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煮大明 > 第208章 中成品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晨。金山港码头,薄雾未散,\"闪电五号\"(原排水量200吨的为“闪电一号”,十二月二十日出发去北美大陆的三艘飞剪船分别为闪电二三四号)的桅杆高耸,船身被朝阳镀上一层金边。徐霞客站在甲板上,佛南西斯科正在指挥水手最后检查缆绳。

李勇带着汤克严等人踏着露水而来。他拍了拍徐霞客的肩膀:\"这一路风浪大,记得把我的辣椒带够。\"

徐霞客笑道:\"放心,就是走到天边,也能让自己吃上正宗的川味。\"

佛南西斯科用生硬的汉语拱手:\"李大人,此去万里,必不负所托。\"

李勇望着即将远行的船队,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见到麦哲伦海峡就替我踹两脚——当年要不是他挡路,老子早发现新大陆了!\"

众人哄笑。汤克严递上一坛酒:\"小李子,最后一杯?\"

李勇仰头饮尽,将酒坛重重放在甲板上:\"活着回来,老子给你们摆三天流水席!\"

鼓乐长鸣,\"闪电五号\"缓缓驶离码头。晨风中,徐霞客的身影越来越小,却仍能看见他在挥手。

李勇望着远去的船影,喃喃道:\"这帮疯子......\"他擦了一下眼角的鳄鱼泪后一声“走”。

李勇和科学院正副院长宋应星、宋应昇刚钻进马车,十辆马车就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金山医药公司。

公司门口,总经理唐国治(原百草馆唐家家主)和副总经理徐茂生(仁祥堂徐家家主)早已候着,活像两个等待老师检查作业的学生。

这家公司可是崇祯三年二月才成立的\"新生儿\",三家共同投资五万两银子,金山占股80%,唐徐两家各10%。最妙的是,唐徐两家提供的药方制成的药品,还能按销售收入提取10%专利费——这买卖,稳赚不赔!

一进厂区,李勇就被这简约到极致的工作作风震撼了——没有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直奔主题!

生产车间里,四个分区各司其职:

颗粒药车间里,中药汤药和精细研磨的玉米粉正在\"亲密接触\",经过烘干、压制,摇身一变成为方便携带的颗粒药。目前主打产品有感冒药、清火药、止咳药等六种,还有十几种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毕竟,药效这玩意儿,急不得。

液体药剂车间更讲究,有些药熬成汤有效,一做成固体就\"罢工\"。没办法,只能给它们量身定制小玻璃瓶,蜡封包装,走高端路线。

最热闹的要数外用膏药车间,徐家提供的跌打损伤膏药和消炎粉剂正在这里批量生产。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空气中飘着浓郁的药香。

李勇深吸一口气:\"这味道......比太医院的药香实在多了!\"

宋应星捋须微笑:\"此乃科技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宋应昇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每粒药里都藏着我们大明的智慧。\"

三人相视一笑,这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军用药品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医用酒精在蒸馏器中咕嘟冒泡,高温消毒的棉纱和绷带整齐码放,担架、夹板、手术器械一应俱全——这些战地救命物资正在批量生产。

最令人振奋的是抗痢疾药物研发取得突破:从黄蒿中提取的液体药剂已证实疗效显着,但保质期短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医药公司双管齐下——一方面将金鸡纳树皮磨制成颗粒药,大幅延长保质期;另一方面火速派人前往大员(台湾)、琼州(海南)和云南考察,寻找海拔800-1500米、气候湿润的区域试种金鸡纳树。

实验室里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李勇\"以科技普惠民众\"的理念推动下,这里正在进行着大明从未有过的医学探索:

解剖学研究已全面展开,动物和人体解剖为医学认知带来革命性突破,实验室角落里,一些年轻学徒正战战兢兢地捧着人体骨骼模型——这在大明,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军方提出的外科手术需求正得到积极响应,消毒、止血和输血技术取得进展,从南美带回的橡胶有望解决输液工具难题。

\"我们要把老医师们的智慧结晶规模化生产。\"李勇年初的计划正在变为现实。在这里,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一场改变大明医疗面貌的革命悄然兴起。

金山医药公司的议事厅里,总经理唐国治激动得手舞足蹈,一把拉住李勇:\"李大人,四天后咱们公司就要上市敲钟了!这可是大明头一遭啊!\"

李勇挑眉:\"哦?动静不小啊。\"

唐国治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扬州的盐商们听说咱们要上市,专门派人来考察了!那帮有钱的主儿,要是能让他们砸钱进来......\"

\"等等。\"李勇眉头一挑,\"上海那个草台班子股票市场,连盐商的钱袋子都吸引来了?\"他心里开始YY,\"该不会连山西的票号也掺和进来了吧?朝廷里的某些大人物都悄悄投了钱......这下有点好玩了,嘿嘿!”李勇一个人开始习惯性的猥琐想了起来,众人已经是直接免疫。

徐茂生副总经理笑眯眯地补充:\"李大人,四天后上市的还有金山农资公司。\"

李勇一拍大腿:\"好家伙!四天后要送北美远征军出征,那我得马不停蹄赶到上海!\"他掰着手指头盘算,\"医疗和农业,这可都是命脉产业,必须亲自到场撑场子!\"

唐国治和徐茂生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而李勇的思绪已经飘到了更远的地方——盐商、票号、甚至可能连山西的晋商都闻风而动?这股市,怕是要掀起一场滔天巨浪啊......

马上,李勇一下想起来什么,立即与二宋商定,明天是不是一起看农资公司的情况?宋应星一拍大腿说道:“那边我熟,经常过去,老大,你终于想起关心一下,安排!”说得李勇脸上一红,以前口号是喊高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