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不同意,他已经等不及了,现在原来依附他的朝臣已经逐渐被太子给清理掉了,他要是再不做出选择,他怕是很难成事了。
宫中此时荣夫人正在问责燕王妃,至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直到现在为止燕王还是没有子嗣,荣夫人简直心急的不得了。
子嗣为重不是说着玩儿的,你没有子嗣谁会跟着你一起共谋大事。
所以现在荣夫人也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只希望自己能赶紧抱上孙子。
崔氏一族现在族中分成三股势力,听从族老的那一派已经不行了,毕竟人年纪大了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些老头子们自然是斗不过正值壮年的族长。
燕王妃的靠山不硬了,那腰板自然也硬不起来了。
现在燕王府中虽然废妃崔氏只是庶妃,但是派头却是丝毫不逊色于燕王妃的,至于原来的沈侧妃也早就被打压下去,现在燕王府都是崔家的女子说的算。
之前荣夫人为了能让儿子将整个崔氏一族笼络在手中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荣夫人可坐不住了,这宫中已经有若有若无的传言了,说自己的儿子不能生,这荣夫人怎么能忍。
荣夫人看着也算是自己侄女的燕王妃不容置疑的说道:“本宫把话放在这里,燕王府至今都没有婴儿啼哭都是你这个做王妃的无能。”
燕王妃能说什么,忤逆不孝可是大罪,只能跪下请罪道:“请母妃息怒。”
荣夫人不想听这些不耐的摆摆手说道:“这些话本宫不想听了,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本宫精挑细选了几个好生养的宫女,你等会带回去给王爷做个侍妾吧。”
“是母妃。”燕王妃还是一贯的柔顺恭敬,反正王爷最宠的也不是自己,多几个侍妾自己也无所谓。
都说自己这个燕王妃的位置是捡漏来的,说自己运气好命也好,当初自己也天真的这么觉得,可现在细细想来,算了不想了。
“你是燕王妃是燕王府的女主人,有些时候还是要硬气一些,可不要让人爬到了你的头上。”荣夫人告诫道:“要是有些人不守规矩你只管处置,有本宫为你做主。”
燕王妃听了心里一琢磨,荣夫人这是终于看不惯那个女人了?
“府中的姐妹们都是听话本分的人,没有不守规矩的,儿媳多谢母妃关怀。”燕王妃低眉顺眼的说道。
荣夫人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儿媳妇有些无语,自己这个儿媳妇要是做皇后一定合适,这也太能忍了。
“有没有你自己心里清楚,本宫现在只想抱孙子,要是让本宫知道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本宫饶不了她。”荣夫人也要动真格的了。
燕王至今没有子嗣就连皇上都忍不住多问了几句,自己这个儿子总不能真是天阉吧?
姜福海真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之前燕王妃有孕不小心流产了,怕是现在缘分还没有到吧。”
皇上听了点点头,心想不是天阉就好,不然自己脸上也无光。
“过几日就到选秀的日子了,你记得提醒朕多给燕王选几个好生养的女子,你也告诉燕王一声让他对自己的子嗣抓紧些。”皇上语气里有些不满。
自己这么多儿子就他连个花都不开,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拉拢朝臣,也不怕就连自己的王位都没人继承,心真大。
今年春日不少马车涌入京城,京城的布庄和金楼又要迎来旺季了。
“听说又要选秀了。”一个仆妇说道。
“这还用听说,你看看外面不知道有多热闹,这京城不知道来了多少新面孔,更何况咱们府上的门槛都快叫人给踏破了。”
说话的正是姚家的下人,现在姚家也终于不再是小门小户了,起码可以说在京中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除了已经成为太子侧妃的姚媚儿,府中的二公子还得蒙圣恩尚了锦阳公主,就连庶女也因为生了长信王唯一的儿子,母凭子贵成了长信王侧妃。
如今提起姚家谁不说一句好福气啊,这运气来了可真是叫人羡慕。
姚母看着家中摆满的礼盒,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要选秀了,也不知道媚儿怎么样了。
自己的女儿虽然给太子殿下生了一对儿龙凤胎因此站稳了脚跟,但是东宫女眷众多她做为母亲还是怕自己的女儿受委屈,而且自己还帮不上什么忙。
“把这些东西都拿出去,等老爷回来了就交给老爷处理。”姚母心里烦躁也不想管这些事情,干脆当了甩手掌柜。
“是夫人”。
姚母看了看天色发现天色还早就去了寿安堂,这些年婆媳二人的关系倒是好了许多。
姚家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银钱倒是富裕,自从姚父升职以后,家中就又采买了不少护院和丫鬟,如今姚母出行也是奴仆环绕。
“见过夫人,给夫人请安。”
姚母点点头,听到里面有笑声传出来不由得问道:“谁啊把母亲哄的这么高兴?”
“回夫人的话,是大小姐和大少夫人来给老太太请安。”守门的婆子恭敬的说道。
姚母点点头进入屋内,“这是有什么喜事,母亲笑的这样开怀?”
姚老太太看到自己的儿媳妇笑着招招手,“今日怎么都这么有空,快来坐。”
“给母亲请安。”坐在姚老太太跟前的两位小辈连忙起身见礼。
“一家人客气什么快坐。”
姚家自从尚公主的时候就分家了,说是分家其实就是分府居住了,就是院子隔上各过各的。
锦阳公主得宠所以公主府离姚家倒是不远,锦阳公主倒是也不跋扈经常接姚老太太和姚母去小住几日。
见到姚母姚老太太关心的问道:“今日怎么了怎么瞧着愁眉苦脸的。”要知道自从自己儿媳的那一对儿女出息以后,自己儿媳可是越活越年轻了。
“嗐倒是让母亲挂心了,这不是又要选秀了,难免想起媚儿。”
听到这里姚老太太也有些伤怀,“是啊,一转眼都过去那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