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庶女凰途 > 第220章 凯旋归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月后,京师城外十里长亭。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官道两旁站满了迎接的人群,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都在翘首以盼平倭武安王的凯旋归来。

皇帝朱厚照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这在明朝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殊荣。只有立下天大功劳的功臣,才能享受如此待遇。

\"陛下,远处有烟尘,应该是燕王的队伍到了!\"一个侍卫指着远方说道。

朱厚照举起龙镜观望,果然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旌旗猎猎,甲胄森严,正是朱翊煊的凯旋大军。

队伍最前方,朱翊煊身着金甲,骑着高头大马,英姿勃发。在他身边,苏月卿穿着武安王妃的正式朝服,凤冠霞帔,显得雍容华贵。

\"燕王归来了!\"

\"平倭武安王回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些年来,倭患一直是朝廷的心病,百姓的噩梦。现在终于被彻底解决,举国欢腾。

朱翊煊看到父皇亲自迎接,连忙翻身下马,与苏月卿一起快步走向皇帝。

\"儿臣朱翊煊,拜见父皇!\"朱翊煊恭敬地跪下行礼。

\"臣妾苏月卿,拜见陛下!\"苏月卿也跪下行礼。

\"好!好!好!\"朱厚照连说三个好字,亲自上前扶起了朱翊煊,\"翊煊,你为朝廷立下盖世奇功,朕心甚慰!快快请起!\"

\"谢父皇!\"朱翊煊起身,\"儿臣不过是尽了一份本分,不敢居功。\"

\"不,你的功劳朕看在眼里,天下人也看在眼里!\"朱厚照激动地说道,\"倭患为祸多年,历代皇帝都为此头疼,没想到在你手中彻底解决了!\"

\"这也要感谢朝廷的支持,以及诸位将士的英勇作战。\"朱翊煊谦逊地说道。

\"月卿王妃也立下了大功。\"朱厚照看向苏月卿,\"朕听说你运筹帷幄,多次献计献策,功不可没。\"

\"臣妾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苏月卿谦虚地回答。

\"哈哈,你们夫妻二人真是朕的左膀右臂!\"朱厚照大笑道,\"来,我们回宫!朕要为你们举办盛大的庆功宴!\"

回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京城。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的百姓,人们争相一睹平倭英雄的风采。

\"燕王万岁!\"

\"武安王妃千岁!\"

\"平倭大功,万世流芳!\"

欢呼声、赞美声不绝于耳。朱翊煊和苏月卿频频向民众挥手致意,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

但在人群中,也有一些阴沉的面孔。三皇子朱载垕站在一座茶楼的二楼,阴郁地看着下面的热闹场面。

\"王爷,燕王这次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身边的谋士说道,\"朝野上下都在称颂他的功绩,这对我们很不利。\"

\"哼,\"朱载垕冷哼一声,\"功高震主,自古以来都不是好事。父皇现在是高兴,等他冷静下来,就该担心了。\"

\"王爷的意思是?\"

\"一个王爷手握重兵,又有如此威望,难道不值得警惕吗?\"朱载垕阴险地笑了笑,\"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点。\"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茶楼里,大皇子朱载基也在观看这场凯旋仪式。但他的表情却截然不同,带着钦佩和思考。

\"先生,您觉得燕王此次回京,会对朝局产生什么影响?\"朱载基问身边的谋士。

\"殿下,燕王此次立下盖世奇功,威望空前,这对储君之争的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谋士分析道,\"不过,燕王素来忠君爱国,应该不会有什么异心。\"

\"我也这么认为。\"朱载基点头,\"五弟虽然是我的竞争对手,但他的能力和品格都值得尊敬。如果他真的成为太子,对大明也未必是坏事。\"

\"殿下胸襟宽广,令人敬佩。\"谋士由衷地说道。

皇宫中,庆功宴正在太和殿举行。

朱厚照端起酒杯,对着满朝文武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我们在这里庆祝燕王平倭大捷。这不仅是燕王个人的荣耀,更是我大明朝的荣耀!\"

\"陛下圣明!燕王威武!\"众臣齐声回应。

\"朕决定,册立燕王为平倭武安王,享受亲王双俸,另赐东南沿海军政大权!\"朱厚照宣布道。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震惊。东南沿海军政大权,这相当于让朱翊煊在那一带成为土皇帝。

\"父皇,这...\"朱翊煊也有些意外。

\"翊煊,你平定倭患有功,理应得到相应的赏赐。\"朱厚照说道,\"而且东南沿海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朕相信你能胜任。\"

\"谢父皇信任!\"朱翊煊恭敬地接受了这个任命。

但他心中明白,这个赏赐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宴会结束后,朱翊煊和苏月卿回到燕王府。

\"王爷,今天的庆功宴,你注意到三皇子的表情了吗?\"苏月卿问道。

\"注意到了。\"朱翊煊点头,\"他显然对我们的风头很不满。\"

\"还有那些朝臣,虽然表面上在恭贺,但很多人眼中都有担忧之色。\"苏月卿继续分析道。

\"功高震主,这是古往今来的老问题。\"朱翊煊沉思道,\"父皇现在给我这么大的权力,一方面是对我的信任和奖赏,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在试探。\"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苏月卿问道。

\"低调,再低调。\"朱翊煊决断道,\"我们要证明自己没有异心,只是忠诚的臣子。同时,要继续发展自己的实力,但不能太张扬。\"

\"我明白。\"苏月卿点头,\"风语楼会加强在京城的情报收集,随时了解朝廷的动向。\"

接下来的几天里,京城都沉浸在庆祝平倭大捷的喜悦中。各种庆祝活动接连不断,朱翊煊和苏月卿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但在这表面的繁华背后,政治的暗流正在涌动。一些有心人开始传播关于燕王权势过重的谣言,暗示他可能有不臣之心。

\"听说燕王在东南沿海有十万大军,都是他的心腹。\"

\"是啊,而且他还控制了那么多商业利益,财力雄厚。\"

\"功高震主啊,历史上这样的人物都没有好下场。\"

这些谣言虽然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已经在朝野间悄悄传播。

三皇子朱载垕暗中推波助澜,试图挑拨皇帝对朱翊煊的信任。而一些既得利益者也担心朱翊煊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不过,朱翊煊的支持者也不少。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应该得到重用。普通百姓更是对他充满感激和敬仰。

一个月后的朝会上,朱厚照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朕决定,立燕王朱翊煊为太子,继承大统!\"

这个消息如惊雷般炸响,朝堂上一片哗然。虽然很多人都预料到这种可能性,但真正宣布时还是感到震惊。

\"父皇...\"朱翊煊也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翊煊,你平倭立功,德才兼备,正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朱厚照说道,\"朕相信你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

\"儿臣谢父皇信任!\"朱翊煊跪下接受册封。

但他心中明白,成为太子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储君之位从来都不是轻松的,需要面对各种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朝堂上,大皇子朱载基面色复杂但还是恭敬地祝贺,三皇子朱载垕则脸色铁青,显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其他皇子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真心祝贺,有的心怀不满,有的则在观望待变。

苏月卿被册立为太子妃,这让她成为了未来的皇后。但她也明白,这个身份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和危险。

当天晚上,燕王府张灯结彩,但朱翊煊和苏月卿的心情却很平静。

\"月卿,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了。\"朱翊煊握着她的手说道。

\"不管前路如何艰险,我们都要携手面对。\"苏月卿坚定地说道,\"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

窗外,京城的夜空中星光闪烁,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朱翊煊和苏月卿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将在太子和太子妃的位置上,面对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而这,或许仅仅是一个更宏大故事的开始。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