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
龚雪肚子越来越大,下炕都要让人扶着,陈河干脆就不上山了,一天24小时陪着她,生怕出一点点问题。
龚雪看到老公这么在意自己,在意孩子,更是不敢出差错。
夫妻俩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看得陈雄和杨桂英都无奈了。
怀孕是大事,但也不用吃个饭都得先让陈河试试凉热,生怕冷着烫着吧。
也不用茅房都不让上了,拿着尿壶天天在屋里接着吧?
反正他们见识短,长这么大没见过这样的。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龚雪要生孩子的时候,征兆十分的明显。
再加上陈河早就在村里联系好了产婆,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产婆进屋都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屋里头就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陈河大喜,急忙就要进屋,但下一刻,产婆先走了出来:“恭喜了大河,恭喜你喜添双麟啊!而且还是双胞胎!”
啥?
陈河懵了。
双胞胎?
双麟……
“哎呀,村里人还说你媳妇头胎给你生了个闺女,开门不利,那些人就是在瞎说,你瞧,这才一年多,你媳妇就又给你生了俩儿子,还是双胞胎,你这一下子儿女双全,还是俩儿子,真是双喜临门了,恭喜恭喜!”
一块等着的陈雄和杨桂英也都惊呆了。
竟然是双胞胎?
远近这么多村子,他们还从没见过谁家生过双胞胎,这可真是大喜事了。
陈河当下也顾不上说什么,一个猛子冲进房间,就看到一个老妈子正用毛巾沾着热水,在给小婴儿擦身子。
小婴儿刚出生,身子皱皱巴巴的,看着挺丑,但即便这样也看得出来,两个孩子确实长得一模一样。
陈河心里这个乐,那简直都是说不出来的乐。
真没想到啊!
他竟然能有一对双胞胎儿子。
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过回忆一下,他和龚雪祖上都没有双胞胎的基因,这是基因突变了?
还是老天给他的补偿?
他看完了孩子,又赶紧看向龚雪:“宝贝,你感觉怎么样?”
还不等她回答,产婆就进来道:“她好的很,你就放心吧!这丫头是我见过最适合生孩子的身子,哎呦,生得这叫一个顺畅,而且生完了,这肚皮除了稍微有点松,别的一点痕迹都没有,养个几天就能恢复如初了!”
“而且啊,还不会影响你们夫妻生活,啧啧,我真是羡慕啊!我要是有这样的身子,我保证生他十个八个的!”
龚雪一听这话脸都绿了。
话是好话,但生十个八个,那不是成母猪了。
而且她刚刚生完孩子,短时间内真不想再生了,最起码也得休息个一两年再说吧?
天天保持着怀孕的状态,日子还过不过了。
好在陈河也非常体谅她,立即就道:“家里都三个孩子了,养都养不过来了,还生?过两年再说吧。”
有了他这话,龚雪就没那么担心了。
陈河看完老婆孩子,确定没问题后,就给了产婆一斤五花肉十斤大米。
大米是白花花的纯大米,做出来香喷喷的味道,秦家屯很多人一年到头未必能吃上一口。
这已经是顶顶好的礼金了。
产婆自然是千恩万谢。
这事儿很快就在秦家屯传开了。
不但秦家屯传开了,附近的几个村子全都听说了。
秦家屯有个姓陈的猎户,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不管什么年代,双胞胎都是稀罕物!
很快,秦家屯的村民就坐不住,陆陆续续跑到陈河家里来看双胞胎了。
他们倒是也算敞亮,基本上都没有空着手来的。
每个人基本都是带几个鸡蛋过来,像村支书大队长给陈河干过活的手艺人,还有比较熟,关系不错的大牛赵老六等等,带的东西就会多一点,除了鸡蛋,还会送点面粉。
陈河一开始怕村民打扰到龚雪休息,想拦着来着,但被陈雄阻止了。
村民们愿意来看,说难听点,这叫人家给面子。
这俩孩子长大了是要在秦家屯长大生活的,这会儿多让村民们看看,以后村民们对他们也能有更多的感情,更愿意照顾。
这叫积攒人缘!
在如何和村民们相处这件事上,陈河还真不如陈雄,也就听大哥的了。
不过他也只让村民们看孩子,不让他们看龚雪。
整个九月,龚雪都被安排着舒舒服服坐月子。
杨桂英帮忙照顾两个孩子,陈凯旋开学继续上学干活,陈雄和陈河一个下地,一个打猎。
生活当真是有条不紊,又蒸蒸日上。
为了让龚雪坐好月子,陈河没少费心思。
什么奶粉、蜂蜜、红枣、龙眼、水果……凡是能买到的,他一样不落全都买了回来。
管你爱不爱吃,先买回来再说。
不好买的,他就厚着脸皮拿着好处求秦仲求刘宝钢给自己弄。
不管搭进去多少人情,他都得把媳妇伺候好了!
这么忙来忙去的,时间就过得快多了。
转眼就到了月底,村里准备秋收,龚雪的身子也养得差不多了。
但即便能下地了,能干活了,陈河也是不许她做的。
怕累到她,也怕冷到她。
一两年不打算生孩子,但两年后,他还想再要个女儿或者儿子的,到时候还得让龚雪生。
那这月子必须就得坐得稳稳当当,不能出一丁点问题。
对于他的这种宠妻行为,杨桂英是既佩服,又羡慕。
不过有些事真不是羡慕,就能羡慕来的。
你要羡慕,你也得有别人的本事不是?
你也先得长成人家的俊模样,人家那窈窕的身段,生了孩子皮肤还光嫩水滑的天赋不是?
这些都是天生的,羡慕不来的。
不过一下子多了两个儿子,龚雪又在坐月子,陈河一开始还真是手忙脚乱顾不过来。
杨桂英看到了就主动跟陈雄商量,龚雪坐月子的这段时间她就不下地干活了,专门在家里照顾龚雪和孩子算了。
他们在家里蹭吃蹭喝的,虽然也把自己的工分和挣到的粮食很多都给了陈河。
但他们心里清楚,这些远远不及陈河给他们的。
碰到这种能表现,能帮上忙的机会,就不能错过。
不然他们想还人情都找不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