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清廷对明朝水师的应对策略。
既然大明水师已经名存实亡,清廷自然无需在海上耗费过多精力。
在朝鲜半岛,清廷更是没有防御的打算。
高宇顺的炮船在侦查完朝鲜西南部沿岸后,带回了安全的探报。
高宇顺认为这样的布局很合理:
后金的强项在于骑兵,海上防御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如果真的发生战斗,明军依然需要登上陆地,与清廷的骑兵正面交锋,而这种情况下,明军基本没有胜算。
他不知道大明军队怎么了?
他带着京鲁营去徐州时,是能够看出来京鲁营战士是不惧战的,且军事素养也蛮高的,到底是什么导致明军在战场的疲软呢?
他委实搞不明白。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皮岛的营地,两名朝鲜小姑娘带着一名年轻男子走进了明军营地。
高宇顺得知后,立刻接见了他们。
经过一番交谈,他才知道这名青年男子正是小姑娘们的哥哥——朴应智。
朴应智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他用流利的汉语向高宇顺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他们的父母早已去世,他带着妹妹们艰难求生。
得知明军来到皮岛,他立刻带着妹妹们前来寻求庇护。
他恳切地说道:
“大人,我们是大明的藩民,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庇护。”
高宇顺看着朴应智和他身后的妹妹们,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这些朝鲜百姓,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心向大明。
他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
“放心吧,你们现在安全了。我们会保护你们,直到你们能回到自己的家园。”
朴应智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连忙带着妹妹们跪下磕头,连声道谢。
高宇顺连忙扶起他们,说道:
“不必多礼,你们虽然不是大明的百姓,但是大明对蕃民是一样的,我们自然要保护你们。”
高宇顺心中暗暗思索:
这些百姓的遭遇,正是大明内乱的写照。
如今,内乱已经初步解决,他相信自家主子一定能拨乱反正,让大明重现辉煌。
而他,也将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这些百姓带来希望。
朴应智的汉语说得非常流利,这显然得益于他家族曾经的地位。
他告诉高宇顺,他的家族原本是平安道的郡守,世代在当地有着较高的声望。
他有两个哥哥,都在抵抗后金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壮烈牺牲。
他的父亲在殉国前,将他和三个姐姐、两个妹妹送到了山里,那时他还很小。
为了保护他们,姐姐们主动成为了后金的包衣奴妾室,生活过得极为艰难。
朴应智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他接着说道,现在平安道还有暗地里的抵抗军,他们的家族大多是被后金屠杀过的。
由于武器落后,很多人在抵抗中牺牲,剩下的女眷只能藏在山谷里,海岛上艰难求存。
他越说越激动,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朝鲜太弱了,王上能力弱,无法保护臣民。但我们与后金有血海深仇,哪怕饿死,也不会投降的!”
高宇顺听着朴应智的诉说,心中不禁感到一阵酸楚。
这些朝鲜百姓,虽然身处绝境,但依然坚守着对故国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
他微微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朴应智的肩膀,安慰道:
“你们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你们的坚守令人敬佩。大明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们,让你们能够重回家园。”
朴应智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
“大人,我们只求能活下去,能为家人报仇。只要大明能给我们一点希望,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高宇顺点了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哪怕只是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
他转身对身边的游击队员说道:
“安排他们住下,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衣物。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大明没有忘记他们。”
游击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朴应智和他的妹妹们安置在营地的一角。
高宇顺站在那里,望着他们渐渐平静下来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
愿大明的复兴能早日到来,愿这些百姓能早日摆脱苦难。
高宇顺忽然想起了自家主子曾经说过的话:
“朝鲜与本朝人种相似,本朝如今男人多,以后有机会得想法弄点女人回来。”
他心中微微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既能帮助这些朝鲜女子摆脱困境,又能为大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他想了想,又听到朴应智提到各岛上都有抵抗组织的女眷,她们现在正在苟延残喘之中。
高宇顺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同情,他决定试探性地问一问。
他微微皱眉,语气尽量温和地说道:
“宗主国现在也很困难,无法给予朝鲜更多的帮助。但我们大明可以营救这些可怜的女子。她们是否愿意去明国,嫁给明国人,成为明国的子民呢?”
朴应智听了,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连忙说道:
“大人,这些女子都是被后金逼迫至此,她们的生活极为艰难。如果大明能营救她们,她们一定会感激不尽。
至于嫁给明国人,她们应该会愿意的。毕竟,她们在朝鲜已经无家可归,能去大明,对她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高宇顺听了,微微点头,心中有了几分把握。他接着问道:
“这些女子现在都在哪些岛上?她们的具体情况如何?”
朴应智想了想,说道:
“她们分散在几个小岛上,人数不多,但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她们大多是抵抗军的家属,因为武器落后,很多男人都在战斗中牺牲了,剩下的女眷只能藏在岛上艰难度日。她们非常渴望能离开这里,过上安稳的日子。”
高宇顺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想办法营救这些女子,给她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他转身对身边的游击队员说道:
“你们去准备一下,我们要尽快制定一个营救计划。这些女子的处境不容乐观,我们不能耽误太久。”
游击队员们齐声应诺,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高宇顺站在营地中,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默默祈祷:
愿这些女子能早日摆脱苦难,愿大明的未来能更加美好。
朴应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原本只是带着妹妹们来到明军营地,想吐一吐苦水,寻求一点庇护,没想到王师居然愿意接纳她们的姐妹。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地说道:
“愿往明国,不用给明国户籍,为奴为婢也好过做金人走狗。”
高宇顺看到朴应智的反应,心中也有些动容。
他微微点头,说道:
“放心吧,到了大明,就是大明的子民,我们会好好安置你们的。”
他随即下令,让朴应智带队,带领福船去各岛接人。
朴应智有些迟疑地问道:
“平安道其他女人也能去明国吗?她们都是年轻女子,父兄都死了,本来还可以嫁人,可惜男人们被金人征讨进军营里成了奴仆,以后没机会活着回来了。”
高宇顺心中早有这方面的想法,自然毫不犹豫地应允道:
“当然可以,只要是愿意去大明的,我们都会尽力安排。”
他随即点出二百人,跟着朴应智一起出发。
后来,高宇顺终于知道朴应智为何会迟疑了。
整个平安道居然有十七万女子愿意前往登州。
两艘大福船每次只能带走五千人,即便日夜不停地运输,历时半年才算运完。
在这漫长的半年里,高宇顺亲眼目睹了这些女子的坚韧与无奈。
她们中有的带着年幼的孩子,有的拖着年迈的父母,但无一例外,她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过去的不舍。
高宇顺站在码头上,看着这些女子陆续登上福船,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些女子的到来,不仅是大明人口的补充,更是大明与朝鲜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们在大明过上好日子,让她们感受到大明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