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 第20章 功成身退,帝业永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功成身退,帝业永续

建义三年仲夏,洛阳皇宫紫宸殿。赵信立于御案之前,望着满朝文武。他缓缓开口:

“我以一介布衣,起于乱世。”

“历经十载征战,扫平群雄,定鼎中原。”

“今四海归心,万邦来朝。”

“若欲江山永固,非一人之力可守。”

“自今日起,朕将择贤而授,开启‘太上皇时代’。”

此言一出,群臣震动。他知道,是时候为帝国留下真正的制度遗产——而非仅靠帝王之威。

【禅让诏书颁布:确立“储君监国制”,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赵信发布《禅让诏书》,宣布:

立长子赵承继为太子;

授予其“监国摄政王”之位,逐步接管政务;

自己退居紫极殿,称“太上皇帝”,仍保留最终决策权;

此举并非逃避责任,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安排:

避免权力真空:确保政权交接期间稳定;

培养新一代君主:在实战中锻炼治国能力;

保留经验指导:太上皇仍可提供战略建议;

他在朝会上说道:

“帝王之道,不在独断专行。”

“而在知人善任、托付得当。”

“今日我退一步,大梁便进一步。”

此举赢得百官敬重,也奠定了后世“两帝共治”的先例。

【农业改革启动:推广水稻种植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赵信深知,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仓廪实而民安”。他下令:

在江南、淮南地区大规模推广水稻种植;

派遣农官赴天竺学习先进耕作技术;

建设“大运河—淮河—长江”灌溉网;

具体措施如下:

设立“农政院”,统筹全国土地、水利、赋税;

推行“均田令”,限制豪强兼并,保障小农权益;

修建“汴渠—洪泽湖—太湖”水系枢纽,提升粮食产量;

他还亲自巡视扬州、楚州等地,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昔日战乱,百姓流离。”

“今我大梁既已安定,首要之事,便是让百姓吃饱穿暖。”

一年之内,江南稻米产量翻倍,粮价下降三成,民间安居乐业。一位老农在田间感慨:

“活到七十岁,头一回见朝廷真正关心我们这些种地的人。”

【宗教整合工程启动:设立“国教司”,统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体系】

面对多元信仰带来的社会分歧,赵信决定:

“一个帝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刀剑与律法。”

“更在于思想统一、民心所向。”

于是,他设立“国教司”,职责如下:

制定“三教合一”政策,融合儒家礼法、佛教慈悲、道教自然;

设立“太学讲经坛”,定期宣讲《帝训》《论语》《金刚经》等经典;

规范寺庙管理,禁止僧侣聚众谋私,强化国家控制;

推行“道德教化令”,通过乡约、村塾传播忠孝节义;

他还召见三位高僧、道士、儒士代表,亲自主持“三教大会”:

“你们虽门派不同,但皆为教化人心。”

“今日起,愿你们同为我大梁教化之使,共塑国民精神。”

此举极大提升了社会凝聚力,也为帝国构建了统一的文化认同。

建义三年冬初,洛阳紫极殿。赵信独自立于窗前,望着雪中寂静的御花园。他手中握着一枚旧符——那是军魂系统启动之初,由天外之力赐予的第一块“战魂令”。

“从最初那支附身‘西凉铁骑’的部队开始……”

“到如今的大梁帝国,我走过了整整十年。”

“今日起,是时候告别这一切。”

他知道,真正的帝业,不应依赖神迹,而应建立在制度、人心与文明之上。于是,一场关于“去神化”的改革,在朝堂悄然展开……

【军魂系统正式关闭:赵信告别神秘力量,全面转向制度治国】

赵信下令:

终止军魂系统的运行权限;

销毁所有“战魂令”,禁止民间私自研究或仿制;

将军魂数据封存于“皇家档案阁”,仅限未来史官查阅;

他还亲自前往“白龙影骑”营地,向这支曾屡建奇功的部队发表告别演说:

“你们曾是我最锋利的剑,最强韧的盾。”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我们不再是依靠神力战斗的军队。”

“而是靠纪律、训练、忠诚与信仰守护江山的王者之师。”

随着最后一道系统提示消失:

【军魂系统已关闭】

【当前角色状态:凡人】

【无附加能力,无召唤权限】

这一刻,赵信真正完成了从“天命之人”到“人间帝王”的蜕变。

【“工技研究院”首批成果发布:技术革新助力国家发展】

在军魂系统关闭的同时,赵信全力推进“工技研究院”的建设。该机构下设四大部门:

机械制造部:研制水力纺纱机、风力磨坊、蒸汽雏形装置;

冶金工程部:改进炼钢工艺,提升兵器与农具质量;

造船设计部:研发多桅远洋帆船、火器战舰;

农业技术部:改良稻种、推广轮作制、研制新型灌溉工具;

在研究院的首场成果展上,赵信亲自揭幕三项重点发明:

水力织布机:可大幅提升纺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高炉炼铁法:使铁产量翻倍,为军工与基建提供保障;

三桅福船:载货量大、抗风浪强,成为海上贸易主力;

赵信抚摸着新式织布机,感慨道:

“过去我们靠神兵利器打天下。”

“现在,我们要靠智慧与科技稳天下。”

【撰写回忆录《从乱世到盛世》:为后世留下精神遗产】

为了总结一生征战与治国经验,赵信开始撰写回忆录——《从乱世到盛世》。全书共分十卷:

乱世之始:隋末动荡,民不聊生;

起义之路:起兵、结盟、收编;

神兵降世:“西凉铁骑”附身之谜;

北伐突厥:稳定北方,巩固政权;

南征一统:灭亡梁、吴、楚三大割据势力;

文治新政:律令颁布、吏治整顿;

文化兴邦:设立大学、推行教化;

对外交往:丝绸之路开通、遣使西域;

海图远航:开启海上时代、探索南洋;

归凡之路:告别神力、回归凡人身份;

他在序言中写道:

“此书非为自述功过。”

“而是希望后人明白——一个帝国的崛起,并非偶然。”

“它需要勇气、智慧、牺牲,更需要信念。”

此书随后被刊印发行,成为全国士子必读之作。

【尾声:归凡之路,盛世留痕】

夜色沉沉,赵信再次登上洛阳城墙,遥望远方。雪落无声,风寒如刀。但他心中却无比平静。

“我不再是那个手持神兵、呼风唤雨的将领。”

“我是那个用双手重建秩序、制定规则的人。”

“真正的帝王,不是靠奇迹统治天下。”

“而是靠制度、文化与民心。”

他转身走入宫门,身后是雪中的洛阳城,灯火点点,如同星辰落地。一个属于凡人的盛世,正在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