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爱豆:相遇在舞台 > 第156章 曙光升起的时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1月25日,纽约时间上午八点,美国第二大的节日,感恩节。

空气中带着热巧克力和糖霜面包的香味,34街上空悬挂的红色拱门在阳光下微微晃动。成千上万的观众早已在天未亮时就赶来占位,街边拉起围栏,Nbc的转播车停在梅西百货前侧,摄像轨道沿街铺开。

每年一度的梅西感恩节大游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从1924年开始已经走过近百年。

这是美国全国直播收视率最高的节日节目之一,堪称全球演艺界的“非官方资格认证”。

能出现在这条街上,不只是流量,更是一种文化入场权。

这一年,主办方选中了一组来自韩国的女团,初登纽约,出现在这条光与镜头交织的中央大道上——

Aespa。

Sm第一次派出女团参与梅西游行,信息公布当晚已登上推特热搜。无论是Karina冰山美的舞台站姿,还是Giselle作为在海外人气最高成员的出场,都在K-pop圈引发大规模讨论。

而今天,是她们站上全球直播首秀的时刻。

不在音乐节目,不在粉丝应援现场——

而是,在曼哈顿34街的正中心。

江予辰坐在六楼靠窗的位置,咖啡杯搁在指尖,还冒着热气。

这家咖啡馆不在梅西百货正对面,但恰好在转角的斜斜一侧,从落地窗望出去,能清楚看到花车上的临时舞台,刚好是aespa将要表演的那一段。

楼下已经被游客、粉丝、摄影师塞得满满的。

广播里循环播放着Nbc的游行主持,外面乐队已经开始走入主线区,雪没有下,但风极冷,冷到能把呼吸直接吹痛。

手机天气App上显示:

体感温度:-23°c

他搅了搅杯里的咖啡,没急着喝,只是望着街口。

那一队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游行花车尾部。

Aespa。

四个人穿着统一的金属质感表演服,短裙+长靴,肩膀只披着轻薄的披风。舞台外他们还有外套,但一登场就全卸下来了——

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寒风里,还是得笑着、跳着、唱着。

Karina站在最前面。

远远地,他看不清她的表情,但却能看出她站得非常直,背挺得像是在撑起整个光景。

那风大得吹得她裙角发飘,耳返线都被扯开了一点,但她丝毫不乱。

她仿佛早就习惯了这种环境——

在风雪中也要稳稳地、漂亮地走完每一个拍子。

江予辰没有拍照,也没有发信息。

他只是靠在窗边,安静看着她们跳完整首《Savage》。

咖啡已经凉了一口,但他没动。他忽然意识到——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练习室里跳舞给他看的Karina。

现在的她,站在第六大道和34街的正中央。她在跳给全世界看。

风吹得更猛了一点。江予辰却忽然笑了一下。

“辛苦了啊,Leader。”

他没说出口。

只是心里默默讲了一句。

—---

—----

曼哈顿的寒风刺骨,吹得Karina不自觉地拉了拉她的米白色羽绒服帽沿。她站在7th Avenue与west 42th街口,像一只被落单的候鸟,在人潮中紧紧握着手机,屏幕上是江予辰发来的Kakaotalk消息——

「我在过来的路上,别乱走。」

她有点委屈地皱了皱鼻子,嘴里小声嘀咕:“不是说十分钟吗……”

她原本只是想在Sm安排的官方行程结束后,和他见一面。纽约对她来说陌生而巨大,身边没有翻译,也没有助理,这段时间她仿佛忽然变成了普通人——一个不会英文的韩国人。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亮黄色羽绒背心的黑人小哥朝她走来,戴着毛线帽,手里抱着一叠cd,看起来很有热情。

“Yo, pretty lady, take a listen. this is my mixtape, straight outta brooklyn.”

(“哟,漂亮的女士,听听看。这是我的混音带,直接来自布鲁克林。”)

Karina听不太懂,只是礼貌地笑了笑,下意识地接过那张cd:“哦……好的……”

她以为这只是街头常见的宣传活动,没想到下一秒,那男孩却伸出手,脸色也变了:

“Support the grind, ten dollars. cash or Venmo.”

(“支持一下吧,十块钱。现金、Venmo都行。”)

Karina愣住了,眉头轻轻皱起:“……十块钱?”

她没听太懂,只听出“ten”这个单词,连忙小声说:“我没带钱……”

她试图把cd递回去,但对方并没有要接回的意思,反而皱了下眉,往前一步:

“Nah, you took it. Gotta support, girl. ten bucks. c’mon.”

(“你都拿了啊,该支持一下吧,十块钱而已。”)

Karina一脸茫然,说道:“I don... I don’t have... money... sorry…“

(“我...我没钱...对不起...”)

她用破碎的英文和韩文拼在一起,脸色开始变得紧张。下意识后退半步,脸颊泛红。

正当她局促无措地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声音不大,却意外有力:

“hey, that’s enough.”(够了把)

“她不知道那是要钱的。cd还你,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