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五十集:霸王别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霸王之殇》

第一章:垓下悲歌

夜,如墨般浓稠,笼罩着垓下这片充满肃杀与绝望的土地。楚军的营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感知到了即将降临的覆灭命运。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项羽那张坚毅却又透着几分悲凉的脸上跳动。

项羽坐在案几前,案上摆满了酒肉,可他却毫无食欲,只是一杯接一杯地灌着酒,酒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打湿了他胸前的衣衫。虞姬静静地坐在他的身旁,一身华服却难掩眼中的哀伤,她看着项羽,那目光里满是心疼与不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歌声在营帐中回荡,那雄浑的嗓音此刻却带着无尽的悲戚,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最深处撕扯出来的,饱含着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虞姬的怜惜。

虞姬伸出手,轻轻握住项羽那满是老茧的大手,眼中泪花闪烁,“大王,莫要如此哀伤,妾身能与大王相伴这些时日,已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项羽看着虞姬,那目光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心底,“虞姬啊,本王本欲带着你纵横天下,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是本王无能,连累了你啊。”

虞姬摇了摇头,起身拿过酒壶,为项羽斟满了酒,“大王何出此言,妾身愿与大王同生共死,只是如今汉军围困,大王切不可因妾身而误了突围的时机。”

项羽将虞姬揽入怀中,紧紧相拥,仿佛要把她融入自己的身体,“生死与共,本王怎会抛下你独自逃生。”

然而,虞姬心中明白,若项羽带着自己,突围的希望只会更加渺茫。她挣脱开项羽的怀抱,缓缓走到营帐中央,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那剑身映着烛火,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虞姬,你这是做什么!”项羽大惊,起身想要阻拦,却被虞姬用眼神制止。

“大王,妾身不能成为你的拖累,愿以死来换大王一线生机,只望大王日后能重振雄风,莫要忘了虞姬。”说罢,虞姬决绝的将剑刃划过自己的脖颈,鲜血飞溅而出,洒落在营帐的地上,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彼岸花。

“虞姬!”项羽发出一声悲呼,冲上前去抱住虞姬缓缓倒下的身躯,他的双眼通红,泪水夺眶而出,“为何如此,为何啊!”可虞姬再也无法回应他,只是嘴角带着一抹释然的微笑,渐渐没了气息。

项羽抱着虞姬的尸体,久久不愿松开,营帐内只剩下他悲痛的哭声,在这垓下的夜空中飘荡,仿佛是一曲为楚国奏响的最后的挽歌。

第二章:趁夜突围

项羽终究还是收起了悲痛,他知道,若继续沉浸于此,那虞姬的牺牲便毫无意义了。他将虞姬的尸体轻轻放在榻上,为她整理好衣衫,最后看了一眼那熟悉又冰冷的面容,转身走出了营帐。

营帐外,八百余精锐骑兵早已集结完毕,他们个个神情肃穆,虽身处绝境,却依然有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项羽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士,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兄弟们,今日我等虽被汉军围困,但本王绝不坐以待毙,愿随本王突围者,便与本王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愿随大王!”众将士齐声高呼,声音在夜空中回荡,震耳欲聋。

项羽翻身上马,那匹乌骓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阵阵嘶鸣。项羽握紧缰绳,抽出腰间的佩剑,大喝一声:“出发!”

八百骑兵如离弦之箭,趁着夜色朝着汉军防守较为薄弱的方向冲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却也被汉军的营帐遮挡了部分声响。汉军怎么也没想到,被困垓下多日的楚军居然敢在此时突围,一时之间有些慌乱。

项羽一马当先,手中的佩剑挥舞着,所到之处汉军纷纷倒下,鲜血溅在他的脸上、身上,他却浑然不觉,眼中只有突围的方向。八百骑兵紧跟其后,他们相互配合,奋勇杀敌,硬是在汉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夜色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当汉军反应过来,想要组织兵力阻拦时,项羽等人已经冲出去了一段距离。汉军将领连忙调兵遣将,可黑夜中,他们难以准确判断楚军的行踪,只能盲目地追击,一时间,垓下这片土地上喊杀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

而项羽带着八百骑兵,一路疾驰,朝着远离垓下的方向奔去,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只想尽快摆脱汉军的追击,寻找一线生机。

第三章:汉军追击

天亮了,阳光洒在垓下这片满是血腥与残骸的战场上,汉军这才发现项羽已然突围而去。灌婴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让项羽逃脱,那后果不堪设想。当下便点起五千骑兵,朝着项羽等人离去的方向追去。

五千骑兵扬起漫天的尘土,如滚滚洪流般席卷而去。灌婴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追上项羽,将其斩杀,立下这不世之功。

项羽等人一路奔逃,经过一夜的疾驰,人困马乏,但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项羽不时回头望去,看到那远处扬起的尘土,知道汉军追了上来,他眉头紧皱,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大王,汉军追得紧,如此下去,我等怕是难以脱身啊。”一名副将满脸担忧地说道。

项羽握紧拳头,“不必惊慌,我等继续赶路,寻一处有利地形,再与他们一战!”

众人听了项羽的话,心中稍安,继续催马前行。又行了一段路,前方出现了一片山林,项羽心中一动,率领众人冲进了山林之中。山林中道路崎岖,树木繁茂,骑兵的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项羽等人却可以借助树木的掩护,躲避汉军的追击。

灌婴带着五千骑兵追到山林前,看着那茂密的树林,眉头一皱,他知道项羽进了山林,追击难度会增大许多,但他又怎肯就此放弃。

“给我搜!务必找到项羽的踪迹,不可让他跑了!”灌婴大声下令,五千骑兵分成数个小队,小心翼翼地进入了山林之中,他们一边搜索,一边警惕着楚军的突袭,山林中顿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第四章:乌江畔的抉择

项羽等人在山林中与汉军周旋了一阵后,找准时机又冲了出来,继续朝着乌江的方向奔去。经过一番艰难的赶路,他们终于来到了乌江畔。

乌江江水滔滔,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无奈。乌江亭长早已等候在岸边,看到项羽等人前来,连忙迎了上去。

“大王,快上船吧,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亦足以为王啊。只要大王渡江而去,便可重整旗鼓,再与那刘邦一争高下。”乌江亭长急切地说道。

项羽看着那乌江,又回头望了望身后追兵扬起的尘土,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跟随自己起兵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却所剩无几,自己又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啊。

“亭长,本王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本王已无颜渡江,当初率八千子弟渡江而西,如今却只剩这寥寥数百人,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又岂能心安?”项羽一脸落寞地说道。

乌江亭长还想再劝,却被项羽抬手制止,“罢了,这是本王的宿命,今日便与汉军在此决一死战,死亦何惧!”

项羽的将士们听到这话,虽明知必死,却也毫无惧色,纷纷围到项羽身边,“愿与大王同生共死!”

此时,灌婴率领的汉军也追到了乌江畔,看到项羽等人站在岸边,并未渡江,灌婴心中大喜,“项羽,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还不快快受降!”

项羽轻蔑地看了灌婴一眼,“哼,想要本王性命,那就来吧,看今日谁能取我项籍首级!”说罢,项羽一夹马腹,朝着汉军冲了过去,手中的佩剑再次挥舞起来,那八百余精锐骑兵也紧随其后,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汉军,一场惨烈的厮杀在乌江畔展开。

第五章:自刎乌江

汉军虽人数众多,但项羽等人个个抱着必死的决心,一时间竟也难以将他们拿下。项羽如战神下凡一般,所到之处汉军死伤无数,他的身上已满是鲜血,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那乌骓马也在人群中纵横驰骋,马蹄下不知踏碎了多少汉军的身躯。

可毕竟汉军有五千之众,而楚军经过连番征战,早已疲惫不堪,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军的将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乌江畔的土地。

项羽看着身边的兄弟越来越少,心中悲痛万分,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今日自己是插翅难逃了,但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壮烈。

“哈哈哈哈,刘邦啊刘邦,你虽得了这天下,却失了英雄气概,今日我项籍虽死,却也无愧于天地!”项羽仰天大笑,笑声中透着无尽的悲凉与豪迈。

这时,项羽看到了汉军阵中的一员将领,他认得那是吕马童,曾经也是自己的旧相识,如今却站在了对立面。

“吕马童,听闻刘邦以千金、万户侯悬赏我的首级,今日我便把这头颅送给你,也算成全你了。”项羽大声喊道。

吕马童面露羞愧之色,却不敢上前回应。

项羽不再多说,举起佩剑,朝着自己的脖颈挥去,一道寒光闪过,那曾经威震天下的楚霸王就此倒下,鲜血喷涌而出,洒在了乌江之中,江水似乎也为他的离去而呜咽。

随着项羽的倒下,这场楚汉相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刘邦赢得了天下,可项羽的英雄事迹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传颂,那乌江畔的悲歌,也成为了千古绝唱,让后世之人每每想起,都不禁为这位霸王的悲壮结局而感慨万千。

汉军们看着项羽倒下,一时间竟都安静了下来,仿佛被这英雄的末路所震撼。灌婴默默地走过去,看着项羽的尸体,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胜利的喜悦,却也有对这位对手的敬佩。

而乌江依旧奔腾不息,它见证了这历史的一幕,将这段故事带向远方,让后世去评说那楚汉相争中的恩怨情仇,去缅怀那楚霸王项羽的一世英名。

此后,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天下迎来了新的秩序,可那垓下的四面楚歌、乌江畔的自刎悲歌,却如同深深烙印在历史画卷上的印记,永远不会被磨灭,时刻提醒着人们,英雄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悲壮与豪情,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传奇,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