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 第1章 五代十六国烽烟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乱世图景 · 十六国割据,天下大乱

公元917年,五代更替,十六国林立。昔日盛唐早已崩塌,中原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与战乱之中。契丹铁骑南下,党项羌人西扩,吐蕃虎视高原,而中原诸国则彼此攻伐,互不相让。此时的中国北方,已非一统之地,而是由十六个主要政权分割统治,史称“五代十六国”。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一个名为“赵信”的少年悄然崛起。他出身寒微,却心怀天下。曾为燕王刘守光部将,后因不满其暴政而弃官归隐,潜心研习兵法、谋略与异术。就在他以为可以远离纷争之时,命运却将他推向了历史的洪流中心。

二、命运觉醒 · 白耳兵召唤系统降临

一日,赵信在山中采药时,忽见天降异象——一道金光自天而降,落入一座古墓之中。他循迹前往,发现那竟是一座三国时期的遗迹。墓中石碑刻着一行小篆:

“汉建兴五年,白耳将军陈到镇守永安,兵精甲锐,忠勇无双。”

正当赵信凝神细读之际,耳边响起一道神秘声音:

【检测到宿主】【激活‘白耳兵召唤系统’】【您可召唤三国时期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白耳兵】

赵信震惊不已。白耳兵,乃刘备亲卫部队,由陈到统领,号称“百战百胜,万夫莫敌”,是三国时代最为强悍的近战步兵之一。系统继续提示:

【初始召唤点数:100】【当前可召唤:白耳轻甲兵 x100】【是否召唤?】

赵信毫不犹豫地点头。刹那间,天地变色,风雷滚滚,一百名身披轻甲、手持长戈、神情肃穆的士兵凭空出现,齐声高呼:

“末将奉命而来,请主公下令!”

赵信激动万分,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改变!

三、初露锋芒 · 小城起义,建立第一支军队

赵信带着这一百白耳兵,回到故乡——幽州边陲小镇“云阳”。此地地处要冲,却被各路军阀忽视,百姓困苦,盗匪横行。赵信决定以这里为起点,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他先是以白耳兵为核心,剿灭当地盗贼,恢复治安。随后,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赢得民心。短短月余,已有上千青壮自愿加入赵信麾下。他设立训练营,亲自教授兵法,传授白耳兵的战术理念。很快,一支以白耳兵为骨干、融合本地士卒的新式军队初步成型。赵信将其命名为——“龙魂军”。寓意:

“我等虽出身微末,但志在吞天!”“今日不过一方小城,来日必成天下之主!”

四、首战告捷 · 击退契丹骑兵,扬名北疆

不久之后,契丹大军南侵,目标直指幽州。沿途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百姓哀嚎。赵信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龙魂军,准备迎敌。他深知契丹骑兵剽悍,若正面硬拼,必败无疑。于是,他设下一计——伏击战!他率三百龙魂军埋伏于山谷之间,待敌军半数进入谷口时,突然发动奇袭。白耳兵冲锋在前,手持长戈,专挑马腿;弓弩手居高临下,箭如雨下。契丹骑兵措手不及,阵型大乱。赵信亲自带队突入敌阵,斩杀敌军主将,顿时敌军崩溃,四散奔逃。

【首战告捷】【击溃契丹前锋部队】【俘虏敌军百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

此战之后,赵信之名传遍北疆,各地豪杰纷纷前来投奔。他的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北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五、战略布局 · 建立根据地,联合盟友

赵信深知,仅凭一城之力难以立足乱世。他开始着手制定长期战略计划:

1.

巩固根据地

修筑城墙,加固防御;

开垦荒田,发展农业;

设立集市,恢复经济;

组建情报网,掌握周边动向。

2.

联合盟友

派遣使者联络河北义军首领李承业;

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结盟,共抗契丹;

收编流亡将领与残兵,增强军力。

3.

强化军备

引入白耳兵战术体系,提升整体战力;

利用系统资源,逐步升级兵种;

研发新式武器,如连弩、火油弹等。

与此同时,赵信也不断完成系统任务,获得召唤点数,逐步解锁更多三国兵种:

【完成任务:击退契丹】【奖励:召唤点数 +200】【可召唤兵种更新:白耳重甲兵 x50,白耳弓弩手 x30】

随着实力的增长,赵信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他开始思考如何一统十六国,结束乱世,重塑华夏秩序。

六、命运抉择 · 是否挑战燕王刘守光?

就在此时,一封密信送至赵信手中。信中写道:

“主公,昔日燕王刘守光残暴不仁,百姓怨声载道。”“今其内部生变,军心动摇,若能趁势而起,或可取而代之。”

赵信沉思良久。刘守光曾是他旧主,如今却成了阻碍统一的最大障碍。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果断出击,挑战强敌?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方能定鼎天下。”“既然时机已至,那便让我亲手终结这场纷争吧。”

他召集众将,宣布出征:

“明日,我们便挥师南下,直取幽州!”

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五代十六国……

一、整军备战 · 龙魂军誓师出征

赵信在云阳小城迅速集结军队。他已不再是昔日那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将领,而是一位拥有天命召唤系统、麾下精兵强将的新兴势力领袖。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他的“龙魂军”也日益壮大:

白耳轻甲兵 x200

白耳重甲兵 x100

白耳弓弩手 x60

本地招募步兵 x800

战马 x300匹(部分用于组建轻骑兵)

赵信亲自挑选精锐,设立五营:

白虎营(主战步兵)

玄鹰营(斥候与侦查)

烈焰营(火器与攻城)

惊鸿营(骑兵突击)

龙卫营(白耳兵本部)

他任命原燕王旧将李昭为前军统领,自己亲率中军,副将张炎负责后勤补给。

“此战非但为夺幽州,更是我等立足乱世之关键。”“若胜,则天下震动;若败,则万劫不复!”——赵信于誓师大会上如是说。

全军士气高昂,战鼓震天,旌旗猎猎。龙魂军正式挥师南下,直指幽州!

二、敌情分析 · 燕王刘守光内忧外患

幽州,即今北京一带,是北方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燕王刘守光自立为帝,号称“大燕”,但其统治残暴,朝政腐败,百姓怨声载道。

【情报简报】

城防坚固,城墙高耸,设有箭楼与投石机;

守军约五千人,多为老弱病残;

内部将领离心,有数位将领曾暗中联络赵信;

契丹使者正驻幽州,试图拉拢刘守光共击中原;

刘守光性格多疑,近来频繁更换将领,军心动摇。

赵信召集众将议事:

“敌虽守备森严,然军心涣散,可诱而破之。”“我意以奇袭为主,先断其外援,再逼其投降。”

于是制定三阶段作战计划:

第一阶段:切断援军

派遣玄鹰营夜探敌后,焚毁粮仓,制造混乱。

第二阶段:围而不打

主力部队包围幽州四门,封锁所有出入通道。

第三阶段:策反内应

由潜伏密探联络旧将,里应外合,夺取城门。

三、夜袭粮仓 · 断敌军命脉

当夜,赵信派出一支百人小队,由玄鹰营统领李昭亲自带队,伪装成契丹使者混入城郊粮仓。粮仓位于幽州西二十里处,由三百守军看守。李昭等人趁夜色掩护,突袭守军,放火烧仓。大火冲天,粮草尽毁,消息传至幽州,刘守光震惊不已。

“赵信小儿,竟敢犯我!”

他立即下令出兵追击,却不知此举正中赵信下怀。

四、围而不打 · 心理战术瓦解敌军

赵信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命大军四面包围幽州,每日擂鼓鸣金,却不真正攻城。同时派人在城外张贴檄文:

“燕王刘守光,暴虐无道,百姓涂炭!”“赵信兴义师,吊民伐罪,愿降者免死!”“凡献城者,封爵赐地,共享太平!”

城中军民人心惶惶,守军士气低落。更有旧将偷偷开门与赵信联络,表示愿意做内应。

五、内应响应 · 城门夜开,龙魂军入城

第七日夜里,约定时刻到来。城东门突然亮起火把,一名将领带领百余士兵打开城门,高呼:

“赵将军,末将愿降,请入城!”

赵信一声令下,惊鸿营骑兵率先冲入,紧随其后的是白耳兵与步兵。战斗在城内各处爆发,刘守光仓促应战,却被叛军所困。最终,他在皇宫被擒,押送至赵信帐前。赵信看着这位曾经的主公,叹息道:

“你本有机会成为一代英主,为何堕落到这等地步?”

刘守光怒目而视,不肯低头。赵信最终未杀他,而是将其软禁,待日后处理。

六、幽州易主 · 赵信登坛称帅

次日清晨,赵信登上幽州城头,升起“龙魂”旗帜。

“从今日起,幽州归我龙魂军所有!”“我将以仁德治民,以铁血平天下!”“愿诸君同心协力,共创盛世!”

百姓夹道欢迎,将士齐声高呼:

“主公威武!”“龙魂无敌!”

赵信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山河,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