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朱先生,”
刘慧娘笑着回应,“很快您就会看到它的实力。”
“我们还要躲在土墙后吗?”
许贯忠问。
“不必,这虎蹲炮装药量少,”
刘慧娘答道,“不像青铜炮那样容易炸膛。
只需退至二十步外即可。”
赵言等人遵照指示撤退,两名士兵上前,在虎蹲炮内装填 ** 与铁砂,随后一人持火炬点燃引信。
这些士兵长期跟随刘慧娘研究火炮,仅看他们点燃虎蹲炮时的从容动作,与点燃青铜炮时的谨慎小心形成鲜明对比,就知这生铁铸造的虎蹲炮安全性远胜青铜炮。
点燃后片刻,一声巨响传来,虎蹲炮喷出大量铁砂,前方的三头羊瞬间倒地,血肉模糊,身上嵌满铁砂。
“声音比铜炮小得多,”
朱武评价后走近查看,见三头羊被打得惨状,顿时无语。
许贯忠赞叹:“此物用于近战,堪称绝佳利器,且比铜炮更为实用。”
“这虎蹲炮现在可以用生铁铸造了。”
“寨主,我建议尽快大规模生产这种虎蹲炮。”
“明年要是官军来围剿,这东西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嗯。”
赵言点点头,
“山寨的兵器制造一直由朱军师负责,这虎蹲炮的制作就交给朱军师吧。”
“是!”
朱武连忙拱手答应,
“寨主请放心,在官军围剿之前,我一定为山上造出上百门虎蹲炮。”
“虽然虎蹲炮的制作并不复杂,”
刘慧娘开口道,
“但对生铁的需求量却很大,山寨收购生铁的力度不但要保持,还得增加。”
“自从官军战败后,”
赵言苦笑着说,
“朝廷对运往梁山的生铁、牛筋等军需品管控越来越严了。”
“原先一直给我们供应生铁的商人们,现在有一半都来不了了。”
“要是梁山也能有自己的铁矿就好了,”
许贯忠叹息道,
“生铁本来就难运,再加上朝廷的限制,照这样下去,别说铸造虎蹲炮了,恐怕连山寨里现有的兵器都快不够用了。”
“铁矿,”
赵言思索着说,
“我记得徐州那边应该有很多铁矿。”
“徐州的确有宋朝最大的铁矿场,”
许贯忠回应道,
“不过那铁矿早就被官府严加看管,而且矿山里的矿工大多是经过训练的精壮人员,我们就算派兵去攻打,也不容易。”
“而且,就算占领了矿山,朝廷那边恐怕也会全力反击,”
“徐州离梁山有千里之遥,兵力少了守不住,兵力多了又难以解决粮草问题……”
“何必非要强攻呢,”
赵言笑着说道,
“宋朝那些官员是什么德行,我们还不清楚吗?”
“要不这么办,”
赵言建议说,“直接派人去找负责徐州铁矿的官员交涉。”
“一万一不成就十万,十万不行就二十万、三十万……”
“凭宋朝官员的德行,总能买通的。”
“拿到生铁后,直接走水路运往水泊。
水路的官军查得没陆路那么严,只要备好银两,一路重金贿赂查验的官员,把东西运回梁山并非难事。”
“这的确是个法子,”
许贯忠点头应道。
“这件事我来试试。”
“眼下正值冬天,商路冷清,那些官员怕也正发愁没油水可捞。
我们趁此机会行动,或许能省些钱,弄到不少生铁。”
……
许贯忠与朱武分别忙开了。
许贯忠负责生铁的采购,朱武则专注虎蹲炮的铸造。
这两件事都不轻松,足够他们忙上一阵。
两人离开后,赵言并未急着走,而是与刘慧娘沿着山间小径漫步闲谈。
“不管怎样,火器试验务必谨慎。”
想起刘慧娘刚才脸上的污迹,赵言仍叮嘱道:“特别是你,绝不能亲身冒险,多给赏钱,士兵自会争着去做。”
“这话若让士兵听见,”
刘慧娘笑着调侃,“恐怕会影响你在他们心中的高大形象。”
“人之常情,我也一样。”
赵言笑了笑,“对了,最近跟父母通信了吗?”
“没有呢。”
刘慧娘苦恼地摇头,“之前托人带信去了猿臂寨,但一直没回音。”
“爹送来的信中,除了命令我立刻回去,就是把我和姐姐狠狠训斥了一番。
我哪里还敢再托人送信。”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你的双亲,”
赵言安慰道,“即便爹娘一时难以接受你加入梁山,但他们必定时刻挂念着你的现状。
不管那边如何,你这边应常写信,让父母知晓你的近况,免得他们担忧。”
“我明白了。”
刘慧娘含笑点头。
“对了,兄长,”
她忽然想起一事,“花家妹妹回到清风山也有些时日了,她那边情况如何?”
“不清楚。”
赵言摇头回答,“先前探子来报,说宋江打算将花家妹妹许配给他的 ** ……”
“竟有这样的事?”
刘慧娘震惊不已,“我听闻宋江有两个徒弟,叫做孔明和孔亮,据说两人毫无本事,真是辜负了好名号。”
“不知宋公明为何要收他们为徒?”
“宋江收这二人,大概是因为看中了孔家庄在白虎山一带的势力。”
赵言笑着解释,“当年孔家庄是白虎山的一大霸主,孔明和孔亮兄弟在当地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害。”
“后来,孔家庄被武松等人攻破,只有孔家父子三人逃脱。
没了家族庇护的孔明和孔亮,自然入不了宋江的法眼。”
“此次,宋江想借联姻之机,将小李广花荣拉拢至自己麾下。”
“事情闹得真是够呛。”
“然后呢?”
刘慧娘催促道:“花家妹妹难道真要嫁给那两个不成器的家伙吗?”
“这自然不可能,”
赵言笑着回答,“听说孔家那两兄弟为了与花家联姻争得不可开交,结果竟气死了自己的老父。”
“现在他们正忙着为孔太公办丧事呢,哪里还有心思谈婚论嫁!”
“但如果宋江真想借花小妹笼络人心的话,”
刘慧娘焦急地说,“即便没了孔明和孔亮,也会有其他人。”
“我听说花荣对宋江一向言听计从,”
她继续说道,“就算花家妹妹不愿意,恐怕最终也只能被迫嫁人。”
“不过这事,我们无能为力,”
赵言无奈道,“俗话说得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花小妹有兄长在,她的终身大事自当由花荣决定,哪轮得到我们这些外人插嘴!”
“可是……”
刘慧娘心急如焚。
她在梁山时,与花小妹年纪相仿,关系也最为亲密。
当初花小妹选择留在清风山,也有她的鼓动。
花荣身为朝廷将领,箭术超群,如此人才若留在清风山未免可惜。
刘慧娘本想通过亲情,将花荣招揽至梁山。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宋江竟打算以联姻手段笼络人心,这样一来,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对,有哪里不对劲,”
经过一番思考,刘慧娘突然摇头,“兄长,宋江替花小妹提亲这件事有些蹊跷。”
“能有什么问题?”
赵言随口问道。
兄长,您方才所言,”
刘慧娘沉思片刻,说道,“宋江此举,似乎是想借花小妹的婚事,拉拢小李广花荣,将两家彻底绑在一起。”
“可如今,小李广不是早已对宋江言听计从了吗?这婚事岂非多余?”
“嗯……”
赵言微微一愣,似乎觉得此话确有几分道理,“莫非宋江是想亲上加亲,才出此招?”
“未必如此,”
刘慧娘摇头,“我认为,宋江这般行事,恐怕是担忧小李广与他渐生嫌隙。”
“花荣会离心于宋江?”
赵言轻笑,“这怎么可能呢?宋江对花家有恩,而花荣又是知恩图报之人,断不会生出二心。”
赵言对此记忆犹新,在原版水浒中,花荣堪称对宋江最为忠诚者之一,甚至在宋江被害后,还以身殉情。
这样的人,怎会背叛宋江?
“或许宋江有所求于花荣,此事若遭拒绝,恐伤及两人的兄弟情谊,”
刘慧娘推测,“因此他才预先筹谋……”
花小妹冷静分析:“不如先将自己身边的人嫁给花小妹,即便日后花荣与宋江生隙,因顾念亲妹,他也只能顺从宋江之意。”
“依花荣的性格,”
赵言疑惑道,“哪怕宋江让他赴死,他恐怕也会照做。”
“到底还有什么能破坏他们的关系,让他们反目?”
刘慧娘回忆起与花家姑娘的过往,缓缓道来……
曾听花家妹妹提及过,
她那兄长最为重视情义与声名。
当初放弃寨主之位,
追随宋江落脚清风山,
不仅是因宋江的恩情,
更怕背负忘恩负义之名,令花家蒙羞。
故而我想,宋江要花荣做的事,
必是传出后会让他名誉扫地之事。
所以宋江对自己的立场缺乏信心,
才想借花家婚事拉拢花荣。
身败名裂之事?
赵言眉间微蹙,
“这不可能,晁盖早已亡故……”
原版《水浒》里,
关于晁盖的死,
众说纷纭。
除史文恭射杀外,
还有人认为真正的凶手是花荣。
毕竟在晁盖尸身找到刻有史文恭名字的箭,
实在令人费解。
晁盖身为一方首领,
身边护卫众多。
正面交锋时中箭,
不该是背后受伤。
因此有人猜测,
宋江觊觎寨主之位,
派花荣夜袭,
用带史文恭名字的箭射杀晁盖。
但在这个世界线,
晁盖确实已逝,
赵言已大致确认,
是雷横在战场上暗算晁盖,
致其死于董平之手。
当时花荣还在梁山,
此事怎会牵连到他?
“兄长,可是想到什么?”
刘慧娘问道。
“无事。”
赵言摇头。
“你刚提到,宋江或许会让花荣去做一件让他身败名裂的事。”
“一开始我以为是宋江要让花荣暗箭射杀晁盖。”
“可后来想到,那托塔天王早已被宋江所害,死于双枪将董平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