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275章 研发新炮,清军病起(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研发新炮,清军病起(三)

好在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们最终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更换为弧度较小的膛线,才使得平射炮的性能达到了要求。

其实,从这门炮的设计初衷来看,它主要是为了穿透排盾而设计的,配备带钢刺的炮弹。

在这种情况下,滑膛的设计或许会更加合适。

滑膛炮不需要膛线来引导炮弹,能够避免因膛线设计不当而导致的炮弹偏移问题,更有利于实现穿透排盾的目标。

然而,朱有建虽然一心关注着平射炮的铸造进展,但他对火炮原理的了解十分有限,无法为鲁有林和陈大匠提供关于滑膛炮的理论支持。

而陈大匠一心追求炮弹的射程,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炮弹飞得更远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滑膛这种可能更适合的设计方案。

鲁有林则单纯地执着于提高射速,过于关注这一单一指标,却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他们各自在设计和理念上的局限性,导致平射炮在最初设计时,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走了不少弯路。

好在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这门平射炮也得以顺利完成铸造。

四月二十八日巳时,阳光洒在试验场上,平射炮的试射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试射备受瞩目,为了全面检验平射炮的性能,一共精心安排了三种不同的测试模式:

双层排盾、多层排盾以及多组排盾。

随着一声令下,平射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离弦之箭般呼啸而出。

首先进行的是双层排盾的测试,只见那炮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直直地冲向双层排盾。

瞬间,双层排盾便被洞穿,炮弹毫无阻碍地继续向前飞去,最终在远处爆炸开来,扬起一片尘土。

紧接着,多层排盾的测试开始了。

炮弹再次发射,这一次它展现出了更为惊人的威力。

炮弹接连穿透了层层木排,一直射到第八层时才发生爆炸。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前九层木排瞬间炸得四分五裂,碎片四处飞溅,仿佛是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撕裂开来。

最后进行的是多组排盾的测试。平射炮的炮弹持续发力,一排又一排的排盾在它的攻击下纷纷瓦解。

直到射到第十二座排盾时,炮弹才终于力竭爆炸,其强大的威力和穿透力令人惊叹不已。

经过这次试射,众人也发现了平射炮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平射炮的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迅速展开了改进工作。

针对平射炮在连续射击时可能出现的位置偏差问题,工匠们精心设计了平射炮稳固箍座。

这个箍座能够牢牢固定平射炮,确保它在同一位置上可以进行连射,大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此外,撞针容易被砸偏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匠们在撞针尾部加了两寸见方的针座。

这个针座不仅能够增强撞针的稳定性,还能根据实际需要砸的力度,设计出与之配套的击锤。

通过这种方式,撞针在受到撞击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了平射炮的射击精度和可靠性。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平射炮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为后续的实战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试射完毕后,庄卫们肩负着重任,于午时中刻踏上了送炮之旅。

他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一门平射炮,以及六十枚钢刺炮弹,步伐坚定而沉稳。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他们坚毅的面容,仿佛在诉说着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

按照计划,二十九日还会有两门平射炮顺利出炉。

届时,炮弹大约还能制作出四十枚。

朱有建站在原地,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着目前的装备数量。

他认为就目前的准备来看,应该是够用了。

解决了炮弹和火炮的问题后,朱有建的思绪又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他一直对古代的火油充满了好奇,却始终不清楚古代的火油到底为何物。

于是,他便向鲁有林询问起来。

鲁有林听闻朱有建的疑问,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介绍起来:

“圣上,我大明一直使用的猛火油啊,乃是经过精心炼制而成的。

它是以石油、松脂、石灰加硬脂发酵而成的。

这种火油可不一般,它的特性极为特殊,遇水不灭,即便落入水中,依然能够熊熊燃烧;

遇土也依然能够持续燃烧,仿佛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不将周围的易燃物燃烧殆尽誓不罢休。

也正因它这般凶猛的性质,故而被命名为‘猛火油’。”

朱有建听着鲁有林的讲述,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思索的光芒。

他微微点头,心中对这猛火油的神奇特性感到惊叹不已。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这猛火油在战场上发挥出的巨大威力,心中暗自琢磨着如何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战争之中。

“没想到这猛火油如此神奇,若能在战场上合理运用,想必能给敌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朱有建喃喃自语道。

鲁有林接着说道:

“圣上所言极是。

这猛火油的威力巨大,若能巧妙运用,或许可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只是在使用时,还需注意安全,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伤亡。”

朱有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他深知这猛火油的威力巨大,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于是,他决定在后续的作战计划中,充分考虑猛火油的运用,让它成为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

朱有建随后想起鲁有林说这猛火油是以石油炼制而成,头脑有点懵。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嘴巴微微张开,一脸的难以置信:

“石油?

这……这难道是我所理解的那种石油吗?

特么地,明朝居然有石油了!

这玩意儿用来做火油,可真是太浪费了啊!”

朱有建心中暗自咋舌,他实在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然已经有了石油的存在,而且还能被用于炼制火油。

鲁有林见朱有建一脸震惊的模样,心中明白主子的疑惑,便开始详细地讲述石油到底是什么。

他缓缓说道:

“圣上,这石油啊,其实早有记载。

就如在《梦溪笔谈》里就有介绍,书中说‘石油,今齐、鲁间多如水,与膏无异。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

意思是说啊,在如今的齐、鲁一带,石油十分常见,就像水一样多,和膏状的东西没什么两样。

它通常出现在水边,与沙石、泉水混杂在一起,缓缓地流淌出来。”

鲁有林顿了顿,继续说道:

“沈括还提到,他怀疑石油燃烧后的烟可以加以利用,于是试着清扫那些烟煤,将其制成墨。

结果发现,制成的墨黑光如漆,比松墨还要好呢。

后来,他还大量制作这种墨,并将其命名为‘延川石墨’。

沈括还说,此物日后必将在世间大行其道,因为石油在地中蕴藏量极大,不像松木那样会有枯竭的时候。

他自己家里就有一汪石油,怎么用都用不完,觉得甚是奇妙。”

说到这里,鲁有林又接着介绍:

“而且啊,石油燃烧后的烟不仅可以制墨,制成的墨光亮如漆,比松墨更加出色。

这是因为石油之烟质地坚硬,颜色乌黑,不像松烟那样容易消散。

不过呢,松烟中也有一种质地坚硬的,被称为‘松花’,同样也可以用来制墨,只是相比之下,还是比不上石油炼制的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