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认同王简的看法,如今刚平定楚地,贸然攻打齐国并不明智。
李奇淡然一笑:“此行并非真攻齐国,而是虚张声势。”
“诸位以为粮草不足会令齐国警觉,但齐国真的会察觉吗?”
“此次行动,意在以威慑迫使齐国投降。”
大殿内群臣沉思片刻,均觉此策虽妙却风险重重。”齐国虽不及楚国强大,但仍有数十万兵力,若执意抵抗,后果堪忧。”
王简摇头道:“攻楚未久便转战齐地,实为冒险之举。”
李奇自信回应:“齐王畏惧生死,更惧亡国。
此决策,我愿担全责。”
“诸位遵从号令行事即可。”
他目光如炬,威严弥漫,群臣无一人敢异议。”不愧是秦王之子,这般胆识令人钦佩。”
王简与桓漪对望一眼,心生敬服。”此外,速将捷报送往咸阳,奏报父王知晓。”
“诺!”
众人齐声领命,散去安排事务。
李奇身为秦王钦点的武安君,权倾军中,无人敢于违抗。
交代完一切后,他遣退三大营主将。”这次或许能晋升一级了。”
“若至先天九重境,甚至可能达到先天十重境。”
李奇遣散了亲卫队,全神贯注于系统给予的奖励之中。
此次秦军九十万的大规模征战,屠戮楚军无数,身为统帅的李奇尽享这些战果所带来的经验值。
李奇先查看了自己的属性面板:
等级:18级(先天八重境)
体魄:9000
真气:8000
修炼法门:圆满基础内功、九阴九阳(生生不息,能恢复真气)
……
升级所需经验:。
这段时间以来,李奇通过自身修炼积累了大量真气,为他带来了额外的四万多经验值。
随着境界的提升,突破愈发艰难,而从杀敌中获取经验值无疑是最快的方式,也是李奇独有的途径。”晋升19级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李奇心中笃定。
他随即联系系统:“结算杀敌所得经验值。”
“指令已接收。”
“恭喜主人麾下军队斩敌人,获得经验值。”
“恭喜主人已满足升级条件,是否提升等级?”
“提升。”
李奇毫不犹豫地回答。
话音刚落,一道金光笼罩全身,体内真气如潮水般暴涨,最终冲破了任脉,这是通往先天境巅峰的关键一步。
武道修行,一旦通任督二脉即可登临先天之巅。
如今的李奇正处于这一重要节点。”成功突破至19级,进入先天九重境。”
“距离20级还需点经验。”
“可惜啊……不过很快了。”
李奇心中默念。
稍作停顿后,他再次开口:“继续结算奖励。”
“恭喜主人击杀楚国令尹李园,获得800经验值,获得中级增气丹一瓶。”
“恭喜主人击毙楚王,获得1000经验值,获得中品玄阶武技《弹指神通》。”
系统提示道。
看到这份奖励,李奇嘴角扬起笑意。”正为如何对付齐王犯难呢。”
“弹指神通,无声无息,到时候可用此招除去齐王。”
李奇心中暗自窃喜。
按照史书记载,齐国被大秦逼迫投降,齐王一族得以善终。
毕竟楚国灭亡后,齐国已无外援,要么臣服,要么面临灭族的命运。
若齐王真的投降,李奇便无法光明正大地动手,只能暗中行事。
而这弹指神通,隐秘无比,由他施展,即便杀了齐王,也无人知晓。”开始修炼弹指神通。”
李奇果断下令。
紧接着,
金光乍现。
弹指神通这门武技,李奇瞬时入门。”以晋升点提升武技至圆满境界。”
李奇继续说道。
随后,
消耗了十余万晋升点,弹指神通终于被李奇彻底领悟。
相较于经验值,晋升点对李奇而言更为珍贵,每半年通过声望奖励才能获取一定量的晋升点。
目前,李奇手中的晋升点已累积至两百万有余。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威名远扬。
认识他的人越多,获得的声望就越高。
现阶段,李奇所学武技有限,因此晋升点的消耗尚可承受。
但未来一旦学会地阶甚至天阶武技,晋升点便会捉襟见肘。”查看弹指神通属性。”
武技达到圆满后,李奇立即查询属性。
只见:
圆满弹指神通:可伤敌于无形,蕴含强劲指力,指气无影无踪,百丈之内可尽展全力。
看到属性描述,李奇不禁嘴角上扬。
无声无息,这齐王怕是难逃一劫。
李奇热衷于击杀各国之主,不仅因为赏赐丰厚,更期待达成某种隐藏成就。
作为数据化体质,他是诸天万界独一无二的玩家,将这个世界视为巨大副本,或许隐藏奖励正等待发掘。”下一步。”
“就是灭齐。”
“灭齐之后。”
“中原战事结束后,便可讨伐异族。”
“那里藏着海量的资源。”
李奇目光中闪过一丝向往。
在中原这片土地上,面对敌国和百姓,李奇虽屡获胜利,却始终保持节制,从未滥杀无辜。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与士兵同属炎黄子孙,是未来的子民与兵源。
但对异族,李奇毫无宽容之心。
他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他心中,异族的存在是威胁,若有一天他掌控天下,必将彻底清除异族隐患。
咸阳,秦王殿内。”好!好!”
“武安君果然不负大秦支柱之名,是我不可或缺的重臣。”
“仅用一年。”
“便让楚国灰飞烟灭。”
“哈哈哈!”
嬴正手握楚地传来的捷报,放声大笑。
朝堂之上,众臣早已习以为常。
自李奇入仕以来,捷报频传,每一份军报都彰显他的赫赫战功。
多年来,李奇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无论是军队还是朝廷,无不尊他为战神、常胜将军。”臣等祝贺大王。”
“武安君再创灭国之功。”
“从此天下仅剩齐国未平,一统之局指日可待。”
“大王将成就万古功业。”
满朝文武齐声道贺。”大秦今日之盛。”
“非孤一人之力,诸位功不可没。”
嬴正开怀畅笑。
李奇再建奇功,身为父亲的自然喜悦非常。
一年前,得知李奇起兵,他趁楚国内部动荡推波助澜,此计令嬴正深感欣慰。
然而,嬴正本以为灭楚需耗时长久,要打持久战,可如今短短一年,李奇再次带来巨大惊喜。”启奏陛下。”
“武安君再立灭国之功,理应受赏。”
蒙逸出列,高声奏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露羡慕之色。
李奇屡次立功,必受厚赏。
但李奇如今位极人臣,爵至彻侯,掌控秦国军权,已到无可再封的地步。”准奏。”
“武安君再立灭国之功,理应受赏。”
嬴正欣然同意,随后严肃宣布:“赐武安君黄金万两、锦缎万匹、奴仆万众,并赐楚国、燕国、魏国公主为妾。”
“陛下英明。”
面对嬴正的赏赐,群臣虽有嫉妒,却无异议。”武安君李奇真是福泽深厚,如今除了齐国公主,各国公主尽为他的妻妾。”
“尽管这些国家已亡,但她们仍是公主。
能娶一位公主已是难得,而李奇竟娶得如此多,实乃天恩眷顾。”
“陛下有几位公主,或许将来会将武安君招为女婿,以示更大恩宠。”
群臣心中难免有所不甘。”启奏陛下。”
“如今楚地已定。”
“粮草辎重是否无需再征?目前运往楚地的粮草,足供三大营三月所需。”
“继续输送。”
嬴正却摇头否决。”陛下,”
“这些年,我大秦连年征战,灭韩时粮草消耗过半,灭李后所剩无几,若再战下去,恐难支撑。”
秦相王绾忧心忡忡地上奏:“如今灭楚之战已耗尽我大秦多年积蓄,后续粮草需从各地加派赋税勉强支撑。
百姓因粮草短缺苦不堪言,连年征战更使国库空虚,若再持续用兵,恐难以为继。”
“武安君已挥师攻齐。”
嬴正沉声宣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陛下!”
王绾面露焦虑,“请立即下旨阻止武安君。
我军刚平定楚地,急需休整补充粮草。
此时贸然出征,实属劳民伤财,望陛下三思。”
“王相所言极是。”
李斯亦出列附和,“目前关中、蜀地尚需时间恢复生产。
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暂罢东征。”
众人纷纷劝谏,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齐国是我最后的对手。”
嬴正目光坚定,“此战必胜,天下归一。
从此四海升平,万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达此目的,务必将全国之力筹备六十万大军半年之粮草。”
秦王正看着满朝文武的质疑,神色平静。
他手中紧握的捷报上,不仅有战报,还有李奇亲笔写给他的信。”攻齐重在攻心。”
“臣认为齐王胆小,不敢以宗族性命为赌注。”
“请给我三个月时间,助大秦完成统一。”
这是李奇对秦王的承诺。
信中语气坚定,可见李奇对此战志在必得。
秦王怎能不支持?
“大王,齐国尚有数十万大军,仅凭三个月时间,实在难以灭齐。”
“此事绝无可能。”
王绾苦笑着摇头。”三个月粮草,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保证。”
“若三个月后未能灭齐,寡人便下诏停战两年。”
“寡人相信武安君不会令寡人失望。”
秦王目光如炬,掷地有声。
这句话毫无转圜余地,让王绾即便心有不甘,也只得点头应允。”臣领旨。”
王绾俯身一拜,神情疲惫。
百官皆面色沉重,尤其文臣们,未来的日子将格外艰难。”奇儿,你绝不能让你父亲失望。
此次你父亲顶住了满朝压力,若你败了,他将在朝野上下被口诛笔伐,百姓也会怨恨于他。”
见事情已成定局,秦王只能默默期盼李奇能凯旋。
毕竟,若非李奇亲笔写信,态度如此坚决,换作其他将领提出这般连年征战的建议,秦王断不会同意,反而会严加斥责。
但对李奇,秦王从未怀疑。
一如既往地信任。
若是失败,秦王将面临来自朝堂和民间的巨大压力。
然而一旦成功,李奇必将再建奇功,名垂青史。
……
pS:求追订,求月票,求打赏。
齐国,临淄。
朝堂内气氛沉重,压抑至极。
楚国已被秦国吞并,如今四海之内,齐国成了最后的孤岛。
放眼天下,已无盟友可依,即便齐国的土地也被秦境重重环绕。”楚已亡,秦势如破竹,诸卿有何见解?”
齐王忧心忡忡地问群臣。
齐相后胜上前奏道:“大王,昔日秦昭襄王时,我齐与秦便有结盟之约,甚至一度议及共称帝之事。
今日何不尊秦王为西帝,大王为东帝?两国和好,从此罢战。”
“此计可行?”
齐王犹疑不定。
后胜笃定回答:“大王有所不知,王妹正是秦王妃,还育有公子胡害,备受宠爱。
凭此渊源,秦王必不会拒。”
“原来如此。”
齐王闻言,略感宽慰,连连称是。
齐王对后胜说道:“烦请丞相一行,派使者前往秦国,表明我国愿意与秦永结友好,永不侵犯。”
此时齐王已别无他法,虽对后胜提出的盟约存疑,却也无可奈何。”臣定不负所托。”
后胜当即应允。
然而就在此刻,殿外突然传来急切的通报声。
一名齐国将领神色慌张地闯入大殿,声音颤抖。”报!”
齐王见状立刻变色,“出了何事?”
“启禀大王,秦国武安君李奇亲自率两营精锐,已攻破我边境防线,请大王定夺!”
“田平上将军虽领兵防御,但秦军攻势凶猛,恐难支撑太久。”
将领惊惧禀报。”什么?”
齐王面色惨白,声音颤抖,“李奇竟已来犯?他们刚灭楚国,怎还有余力攻我齐国?”
满朝寂静无声,齐王转头环视众臣,怒斥道:“如今敌军压境,你们竟无一言应对?寡人养你们有何用?”
“大王息怒。”
众臣俯首颤声回道。”秦国势大,天下皆知。
那李奇更是号称战神,所向披靡,各国名将无不陨落其手,我齐国又有谁能与之抗衡?”
齐王自语着,眼中满是绝望。
王族虽成阶下囚,然而君王却无一幸免,皆丧生于李奇之手。
此乃公认之事。”田平上将军驻守何地?能撑多久?”
齐王建惶恐询问。”回大王,上将军现据守墨城,已召集原援楚的三十万大军,然面对秦国武安君,亦难保长久。”
齐将忧心忡忡答道。”连上将军都无把握?”
“难道寡人只能坐视秦军破城?”
齐王建思虑愈深,内心愈加不安。
他缺乏燕王那般与国同存的决心,长期安逸的生活让他畏缩,这正是多数君王的通病——生于尊荣,未历苦难,凡事顺遂,怎堪大劫。”丞相。”
“此时此刻,难道你无话可说?”
齐王目光转向后胜,眼中满是愤懑。”暴秦无道,无端侵我大齐,当遭天下非议。”
后胜颤声说道。”暴秦无道。”
齐王闻言,失望至极。
丞相毫无谋略,无担当可言,令他深感后悔。”丞相。”
“诸卿可知昔日各国向我齐求助时的情景?”
“韩国倾覆,诸侯袖手旁观,只能看着秦吞韩。”
“秦攻李时,李向天下求援,结果呢?”
“你说秦伐李是自取灭亡,且属三晋内事,与我无关,寡人便未发兵相助。”
“秦灭魏,号称正义之师,你也劝寡人置身事外。”
“后来。”
“秦灭燕,确实,燕刺秦有因,秦师名正言顺,齐楚不便出兵。”
“但最终。”
“秦灭楚后,楚曾多次向我国求援,连续五个月,你们皆劝我勿出兵,勿与秦为敌。
然而结果如何?不过一年,楚便亡国,待我欲发兵支援已为时已晚。”
“现在,我齐国孤立无援,眼睁睁看着秦国吞并诸国,只剩我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