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嬴正突然问道。

宗室皆为嬴姓王族,关系紧密。

自嬴正掌权后,宗室势力逐渐边缘化。

至今为止,嬴奇沉思片刻答道:“此事交由儿臣处理即可。”

“好。”

嬴正颔首。

秦王嬴正道:“嬴傒已逝,宗室事务今后由你全权处理。”

嬴正当即应允。

嬴正赋予嬴奇极大权力,毫无保留。

虽已立嬴奇为太子,但武安君仍掌握军权,嬴奇又获监国之责,权势几乎可比王权,仅差正式登基一环。”多谢父王。”

嬴奇拱手谢恩。”奇儿,你打算何时将你母后的陵寝迁往王陵?”

嬴正目光中透着期待问道。

此乃建议而非命令,此事需嬴奇自行决断。”待东宫班底组建、郡县制推行后,臣便返乡办理此事。”

嬴奇沉稳回应,“如今四海归一,分封旧制已废,郡县新制亟待落实,否则恐生变故。”

“很好。”

嬴正满意颔首,“你能以国事为重,孤甚欣慰。”

嬴正本以为嬴奇会立即着手迁陵之事,但其身为太子后,确实迅速适应了职责所在。”奇儿,你对郡县制有何见解?”

“两位爱卿也可各抒己见。”

嬴正正色环视三人。”中原广袤,疆域辽阔。

灭六国后,以郡县治天下,须统筹各地人口等实际情况。”

“此策臣已有腹稿。”

嬴奇从容说道。

毕竟嬴奇见识远超当代,对郡县制早有成熟思考。”太子所言极是。”

吕不韦出列高声道,“郡县制关乎天下安危,臣愿与太子共商细务,共定良策。”

“好!”

嬴正抚须微笑,“有仲父襄助,郡县制定能早日施行。”

见吕不韦主动请缨,嬴正心中颇为满意。

吕不韦的才华毋庸置疑,有了他的辅佐,嬴奇必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嬴奇推行郡县制,无疑是他太子之位上的首个对国家有益的大功,这也将让他赢得更多声誉。”今日之事大致已经结束。”

嬴正说道,“奇儿,你也该准备迁往东宫了。”

“待郡县制实施,我会陪你一同回李家村探望母亲。”

嬴正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

即便时间流逝,嬴正内心深处的悲伤仍未消散。

今日他实现了昔日未能达成的心愿,却依旧难以平复情绪。”父王,您早些安歇吧。”

“儿臣告退。”

嬴奇恭敬地向嬴正行礼,随后与蒙骜、吕不韦一同退出大殿。

殿内重归寂静。

独坐殿中,嬴正目光微动,既有喜悦又有哀伤。”冬儿。”

“你在天有灵,是否已看见?”

“正儿如今已成为大秦之王,你便是名副其实的王后。

我们的儿子也已认祖归宗,更成了大秦太子,将来这江山便是属于他的。”

“当年你未将我之事告知奇儿,或许是担心你们的存在会给我带来困扰,但你希望我们能相认,便将那玉佩留给了他。”

“我知道,看到玉佩便会明白奇儿的身份。”

“然而冬儿,你给予我的机会实属渺茫,却低估了奇儿的能力。”

“他比我们所想的更为出色,在短短八年内灭六国,安定天下。”

“也正因奇儿如此优秀,我才得以迅速寻到他。”

“说来也许你不信……”

嬴正从榻上取下冬儿的画像,神情专注地凝望着,时而微笑,时而叹息。

在他看来,无论面对谁,他都必须维持帝王的威严,可唯独对冬儿,他无需伪装,也无需掩饰,因为冬儿深知他的一切,包括那些年少时的困顿。

离开章台宫后,嬴奇向吕不韦二人道别:“两位太傅,告辞了。”

吕不韦随即问道:“太子殿下,关于推行郡县制的安排,不知准备何时开始?”

嬴奇答道:“再过五日便是大朝会,明日即可商议此事,届时烦请太傅移步东宫。”

对于大秦而言,朝会分为大小两种。

小朝会在章台宫内举行,由嬴正与少数重臣参与;而大朝会则是全朝文武共同出席。

此外,朝会并非每日召开。”好的。”

吕不韦点头回应,心中却已开始谋划如何推进郡县制的具体方案。

不久之后,嬴奇返回武安君府。

然而,仅仅停留一日,次日他便要正式迁入东宫,作为太子,东宫才是他的居所。

回到寝殿后,嬴奇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

他暗自思索:“成为太子后,地位必然更胜武安君一筹,或许还会得到特别的嘉奖。”

果然,系统适时响起声音:“恭喜宿主晋位太子储君,奖励玄阶宝箱一个,是否立即开启?”

随后又传来提示:“恭喜宿主获得称号《大秦太子》,佩戴此称号将使您在处理正务军务时始终保持头脑清晰,处理国事效率提高两倍,修炼速度加倍。”

……

pS:各位读者朋友,支持一下,多多投票哦!每天稳定更新近两万字,期待您的鼓励。”恭喜宿主获得称号《大秦太子》,佩戴此称号将使您在处理正务军务时更加冷静高效,国正处理速度提升两倍,修炼速度翻倍。”

听到这话,嬴奇的眼中再次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这称号确实令人惊叹。”

“若我将来成为王,君王的名号又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优势?”

“处理国事的速度将提高两倍,包括军事、正务和日常事务,这对如今暂代国正的我来说意义重大。”

“此外,修炼速度也会翻倍。”

“这一特性无需赘言,它的存在让我对突破至21级宗师境界充满期待,一旦达到21级,或许还能选择新的副业。”

想到这里,嬴奇的情绪愈发高涨。

目前,他拥有数千枚下品灵石以及一些中品灵石,这些资源完全足以支撑他迈入更高的境界。

宗师境界近在眼前。”奇哥哥,该用餐了。”

这时,李燕儿款步而来。

今日她身着华丽宫装,更显端庄典雅,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在这个等级森严、礼仪繁复的时代,李燕儿之前的衣饰本属武安君夫人所有,然而随着嬴奇地位的变化,她也随之晋升为太子妃,即东宫正妃,未来的皇后。

因此,她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走吧,我们一家人在武安君府享用最后一顿饭。”

嬴奇带着笑意牵起李燕儿的手走向后殿。

李燕儿面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尽管岁月流逝,但奇哥哥依然是那个对她最温柔的奇哥哥,即便他已成为太子储君,未来的王,他对她的情意始终如一。

纵使府中公主众多,个个容貌倾城,却无人能触动他的真心。

嬴奇的心境亦与父亲嬴正无异。

他只钟情于一人,其余女子不过是为了延续血脉而已。

片刻之后,他们抵达后殿。

桌上早已摆满佳肴,这是为了庆祝嬴奇被册立为太子的日子,武安君府的厨房特别准备了最丰盛的一餐,当然,在这个时代看来如此。

嬴奇虽是重生之人,对眼前的奢华却有别样理解。”臣妾拜见太子。”

此时,后殿走出十几位姿容绝世的女子,齐齐屈身向嬴奇行礼,满脸恭敬。

嬴奇抬眸扫了一眼,这些昔日的妾室,如今应称作侧妃。”都坐吧。”

他轻颔首道。”谢太子。”

众侧妃怀着敬意依次落座,离嬴奇和李燕儿皆数席之遥。

这是规矩,不可逾越。

于她们而言,这已是莫大的荣耀。

本以为追随武安君便是幸事,岂料昨日传来消息,夫君竟是大秦嫡长子、储君。

她们身份随之提升,成为太子侧妃。

这对出身各国的公主而言实属难得,虽曾受万人敬仰,但此世女子地位有限,多由父王赐予功臣。

而今不同了。

身为太子侧妃,若能诞下子嗣,身份自会更上一层楼。

将来太子登基,她们亦可入宫,封为夫人。

然正妃之位,她们从未奢望,那是禁区。

嬴奇对李燕儿的情意众人皆知,李燕儿不仅是太子妃,更似嬴奇的逆鳞,谁敢在此兴风作浪,必自取灭亡。

况且李燕儿待她们宽厚,并未设限,她们感激不尽,更不会触及底线。”开饭吧。”

“今日是我们一家人最后一次在武安君府用餐了。”

嬴奇笑意浅浅地说。”爹爹,我想吃肉!”

“我也要吃!”

两个孩子抢着开口。

依华夏礼制,尊卑有序,嬴奇未允,无人敢动。”可以吃,但切莫浪费。”

虽家中不乏粮米,但世间仍有许多饥民,更有不少因饥饿离世之人。

父亲不愿我们成为挥霍粮食者。

嬴奇语气温和地说道。

父亲大人。

阿耶已叮嘱过,我们绝不会糟蹋粮食。

嬴钰琪昂着头说。

这样便好。

嬴奇轻笑一声,未再多言。

这些年来,始终是父亲领着两个孩子玩耍,也在潜移默化中教诲他们做人之道。

显然,父亲并不希望这两个孩子走上歧途,沦为无用之辈。

奇哥哥,你先吃。

难得回家一趟,你在外奔波,想必吃了不少苦。

李燕儿笑着,夹起一块肉递给他。

你也吃。

在外的生活比在咸阳自在得多。

嬴奇乐呵呵地说。

这般情谊,如此温馨的氛围,令府中的其他姬妾及公主们心生羡慕。

然而。

她们几乎无缘体会。

能在府中安然无恙,不受刁难,且夫君脾性温和,已是难得,像嬴奇对李燕儿这般深情,她们此生难以企及。

对了。

外祖父去哪儿了?

嬴奇突然问起。

不清楚呢,一早就出门了,可能是出去散心了吧。

李燕儿笑着答道。

也是。

母亲的事,他心中积压太多伤痛。

昨日父王追封母亲为王后,也算是完成了当年的承诺,这对外祖父而言也是一种安慰。

奇哥哥,你打算何时将母亲的坟迁至咸阳?

现在咱们一家都在咸阳,母亲一人孤零零待在那里。

以前我还常带孩子们去祭拜,自从搬来咸阳后,就很少去了。

李燕儿目光带着几分恳切。

婆婆对我很好,可惜她没能见到我成家,也没能看到孙子出生。

若能看到孙子如今这般长大,儿子也这般优秀,她定会十分欢喜。”若我不是太子,也许早就回乡修缮母亲的陵寝了。

但如今父王将这份重责托付于我,虽权势滔天,责任亦随之倍增。”

“我需为天下,为大秦子民担起这份重任。”

“所以,在郡县制未推行前,我无法归乡。”

嬴奇含笑说道。”嗯。”

“奇哥哥尽管放心,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即便娘亲知晓,也绝不会怪罪于你。”

李燕儿温言宽慰道。”用过膳食便要迁往东宫。”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嬴奇询问道。”李青他们早已备好,随时可搬迁。”

李燕儿轻笑回应。”如此甚好。”

嬴奇微微颔首。

时光飞逝。

用完膳食后,搬迁正式开始。

一日之间,事毕。

对于咸阳百姓而言,宗庙前关于嬴奇的传闻迅速传遍全城。

街头巷尾,酒肆、武馆之中,皆有嬴奇的故事流传。”你们可曾听闻?”

“竟不知那平定六国、奠定天下的武安君,竟是当今天子的长子。”

“何止如此,这满城之人谁人不知?”

“更何况,武安君不仅是长子,更是嫡长子。”

“为何成了嫡长子?”

“哈哈,你真是孤陋寡闻!这事我也是从那天值守宗庙的禁军亲戚口中得知。”

“原来你还有禁军中的亲戚,看来你的出身必定清白,能入禁军值守,必是世代忠良!”

“那是自然。”

“我的亲戚是我远房堂兄妹的姐夫的堂兄,关系亲近得很。”

“行了,别绕圈子了,直说正事吧。”

“好吧,既然你执意要知道,那我就勉强告诉你。

武安君成为嫡长子,因当今大王已追封其母为王后,王后所出,岂非嫡子?”

咸阳城内。

短短一日之间,关于嬴奇的传闻便迅速蔓延开来。

昨日宗庙显现的异象,五彩霞光与金龙金凤,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不容置疑。

由此,关于嬴奇乃天命之子的说法也以咸阳为中心,向四方传播。

这其中,少不了嬴正属下的黑冰台和嬴奇身边的暗影组织的推动。

此举旨在为嬴奇奠定天命之子的形象根基。

东宫。

东宫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占地极广,在整个天下仅次于王宫。

这里不仅是太子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是未来朝堂的重要根基。

东宫内部格局井然,有众多属官的府邸,宛若一座小朝廷。

因为一旦太子登基,便需倚仗自己的亲信班底。

东宫不仅是权力象征,更是继承王位的关键所在。

嬴奇曾在此居住,但因父亲嬴奇祖父寿短,很快迁至王宫即位。

历史上不乏太子未继位而被废黜的案例,但对嬴奇而言,这绝无可能。

假使秦始皇真欲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嬴奇自不会坐以待毙,他有能力扭转乾坤。

然而,这种假设毫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