵斥,严纲才回过神来。
他提起两个装满饭食的木盒,快步入府。
“主公用心良苦,但公孙瓒未必会领情。”
张合犹豫地说。
“接不接受全凭伯珪自己决定。”
刘备叹息道。
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若公孙瓒仍执迷不悟,刘备也能向老师卢植交代了。
“伯珪兄,该做的我都做了。”
刘备摇了摇头。
随着夕阳西下。
夜幕低垂,大地渐被黑暗笼罩。
严纲踏入府邸已有半个多时辰。
府外四周燃起明亮的火把。
刘备的耐心眼看就要耗尽时,
一个高大的身影映入火光中,缓步走来。
“玄德!”
公孙瓒披挂整齐,腰悬利刃。
随后是紧跟而至的严纲。
严纲手中依旧提着装菜的木盒。
“伯珪吾兄!”
刘备点头示意。
这时,冀州兵士围聚过来,
严阵以待。
刘备下令:“军中将士退后。”
命令一下,众人归位。
公孙瓒感叹:“玄德治军有序。”
“瓒虽败,却无怨言。”
刘备未提及投降一事,
而是忆及昔日同窗岁月:
“多亏兄长扶持,才有今日。”
二人相谈甚洽。
夜深,公孙瓒起身告辞。
张飞、颜良、张合等将领拦于门前。
“诸位请回!”
刘备一语,众将让路。
公孙瓒与严纲离去。
张飞愤然:“大哥设宴,他竟不领情。”
刘备大笑:“翼德不解其心。”
传令下去。
次日清晨,三军齐集,共待伯珪归入麾下。
众人听闻此言,皆感困惑。
公孙瓒自行回府后,怎会甘愿投效主公刘备?
对此,刘备未作详释,只令诸将筹备迎接事宜。
一夜悄然流逝,天际渐明,晨光初现。
冀州兵士开始升火煮食,炊烟轻扬。
此时,府门开启,一道身影缓步而出,在众人注视下迈步向前……
---
袁氏三子,终遭算计,落魄不堪,遍体鳞伤。
“玄德,瓒……”
公孙瓒步出府邸,直面刘备。
话未说完,便被刘备截断。
刘备说道:“伯珪无需多言,吾已明了。”
“今后,你我仍以表字相称。”
即便刘备为尊,公孙瓒为臣,此刻却亲密如故。
刘备牵着公孙瓒再度入内。
“速设宴款待!”
府内摆宴,刘备设席款待公孙瓒。
“伯珪兄能有此决定,实乃可喜之事,他日同赴师门。”
席间笑语盈盈,杯盏交辉。
公孙瓒的归顺,使刘备心中大石落地。
忽有军士急奔而来。
禀报道:“主公!赵云将军已攻下博陵郡各城池。”
刘备听后十分高兴。
冀州尚未完全掌控,只剩渤海郡还未收入囊中。
公孙瓒起身说道:“玄德兄,我愿领兵攻打渤海,击溃袁家势力,将渤海郡献于你。”
刘备回应:“渤海郡已被袁氏经营多年,伯珪若想夺取,恐非易事。”
此郡内各县多为袁氏心腹,要迅速攻下不易。
公孙瓒则自信满满:“我军士气正旺,趁此势头直取渤海,定能一战而胜。”
此时,公孙瓒意气风发。
刘备望向郭嘉,示意他发表意见。
郭嘉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我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渤海。”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投向郭嘉。
“什么计策?”刘备急切地问。
郭嘉答道:“之前幽州军曾与袁绍有所合作,不如让伯珪派军继续进攻渤海,声称在博陵郡大败我军,并已进军中山郡,请求渤海出兵援助。”
“在外设伏,吃掉渤海的援军后,换上他们的衣甲,伪装成凯旋之师,押送冀州投降的士卒回城。”
此计一出,在场众人皆明其意。
“好计策!”刘备拍案叫绝,随即采纳了郭嘉的建议。
负责传达消息至渤海的人选,正是严纲。
“某必定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严纲领命后离开。不久之后,刘备继续部署后续的作战计划。
他派张飞率军埋伏渤海的援军,又令颜良假扮成冀州投降的士兵,同时安排张合作为接应部队。其余将领则留在博陵郡待命。
……
渤海郡,南皮县。
逢纪和郭图被召集至郡守府。
片刻后,两人入殿,发现殿内还有一位陌生人。
此人是幽州公孙瓒麾下的严纲。
严纲正在向袁氏三兄弟讲述博陵之战的情况。
“我们与刘备在博陵交战许久。”
“屡战屡胜,刘备军队连连受挫后。”
“已经撤退至中山。”
严纲看着三兄弟说道:“我家主公命我前来渤海,请三位公子发兵,在中山围剿刘备!”
围剿刘备!
听到这话,袁谭眼睛一亮。
此前袁氏的部队多次败给刘备,现在连刘备也被幽州军压制。
看来,还是边疆士卒战斗力更强。
“好,我同意出兵,围剿刘备!”
袁谭几乎没有思考便答应了。
“刘备也有今日?”
袁尚咬牙切齿地说。
渤海一战中,袁尚的一只耳朵被管承割掉。
至今未能康复。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杀向中山郡!”
“先捉拿刘备,再除掉管承。”
“平定中山郡后,再请父亲从北海返回。”
袁尚开口说道。
“何不立刻请父亲从北海返回?”袁熙忽然说道,“届时多路大军齐发,直取中山郡。”
此话令严纲心中一沉。若袁绍自北海前来支援,渤海郡中的局势将更加复杂。
严纲正思索对策时,郭图抢先发言:“二公子,此举不妥。”
“不妥?”袁熙转身看向郭图,疑惑地问,“如今正全力对付刘备,有何不妥?”
郭图冷静分析道:“主公在北海有自己的考量。若三位公子联手击败刘备,夺取冀州后,主公再于北海振臂一呼,青州诸郡必然望风而降。到那时,主公便可掌控青、冀二州。”
郭图的话让大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掌控青、冀二州?袁家三兄弟呼吸都急促起来。
片刻之后,逢纪打破寂静:“先前刘备在冀州势如破竹,为何局势骤然转变?”
逢纪目光锐利地盯着严纲,试图找出答案。
严纲冷哼一声:“你们袁家兵微将寡,但这不代表我们幽州军队也是如此。长年戍边,我军将士皆是从生死之地磨砺而出,个个都能以一敌十。”
郭图听后勃然大怒:“放肆!”
逢纪略作沉思后说道:“此言并非全无道理。”
边境守军首要任务便是保命。
能在胡人侵扰中存活的士卒,绝非凡品。
刘备兵势虽盛,但面对久经沙场的边防将士,落败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念间,逢纪的疑虑消减大半。
“即便如此,你们要击败刘备仍非易事吧?”
逢纪心中仍有半分疑虑未解。
严纲从容答道:“这有何难?”
“我家主公略施巧计,只说愿与刘备联手共取冀州。”
“待刘备信以为真,我们再出其不意发起进攻。”
“目前刘备已撤出博陵。”
“我幽州军正准备攻打中山。”
严纲分析道。
“只是担心魏郡的关羽率部北上。”
“所以才请渤海诸将协助,阻击关羽。”
说完,严纲退至一侧。
逢纪捋须沉思片刻。
“一切尘埃落定后,冀州土地如何分配?”
“还是按最初的约定?”
逢纪此言一出。
严纲冷声回应:“最初的约定?”
“袁绍如丧家之犬般被刘备逐出冀州。”
“是我方力挽狂澜,克服重重困难。”
“事情结束后,冀州之地,你们只能得到魏郡、甘陵和渤海三郡。”
“其余的,尽归我家主公孙瓒所有!”
语气嚣张。
极为嚣张。
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勃然大怒。
“公孙瓒太过分了!”
偌大的冀州,
总共十个郡,最后竟让公孙瓒占去七郡?
这怎么说得过去?
三兄弟齐齐摇头。
不认可严纲的说法。
严纲说道:“若是不肯出兵,也无妨。”
他继续说道:“待我军攻下冀州后,连渤海郡你们都将难以保全!”
此言一出,立即惹怒了在场所有人。
袁氏的部将们纷纷拔剑,剑锋直指严纲。
逢纪和郭图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郭图向前跨出一步,示意部下收起武器。
“好,我们答应你的条件。”郭图开口说道,“冀州七三分。”
话音刚落,袁家三兄弟便表示不满。
逢纪赶紧上前劝慰袁谭等人。
片刻后,众人送走严纲,返回殿内。
袁谭质问逢纪:“先生先前为何阻止我动手?”
逢纪答道:“大公子,我有一计。”
“此计无需费力,便可夺得冀州!”
“无需费力,便可夺得冀州?”袁谭怒意消散,急切询问逢纪有何妙策。
逢纪解释说:“可派军队驻扎在博陵一带,静观其变。”
“不论刘备取胜,还是公孙瓒获胜,我们都可趁他们大战刚结束时,以逸待劳出击,夺取胜利成果。”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连连点头。
郭图补充道:“为防意外,需派遣一支队伍前去假装支援。”
“一支军队留守渤海,另一支负责接应。”
“三位公子可各自承担一项任务。”
援助、驻守、接应,这三个任务摆在面前。
袁谭、袁熙、袁尚彼此对视,心领神会,决定通过抽签来决定各自的职责。
不久后,抽签结果揭晓。
袁谭被安排去负责援助,袁熙留守渤海,袁尚则负责接应各方。
三兄弟接下任务,各自职责分明。
逢纪协助袁熙留守,郭图则随袁谭前往支援。袁尚领军居中策应,无需额外配合。
片刻之后。
袁谭与袁尚分别率部离开南皮县。
行军二十里后,队伍分为两路。袁谭继续向西推进。
不知不觉间,历经两日行军,他的部队已到达博陵边界。
“前方便是博陵境内。”袁谭举目眺望。
此时正值午后,夕阳斜照,光线刺目,让士兵难以睁开双眼。众人只好低着头加快步伐。
“将士们连日奔波,身心俱疲。”郭图说道,“是否暂时休整?”
袁谭点头同意,立即下令全军暂停前行。
“可派探子打探前方动静。”郭图补充道。
不久后,数十名骑兵迅速出发。
半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过去,仍未见探子回营报告。
就在袁谭和郭图感到疑惑之际,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漫天尘土,伴随着震天的马蹄声。
一支军队气势汹汹而来,宛如雷霆般猛烈。喊杀声震彻云霄,旗帜遮天蔽日……
地平线突然涌出的敌军威风凛凛。
当先一人,虎须环眼,手握丈八蛇矛。
正是张飞。
“袁谭小儿莫逃!”
声音如雷鸣,气势如奔腾的骏马。
张飞率军突至,转瞬间已抵达袁谭军前。
袁谭急令阻敌,但渤海军远道而来,刚歇息不久,体力未完全恢复,仓促应战。
怎敌张飞?张飞骁勇无比,丈八蛇矛挥舞间威力惊人。
其前方十步内无人能立,刀枪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蛇矛如死神掠过,上下翻飞。
“挡住他!”袁谭惊惧万分,心中毫无出战之意。
眼见己方将士惨遭屠戮,袁谭痛心疾首。
“此军骑兵占多。”郭图观察战场后说道。
“我军旁侧有密林。”
“速令将士退入林中,借树设防。”
一旦入林,便可避开骑兵冲击。
听罢郭图之言,袁谭即刻下令。
“传令全军,撤往林中避锋。”
随后,袁谭率先进入林中。
其他将士边战边退。
张飞所部紧追不舍,直至林边。
“止步!”
张飞挥手示意停军。
身后将士勒马驻足。
“颜良定已在林中等候。”
此刻张飞只需静候颜良驱逐袁谭残兵。
“告知全军,降者免死,送往屯田;顽抗者,当场处决,绝不宽恕。”
张飞下达指令。
诸将领命而退。
很快,树林中陆续走出一道道人影。
进去时速度极快,出来时同样迅速。
树林似藏匿着令人畏惧之物。
袁军士兵拼命逃离。
张飞则在外严阵以待。
“投降免死!”
喊声响彻军营。
“投降免死!”
“投降免死!”
这些呼声瓦解了袁军最后的抵抗。
首名投降者出现后,
大批士兵放下武器。
无需再战。
“带走,妥善看管!”
不到半柱香时间,张飞便俘获上千降卒。
皆可用之农事。
又过一柱香,
再添两千降卒,
尽皆押送。
“袁谭那家伙,溜到哪里去了?”
张飞低声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