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布率领着七个国家的八只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成固城进发。这支庞大的军队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气势磅礴,令人畏惧。

经过漫长的三个月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成固城下。英布站在城前,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征服欲望。

他以韩信将塞国地域改为秦国为由,指责韩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这个借口虽然有些牵强,但对于英布来说,却是一个发动战争的绝佳理由。

刘邦得知英布的举动后,急忙派遣使者前往七国联军,试图劝和。然而,七国的将领们对刘邦的使者毫不理睬,他们坚信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决心要给韩信一个教训。

20 天后,英布见刘邦的劝和毫无效果,便果断下令八军围攻秦国的武关城。武关城是秦国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英布毫不畏惧,他亲自指挥军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三个时辰的激战,武关城的守军终于抵挡不住七国联军的强大攻势,城门被攻破。英布率领着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迅速占领了武关城。

此时秦国还有100万百姓,韩信紧急征召了10万新兵,准备在秦国国都栎阳城与七国联军决一死战。赵信和英布等将领率领着七国联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城池发起了猛攻。

上郡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坚固无比,但联军的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架起云梯,攀爬而上,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商邑城的城门紧闭,联军的投石车不断地向城门投掷巨大的石块,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城门在石块的撞击下开始摇晃,最终轰然倒塌。联军士兵们如猛虎般冲入城中,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蓝田城的守军顽强抵抗,他们用箭矢和石块不断地攻击联军。但联军的士兵们奋勇向前,他们用盾牌挡住箭矢,用刀剑劈开石块,一步步地向城池逼近。

邓邑城的城墙被联军的攻城器械攻破,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城中的百姓惊恐万分,四处逃窜。联军士兵们在城中展开了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这场激烈的攻城略地中,七国联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最终成功攻破了这四个城池。

在成功攻克四座城池之后,七国联军的目标直接指向了栎阳城。此时的七国联军由八个军团组成,总兵力高达六十万人,可谓是声势浩大。

而在栎阳城中,韩信率领着仅仅二十万的守军严阵以待。当赵信、林羽风等人得知这个消息时,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韩信的实力,他目前拥有十万士兵,而且他还是汉王刘邦的大将军,这意味着他可以将这些士兵转化为三阶郎中步兵。

更重要的是,韩信自身的四维属性极高,这使得他能够将三阶郎中步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媲美四阶步兵。如此一来,韩信手中的兵力虽然相对较少,但其实力却不容小觑。

就在七国联军为韩信的实力感到担忧之时,英布却冷笑一声,说道:“韩信虽强,但如今我们七国联军六十万之众,还怕他不成?”于是,联军开始在栎阳城外安营扎寨,准备与韩信展开一场恶战。与此同时,刘邦在宫中焦急万分,他深知韩信对自己的重要性,可又无法阻止七国联军的逼迫。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派出使者前往七国联军营地,试图寻求和解的可能。使者见到英布后,苦苦哀求道:“将军,韩信乃汉王肱骨之臣,还望将军看在汉王的面子上,暂且罢兵。”英布却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若要罢兵,除非汉王罢免韩信的大将军之职。”使者无奈,只好带着这个苛刻的条件返回成固城,刘邦听闻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刘邦在宫殿中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一边是忠心耿耿、能力超群的韩信,一边是气势汹汹的七国联军。若不罢免韩信,战争一起,生灵涂炭,胜负难料;若罢免韩信,又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就在刘邦举棋不定时,谋士张良站了出来,低声说道:“陛下,如今之计,可先假意罢免韩信官职,安抚联军。待联军放松警惕,再寻时机让韩信重掌兵权,扭转局势。”刘邦听后,眼前一亮,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刘邦下旨罢免了韩信的大将军官职。使者再次前往联军营地告知此事,英布等人以为目的达成,放松了戒备。而韩信表面上被罢官,实则暗中训练士兵,等待反击的时机。一场围绕着权力与战争的暗潮,在栎阳城外悄然涌动,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英布、赵信、林羽风、彭越、陈余、项庄、季布、吴斌这八位将领,当他们亲眼目睹刘邦竟然真的将韩信的大将军职位罢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

他们毫不犹豫地背弃了与刘邦之间的约定,率领各自的军队如饿虎扑食般迅速包围了栎阳城,将韩信的军队困在其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围攻,韩信的军队显然有些措手不及。由于兵种等阶和战斗力的限制,他们的实力仅为二阶,与敌方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这些无耻之徒!竟然如此背信弃义!”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决定会引发这样的后果,心中懊悔不已。

韩信却十分冷静,他深知此时慌乱无用。他登上城楼,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思索着破敌之策。他注意到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各怀心思,指挥并不统一。于是,他决定利用敌军的这一弱点。

韩信一面让士兵们在城墙上多插旗帜,制造兵力众多的假象,迷惑敌军;一面挑选精锐,组成敢死队,准备夜袭联军粮草大营。

夜晚降临,敢死队趁着夜色掩护,悄悄摸出城门,直奔联军粮草大营。他们点燃了粮草,一时间火光冲天。联军顿时大乱,士兵们四处奔逃,互相踩踏。韩信趁机下令打开城门,率领军队杀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信对于赵信所率领的陷阵营竟然一无所知!这个陷阵营可是三国时期最为顶尖的兵种之一啊!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其强大。

而韩信呢,就这样毫无防备地直接撞上了赵信的陷阵营。结果可想而知,韩信的军队在赵信的猛烈攻击下,瞬间陷入了被动。陷阵营的士兵们如狼似虎,勇猛无比,他们的战术配合默契,让韩信的军队完全无法抵挡。

最终,韩信的军队被赵信杀得大败而归,损失惨重。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惨败,让韩信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轻敌和对敌方情况的不了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七国联军如同一群凶猛的饿狼,张牙舞爪地扑向栎阳城。他们的攻势异常猛烈,日夜不停地强攻,仿佛这座城池是他们垂涎已久的猎物。

在这漫长而惨烈的七天七夜里,韩信所率领的士兵们顽强抵抗,但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他们的防线逐渐被撕开。城墙被石头轰得摇摇欲坠,城内的房屋也在石头中化为废墟。

韩信站在城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呼喊着,激励着剩余的士兵们继续战斗。

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韩信的努力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散乱不堪,而七国联军则趁势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栎阳城的城门终于被攻破,敌军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入城内。韩信和他的残部们被压缩在一个角落里,陷入了绝境。

韩信身经百战,此时却被英布、彭越、陈余这三位顶级武将围攻。他手持长枪,身形如电,在敌阵中穿梭。

英布挥舞着巨斧,每一次攻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韩信侧身闪过,巨斧劈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彭越手持双刀,刀法凌厉,如疾风骤雨般向韩信袭来。韩信以枪杆挡住双刀,顺势一挑,彭越被逼退几步。

陈余则在一旁策应,他的剑法诡异多变,让韩信防不胜防。

韩信在三人的围攻下,渐渐体力不支,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解数,与三人展开最后的生死搏斗。

最终,韩信在一阵激烈的交锋后,被英布的巨斧击中,倒在血泊之中。他的长枪也在最后一刻,刺中了英布的胸口。

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韩信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韩信战死后,栎阳城陷入了一片死寂。秦兵们面如死灰,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们的武器散落在地上,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在城墙上,一名秦军将领缓缓地举起了白旗,这面白旗在风中摇曳着,仿佛是他们最后的尊严。随着白旗的升起,秦兵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双膝跪地,向七国联军投降。

他们的身体颤抖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有的秦兵低头不语,有的则是满脸悔恨,仿佛在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而感到自责。

七国联军士兵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的眼神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这些投降者的怜悯。在这一刻,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交织在一起,让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