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南方局势 · 楚汉割据,群雄未定

川蜀既平,西南归心,华夏联邦的疆域已横跨北境至巴蜀。然而,真正的统一尚未完成。在长江以南,仍有三大强权:

楚国:马殷占据湖南全境,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南汉:刘?称帝于广州,控制岭南,水军强悍;

吴越:钱镠坐镇杭州,富庶安定,掌控东南命脉。

此外:

南诏虽已归附,但仍需稳固统治;

吐蕃残部仍在高原窥伺;

海外传闻倭国、天竺等地已有使者往来。

赵信深知,若要真正实现“天下一统”,必须南下征服楚、汉、吴越三地。他召集众将在成都“龙魂阁”中召开南征军政会议。

“楚国与南汉虽各自为政,但若任其发展,终成大患。”“我将以‘白耳兵’为先锋,以‘龙魂军’为主力,分路并进,逐一击破!”“此战,非为灭国,而是为民请命,还百姓一个清明之世。”

众人皆表赞同。于是,赵信正式发布《南征诏令》,拉开对楚、汉两国的征服之战。

二、首战目标 · 兵发潭州,直取楚国核心

赵信决定先攻楚国。原因有三:

楚国地处湖南,是南北交通要冲;

马殷年迈,诸子争权,内部不稳;

若能迅速拿下楚国,可震慑南汉与吴越。

他亲自率军出征,并调遣以下部队:

白耳轻甲兵 x600

白耳重甲兵 x400

白耳弓弩手 x300

龙骑营骑兵 x800

步兵主力 x

大军浩浩荡荡东进,目标直指楚国都城——潭州(今长沙)。

三、奇袭衡州 · 瓦解楚国防线

楚国守将张佶闻讯赵信亲征,立即整军备战。他在衡州设防,集结精兵五万,意图阻挡赵信南下。赵信却并未正面强攻,而是采用“迂回战术”:

命霍云率白耳轻甲兵夜袭衡州外围哨塔,切断敌军通讯;

李思安率龙骑营绕道湘江东岸,突袭敌军后方;

赵信亲率主力从正面牵制敌军,等待时机。

战斗当夜,风雨交加。霍云率兵精准斩杀敌军斥候,制造混乱。李思安突袭敌军粮仓,焚毁大批军粮。张佶措手不及,被迫分兵救援。赵信趁机发起总攻,白耳弓弩手率先登阵,箭雨如织,压制敌军火力。最终,衡州失守,张佶败退潭州。

四、围困潭州 · 心战为上,瓦解敌军士气

潭州城墙高耸,易守难攻。赵信并不急于进攻,而是采取“围而不打”策略,封锁城门、断其粮道、散布流言,动摇敌军信心。他还派遣使者入城,劝降马殷:

“楚王年事已高,何苦再起战火?”“若愿归顺,我必以礼相待,保全楚国百姓安宁。”“否则,战端一起,生灵涂炭,悔之晚矣。”

马殷犹豫不决,诸子意见分歧。长子马希范主张投降,次子马希声则力主死战。就在城内人心惶惶之际,赵信再次发动心理攻势:

在城外设立“招降台”,鼓励士兵弃暗投明;

开放通道,允许百姓自由出入;

散布传单,揭露楚国官员贪腐行为。

短短半月,潭州城内军心涣散,士卒纷纷倒戈。

五、潭州陷落 · 马殷归降,楚国灭亡

某日清晨,潭州城头突然升起白旗。赵信得知消息,立刻下令暂停进攻,派遣使者入城谈判。马殷亲自出迎,跪地献上玉玺,表示归顺。赵信扶起马殷,说道:

“楚王忠义,令人敬佩。”“如今天下归心,愿你我共襄盛举,共创太平盛世。”

马殷老泪纵横:

“老朽年迈,实不愿再起干戈。”“今日归顺赵公,乃顺应天命也。”

赵信随即宣布废除楚国封号,设立“湖南行省”,由原楚国将领马希范担任首任巡抚。潭州百姓夹道欢迎,齐呼“赵公万岁”。楚国至此灭亡,湖南全境纳入华夏联邦版图。

六、挥师岭南 · 南汉拒降,水陆并进

楚国既定,赵信目光转向南汉。南汉皇帝刘?拒绝归顺,并宣称:

“吾乃炎帝之后,岂能屈膝于赵信小儿!”“我有十万水军,足以御敌于海上!”

赵信冷笑一声:

“既然刘?不愿归顺,那就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海军力量。”

他下令:

组建“南海舰队”,由原龙骑营副将李承泽统领;

招募沿海渔民、海盗,训练水军;

制造大型楼船、火船,配备火药武器;

分两路进军:

东路军:自福建沿海出发,直逼广州;

西路军:自广西南下,攻占桂林、梧州等地。

七、海陆夹击 · 广州陷落,刘?被擒

南汉水军虽强,但面对赵信的“白耳海军”,仍显逊色。赵信采用“火攻+突击”战术:

白耳弓弩手登上楼船,远程压制敌军;

火船顺风而下,焚烧敌舰;

龙骑营改组为“铁甲骑兵”,登陆作战,直扑广州城。

广州城内,刘?惊慌失措,急忙下令死守。但城内士卒早已厌战,纷纷开城投降。最终,刘?被赵信亲手擒获。赵信看着这位昔日的“南汉皇帝”,淡淡一笑:

“你不是说,十万水军足以御敌吗?”“为何今日,连自己的宫殿都守不住?”

刘?低头不语。赵信命人将其押送至汴京,交由中央处置,同时宣布:

设立“岭南都护府”,由李承泽担任首任都护;

废除南汉苛政,赦免旧臣;

开放对外贸易,恢复港口秩序。

南汉至此灭亡,岭南尽归赵信之手。

八、震慑吴越 · 钱镠请降,江南归附

吴越国王钱镠见楚、汉皆亡,震惊不已。他连忙派遣使者前往成都,请求归附,并献上珍宝、地图,表示愿意效忠赵信。赵信接见使者,说道:

“吴越之地,素来富庶安定。”“只要你等真心归顺,我必善待百姓,绝不妄动刀兵。”

钱镠得信后,亲自前往成都朝拜赵信,并献上玉玺,宣布放弃王号,接受华夏联邦册封。赵信赐封钱镠为“吴越郡王”,保留其地方自治权,条件如下:

每年向中央缴纳贡赋;

不得私自扩军或对外结盟;

协助中央治理东南沿海。

此举稳定了江南局势,吴越顺利归附。至此,长江以南诸地,尽归华夏联邦。

九、新的起点 · 天下归心,赵信再启远征

南伐大捷,楚、汉、吴越皆已归附。赵信站在广州城头,望着远方的海域,心中豪情万丈。他转身对众将说道:

“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但这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不只是中原,不只是江南,而是整个天下!”“我要让每一个角落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他随即下令:

成立“岭南书院”,培养地方人才;

设立“海上驿站”,加强对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