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从侧妃到皇后 > 第211章 痴心妄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是萧夫人也不想想他们萧家的名声在新都郡主一定要和离的时候就已经坏掉了,而且皇上还下旨罢免了他冠军侯世子的身份,哪里还有世家贵女敢往这个火坑里跳,就算他妹妹是太子妃也不行啊!

最重要的就是在众人眼中这个太子妃没有太多的价值,皇上和昌贵妃明面上对太子妃没有什么不满,但是却也没有太多的喜欢,太子亦是,最重要的就是太子妃也没有个一儿半女的,在皇家没有子嗣根基就不稳,没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而且只有皇后没有大错的情况下甚至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有可能熬到太后的宝座上,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是这个几率还是很小的。

太子妃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太后,那中间会出现的差错可就太多了,皇上要废后那有可能动摇国本,但是皇上要废太子妃还是很简单的,哪怕太子妃无过错。

当初前头那个太子妃,那么显赫的家世那么得宠,最后谁能想到娘家都被诛杀了,自己也沦为了废妃,现在就把宝压在太子妃身上实在是不太妥当。

萧政君喝了口茶心里不太想管这件事,漫不经心的说道:“母亲那您为何不直接带着大哥去肃王府赔罪,老肃王妃应该也不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吧?”

太子妃之所以不想管这事,一是因为确实不太占理,毕竟新都郡主虽然只是郡主但是却也是皇室中人,自从自己成了太子妃之后才明白皇家有多在乎皇室颜面,当初大哥在外面养外室还把外室的孩子抱给新都郡主充做嫡子,简直就是大不敬,难怪皇上把他的世子之位给夺了。

你说你养外室就养吧,哪个女人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公主也不例外,你可到好还把野种带回来充做嫡子,这让自己如何评说。

再说了自己身为太子妃,无宠无子嗣本来就根基不稳,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靠这些宗室王妃来稳住自己的太子妃宝座,毕竟这些人都是原配正室能跟自己共情。

要是自己为一个外室说情,倒是让她们可怎么看待自己这个太子妃,老肃王妃在宗室里的名声还挺好的。

萧夫人瘪瘪嘴,“还不是老肃王妃那脾气也是又臭又硬,见了我也是阴阳怪气的,好歹我也是你母亲吧,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啊!”

好不容易进了肃王府,等了大半天也不见一盏茶就算了,还被老肃王妃讥讽,这样的脾气难怪不得宠,难怪老肃王宁可宠爱一个女奴也不宠爱她这个正牌王妃。

“我的儿你也评评理,这么久了新都郡主都嫁不出去,让他们小夫妻俩复合有什么不好的,说不定你大哥的世子之位也能回来,这对你也有好处啊,我年龄大了也不能生了,你想想你大哥这一脉要是做不了世子,以后这冠军侯府得是谁来当家?”

萧政君把这句话听进了心里,“母亲我想想吧,但是新都郡主要是真不愿意您还是要再做打算啊,还是得叫大哥绵延子嗣,这萧家的爵位可不能断送在咱们这一辈。”

“好好好,母亲知道了,你可得替你大哥好好出出力气,你要知道小时候你大哥是最疼你的,有什么好东西都忘不了你。”

萧政君点点头,叫萧嬷嬷把自己的母亲送出去。

“夫人请跟老奴来。”萧嬷嬷在萧夫人跟前很是恭敬。

萧夫人点点头,等出了正殿萧夫人看着萧嬷嬷提点道:“你也是本夫人身边的老人了,这几年辛苦你扶持太子妃了。”

“夫人这话老奴可不敢当,当初要不是您提拔老奴,老奴如何能伺候在太子妃身旁呢。”萧嬷嬷诚惶诚恐的说道。

“你不必惶恐,当初本夫人被人陷害禁足于小佛堂,是你把太子妃带来,这些本夫人心里都记着呢!”萧夫人因为这事对萧嬷嬷还是很有好感的。

“这是老奴应该做的,老奴永远忘不了夫人您的恩典。”萧嬷嬷这个老婆子还挺会演戏,此时也是一副感激涕零的的样子。

看着萧嬷嬷的的样子,萧夫人心里满意,这人不愧是老人就是忠心,比那些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靠谱多了,更是知道感恩。

“本夫人一向赏罚分明,你孙子年纪也不小了听说书读的不错,当时候本夫人让人给你孙儿作保,也叫你孙儿去科举,榜上有名之后你们家也算是更换门庭了。”

此时萧夫人的语气态度虽然都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却让萧嬷嬷激动不已。

改换门庭,要知道别以为她姓萧就是多尊贵的人了,她不过就是家生奴才罢了,一辈子都是奴才,她的母亲被夫人娘家买走,因为有些许姿色才嫁了个府中的小管事,原是没名没分的,还是自己母亲争气生了自己的大哥,这才母凭子贵成了人家的正头夫人,但是实际上还是奴才。

后来自己机灵又有几分姿色,所以成了小姐的陪嫁一起来了这侯府,自己没那么大的心气非要去伺候侯爷做姨娘,要知道那几个有心气儿的丫头都被夫人收拾的不轻,夫人就是善妒的。

因为自己不争不抢,不往侯爷面前凑,反而入了夫人的眼,被夫人赐给侯爷身边的管事做妻子,后来仗着夫人的势日子也算是过的不错,作威作福的。

但是改换门庭自己也只敢想想,毕竟就算自己有银子给孩子读书,但是主子生的孩子是主子,奴才生的奴才还是奴才。

自己好不容易帮着孩子改换了身份,花了大力气送到外面读书,但是学子科举得回到户籍所在地,但是在京城自己哪里认识能帮孩子作保的人,这些读书人都清高的不行,看不起我们这些奴才秧子,本来自己都打算开口求求太子妃的。

“老奴多谢夫人恩典。”有了夫人的话,自己的孙子就能科举了,到时候就能做官老爷了,自己孙子的女儿日后说不定也能做这宫里的娘娘,总不用像自己一样见着主子就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