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宁宫回来,一进永寿宫的门,就见德贵一脸谄媚的笑容站在院子里,还一个劲儿给陆云裳递眼神儿。
陆云裳了然,让下人们都在外面伺候,自己袅袅婷婷地走进正殿。
果然,明德帝拿着她刚让人编好的话本子在那儿假模假样地看呢。
反正现在关了门,陆云裳也不必摆皇后的架子,就如同以前一样,扭着纤细的腰肢走到明德帝身边,轻轻抽走他手里的书,转身一屁股坐进他怀里,双臂环着他的脖子,“倾城一笑”技能拉满,微微勾唇。
“书好看,还是臣妾好看?”
明德帝晕晕乎乎地抱着怀中美人,脑子里一片空白,嘿嘿傻笑:“自然是梓童好看!”
“臣妾好看,那您还看书?”
明德帝手下正想占便宜,陆云裳已经泥鳅一样的从他怀里挣脱出来,又把书重新塞回去。
“陛下喜欢看书,那便看个够吧!”
明德帝哪儿有心思看书,刚才书拿倒了他都没发现。
这会儿更是书本一扔,凑过来抱着陆云裳的肩膀。
“梓童,你的善举朕都听说了,你让那些想求子的去做善事?其实让她们捐款充盈国库又何尝不是善事?”
陆云裳皮笑肉不笑:“您的国库都满溢了,还让人捐?捐款多了会让您产生惰性,您还是别惦记他们手里那仨瓜俩枣了。”
明德帝正色道:“怎么会是仨瓜俩枣?他们手里的银子都比朕多!”
“那您去抢啊!”
“朕是天子,怎么能做出巧取豪夺之事!”
“那您去抄家!抄几个贪官不就得了!”
“这个嘛……”
明德帝摸摸鼻子,又不是每个人的银子都靠贪墨得来。再说那些大贪官他也都拔得差不多了。
水至清则无鱼,这些话就是说给皇后听,她也听不懂。
“胡讯在两广地区捐赠学堂,要资助布衣学子读书。不过他的银子应该不干净,朕也没打算给什么实质性的奖励。”
“陛下圣明。”陆云裳胡乱应付着:“不过这慈善学堂可以盖,却要设定考核制度。
那些的确不是读书料的,读完三百千就劝退。那些个不好好读书的,也都清退回家。
留下的学子们也要设置月考,按照成绩分为快中慢班,因材施教。
资助一个学生出来要不少银子,可不能因为这银子来得容易,就大手大脚的随便花。”
说完又轻轻拍拍明德帝的胸口:“自古寒门出英才,说不定这里面真能给陛下挑选出人才?”
明德帝顺着陆云裳的思路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施粥送药的事儿偶尔做一下还可以,要是做的人多了,随便溜达到大街上就有饭吃,谁还种地干活儿?
建学堂就不一样了。
之前明德帝依照陆云裳的意思开设女子书院,的确从中选拔出不少人才。
可是女子毕竟是女子,明德帝只把人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上。
而且书院若是不收束修那便是个烧钱的,需要有人不断捐钱才能维持运作。
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贪)的,谁愿意把辛苦钱大把大把往外撒?
但若是有皇后从中斡旋,那可就容易操作了。
能捐的起银子的人家,后院儿妻妾往往也多。
妻妾多的地方,腌臜手段就多,不孕不育的那还不是多了去了!
像两广总督胡讯这样,为了个儿子就散尽家财的绝不在少数。
用这些人的银子养他自己的人才,明德帝觉得,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至于皇后会不会庇佑?
那得看皇后心情,更要看你做的善事够不够多,能不能抵消之前的罪孽。
至于善事和罪孽要如何抵消?
谁知道呢!
这东西哪儿有个定数!
明德帝还拉着陆云裳琢磨要如何制定慈善学堂的计划,系统的美人们又开始议论。
吕雉:“不得不说,狗皇帝算是个明君,说到正事儿不含糊,褒姒姐姐的技能好像都不太管用了。”
褒姒:“这是好事儿啊,他把天下治理太平了,过几年就能安心驾崩了。”
客巴巴:“还想着弑君呢?”
妲己:“你问问姐妹们,谁不想?”
杨玉环:“自己做女皇多爽的!就像则天大帝那样,也能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还能养几个男宠……”
张丽华:“你现在也可以养男宠。”
西施:“可拉倒吧!系统里没有男宠,只能召唤亲人。上次环环把安禄山叫来已经够怄的了,要是再叫来个唐明皇,她不得吐血!”
天家要办慈善学堂的消息一传出来,广安侯夫人第一个捐款捐物,长平伯爵夫人立马跟上。
两人不光捐钱,还捐赠十几箱启蒙书籍和笔墨纸砚。
这两人抢了先手,其他人也不肯落后。
之前参加了益阳大长公主赏花宴的那些个老将也竭尽所能出资出力,大长公主的爱人,老将军更是把半数家产全都捐出来。
黄土埋半截的人,居然还能喜当爹,要不是为了给儿子留点儿,将来培养儿子成才,老将军就是倾尽所有也舍得。
这事儿本来就是给皇后扬名,后宫的女眷们自然也都参与进来。
各宫有不穿不用的都拿出去变卖,换的银子就送去户部。户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教学部,管事的除了户部官员,还有丽妃、宁妃和欣贵嫔。
因为有后宫嫔妃参与,户部就不好派一群大老爷们儿来跟娘娘一起共事,如此就只能把之前雪藏的女官们推出来。
丽妃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能见到三郡主。
三郡主如今早已经磨平了棱角,性子温和谦恭,接人待物倒是比以前可爱许多。
虽然皇后娘娘没发话让恢复她的公主身份,但却解了三公主的禁足,还让丽妃跟她每个月能见上一面。
如今两人一同在教学部做事,丽妃能见女儿的机会更多。
她对此感激涕零,还不忘叮嘱女儿:“要记住娘娘对咱们的好,切莫再犯糊涂!”
丽妃如今也不指望三郡主恢复公主身份,只希望她能找个好婆家,等将来二十六皇子长大了,姐弟俩互相扶持,安分度日便是。
明德帝那边也在忙。
各国使臣们在京城住得太久了,如今封后大典都结束,也该把人送走。
其他人都好说,让走便走。
可是西戎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得要再留几天。
这回就连宝日娜都看不过去了:“父王,母妃,你们赶紧回去吧!你们不走,哥哥们便也不走。咱们整个西戎王室全都留在大燕,咱是不要西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