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法子立功,技术员傻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法子立功,技术员傻眼

研发小组的第二次会议,气氛比上一次还要沉闷。

周正阳在他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图样,嘴里全是陆大柱听不懂的新词。

“……根据初步计算,烘干箱的内部温度设定在七十五度,持续六个小时,可以将山楂片的含水量降低到百分之十八,这个数值最有利于长期保存。”

他用钢笔点了点纸上的一个数据,抬头看向江晚和陆亦川,神采飞扬。

“但现在有个问题,烘出来的成品,酸味太冲,而且果香味很淡,口感也偏硬。”

陆大柱一直缩在角落里,眼皮耷拉着,一声不吭。

听到这里,他眼皮抬了抬,瞥了一眼桌上那盘黑乎乎、干巴巴的试验品,鼻子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

“你这么烤,烤出来就是块酸石头,一点果子香都留不住。”

他到底还是没忍住,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库房里,每个字都清清楚楚。

周正阳的讲解被打断,他愣了一下,看向陆大柱,脸上露出些许不解和尴尬。

“大柱哥,这个……是有什么讲究吗?高温确实会破坏一部分风味物质,但这是为了保证干燥效率和成品统一性,我们可以在后期调味上弥补。”

“弥补?那味儿就假了!”陆大柱站了起来,走到桌边,捻起一片干巴巴的山楂片,放在指尖一搓,直接成了粉末。

“山楂这东西,性子烈,得顺着它的毛摸。你上来就用大火猛烤,把它自个儿的香味全烤没了,就剩一把死酸,神仙也救不回来!”

周正阳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扶了扶眼镜,试图用科学来解释:“其实风味是个很复杂的构成,我们追求的是工业化生产,要的是稳定和可复制……”

“我不管你什么画不画,我只晓得,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陆大柱把手里的粉末拍掉,态度强硬。

屋里的空气又僵住了。

陆亦川皱着眉,正想开口打个圆场。

江晚却忽然笑了。

她看向陆大柱,眼睛里亮亮的。

“大柱哥,那你教教我们,这山楂的毛,该怎么顺着摸?”

陆大柱没想到江晚会这么问,他准备好的一肚子火气,像是被戳破的皮球,一下子泄了。

“我……”他张了张嘴,看着江晚和陆亦川,又瞥了眼一脸探究的周正阳,瓮声瓮气地开了口。

“得先用小火,慢慢地把它‘哄’一‘哄’。”

半小时后,作坊的院子角落里,升起了一个小小的炭火盆。

陆大柱没用大铁锅,而是找来一张细密的铁丝网,架在火盆上。

他亲自挑了一筐最新鲜的山楂,切成厚薄均匀的片,但并不急着放上去。

他蹲在地上,仔细地摆弄着那些木炭,嘴里念念有词:“火不能旺,旺了就焦了。得等炭烧透了,火苗子变成蓝莹莹的,那才叫文火,烤出来的东西才有魂儿。”

周正阳站在一旁,看着陆大柱用一双粗糙的大手,像个绣花姑娘一样细致地伺候着那盆火,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这在他看来,完全无法量化,充满了不确定性。

“等火候到了,山楂片铺上去,不能叠着,得一片片摊开。”陆大柱一边示范,一边头也不抬地解说,“你还得闻着味儿,刚开始是生酸气,过一会儿,那股子甜香味儿就出来了,等闻到那股味儿,就得赶紧翻面。”

炭火的热气缓缓升腾,院子里很快弥漫开一股奇特的香味。

不再是那种尖锐的酸,而是一种酸中带甜,甜中裹着果子清香的复杂味道,光是闻着就让人嘴里冒酸水。

周正阳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

他看到铁丝网上的山楂片,边缘微微卷曲,颜色从鲜红变成了诱人的深红色,表面渗出了一层亮晶晶的糖油。

整个过程耗费了快一个钟头,才烤出那么一小盘。

“好了。”陆大柱把那一小盘宝贝似的端过来,往桌上一放。

不用江晚招呼,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这一盘果干,跟周正阳之前用烘干箱烤出来的,简直是两样东西。

它看起来润润的,没那么干硬,颜色也更鲜亮。

周正阳先拿起一片,他没有立刻吃,而是先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又对着光看了看,最后才放进嘴里。

他咀嚼的动作很慢,眉头先是紧锁,随即慢慢舒展开,最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果干,初入口是恰到好处的酸,但很快,一股浓郁的果香就在舌尖上爆开,回味里带着一丝炭火熏烤过的独特焦香,口感更是外韧内软,嚼劲十足。

“这……这风味层次,比我烤出来的要丰富得多。”周正阳喃喃自语,他看向陆大柱,眼神里第一次没有了客气和礼貌,而是纯粹的惊讶和探究。

“成了!”江晚拿起一片,满意地点点头。

她看向两个核心成员,一个垂着头,一个瞪着眼。

“大柱哥的法子,能把山楂最醇的香味给‘逼’出来,这是它的长处。正阳的机器,能大规模、高效率地脱水,保证生产速度,这是它的长处。”

江晚把手里的果干举到两人中间。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两个长处合在一起?”

她转向陆大柱:“咱们先用大柱哥的炭火法,对山楂片进行预处理,把香味烤出来,锁住味道。”

然后她又看向周正阳:“等预处理完了,再进你的烘干箱,用你的精确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快速干燥。一个负责‘定性’,一个负责‘定量’,不就两全其美了?”

一句话,点醒了两个人。

陆大柱猛地抬起头,眼里闪过一道光。

周正阳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预处理!通过前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生成足够的风味物质,后期再进行低温脱水!这样既能保证风味,又能保证效率!江晚姐,你这个思路太厉害了!”

他兴奋地在原地转了两圈,然后快步走到陆大柱面前,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满是求教的真诚。

“大柱哥!你那个‘文火’,到底是怎么判断的?就光看火苗颜色吗?还有,你说闻到香味就翻面,那个香味有什么特别的?是哪一种甜香?”

他像个好学的学生,一连串的问题砸了过来。

陆大柱被他这股热情给弄懵了,那股子憋在心里的劲儿,突然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他那张黑脸憋了半天,虽然还是没个笑模样,但语气缓和了不少。

“……就是一股……熟透了的果子味儿,跟生的时候不一样。”他努力地形容着那种只可意会的感觉。

他看着周正阳在本子上刷刷记录,心里那块又硬又沉的疙瘩,不知不觉间,好像融化了一角。

周正阳记完,又指着陆大柱搭的那个简易烤架:“大柱哥,我觉得这个铁丝网还可以改进,如果咱们做一个多层的架子,用链条带动它匀速转动,是不是就能一次烤更多,还不用你一直盯着翻面了?”

陆大柱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想了想,竟然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好像……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