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密谈尘埃落定,沈清欢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争取到了代父出征北境的重任。这个决定如同在风平浪静的湖面投下巨石,震动了整个朝堂,也让后宫内外议论纷纷。然而,沈清欢心头明白,这仅仅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黑鸦组织远比表面更强大,玉魄的净化之法也仍迷雾重重。要真正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她需要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就在她紧锣密鼓地筹备北征事宜,与镇北将军和四皇子萧祺商议军务细节之际,青黛带来了一个意料之中,却又令人振奋的消息。
“主子,听雨楼的‘玉’求见。”青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她知道这代表着更深层次的合作。
沈清欢心中一动,知道这“玉”指的是听雨楼内部地位极高,且与她有过几次暗中接触的那位核心成员。上次京城保卫战中,听雨楼的果决与效率,已让她对这个神秘组织刮目相看。
“请他来棠梨宫侧殿。”沈清欢立刻吩咐道。
夜幕降临,侧殿内只燃着几盏宫灯,光线柔和。身披夜行衣的“玉”躬身行礼,声音依旧低沉而富有磁性:“属下见过皇后娘娘。”
“免礼。”沈清欢开门见山,“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回禀娘娘,京城之战,黑鸦首领的出现,已将战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玉的声音带着凝重,“黑鸦所图甚大,并非仅是篡位夺权,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对‘山河玉魄’的彻底掌控与扭曲。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娘娘欲北征,势必会与黑鸦组织的核心力量正面冲突。而娘娘手中玉镯的力量,对黑鸦的邪术有天然克制,乃是此次战局的关键。”
沈清欢微微颔首,这与她的判断一致。
“为了确保娘娘北征顺利,也为了助娘娘彻底净化玉魄,我听雨楼决定,邀请娘娘前往我等的一处秘密据点。”玉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庄重,“那里,不仅是听雨楼的根基所在,更是我守玉族先祖留下的,关于‘山河玉魄’最为古老与纯粹的记载之地。”
沈清欢眼眸微亮。这正是她现在最需要的!自从发现玉魄被污染,她便一直在寻找净化之法,族志虽有记载,但终究残缺不全。听雨楼作为守玉族的旁支,其秘密据点,很可能藏着她一直渴望的答案。
“此地在何处?如何前往?”沈清欢立刻问道。
“据点位于京城西南数百里外的深山之中,隐匿于一处天然溶洞群内,外有我族世代布下的迷阵守护,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玉解释道,“娘娘只需在三日后的子时,乘马车至京城西郊十里坡的望月亭,自然会有我听雨楼的精锐护送。”
沈清欢沉思片刻。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秘密据点,听雨楼的诚意与否尚需验证。但为了玉魄,为了大梁,她别无选择。更何况,玉镯对她并无警示,反而隐隐传来一股微弱的牵引力,仿佛那据点中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她。
“好,本宫会按时前往。”沈清欢最终下定决心。
三日后,夜色如墨,寒星点点。沈清欢只带了青黛,乘坐一辆寻常马车,悄然离开了皇宫。小允子则留在宫中,负责处理一切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马车一路疾驰,于子时前抵达了西郊的望月亭。
亭外,五道黑影早已等候。为首者正是“玉”。他朝沈清欢拱手:“娘娘,请随我等来。”
一行人弃了马车,在玉的带领下,步入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弥漫着一层薄雾,仿佛天然的屏障。沈清欢感觉到玉镯再次发出微弱的热量,与周围的某些气息产生了共鸣。
玉在前引路,他每一步似乎都踩在某种特定的节拍上,身形如同融入了夜色。周围的树木影影绰绰,沈清欢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每当她感觉方向偏离时,玉镯便会传来一丝轻微的震颤,指引着她跟随玉的步伐。这便是听雨楼的迷阵,非族中之人,绝难通过。
约莫走了近一个时辰,薄雾渐渐消散,前方豁然开朗。一道隐蔽的石门,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若非近在咫尺,根本难以察觉。石门上雕刻着古朴的图腾,沈清欢用玉镯感应,发现那竟是与守玉族族志中记载的符文同源。
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幽深的隧道。空气变得湿润而冰冷,带着泥土和岩石特有的清冽。隧道内壁嵌着不知名的发光晶石,散发出幽幽的绿光,照亮了前路。
隧道尽头,是一方宽阔的地下空间。这里并非想象中的阴暗潮湿,反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数条岔路通向更深处。高耸的穹顶,天然的钟乳石群,仿佛置身于一个地下仙境。
“娘娘,这里便是我听雨楼的秘密据点,亦是我守玉族先祖曾隐居修行之地。”玉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与敬畏。
沈清欢环顾四周,心中震撼不已。这里的每一处都透露着古老而强大的气息。壁上刻满了复杂的符文,有的甚至与她从族志中看到的一模一样。一些石台上摆放着古朴的器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我守玉族,自上古时期便肩负守护‘山河玉魄’的使命。玉魄并非寻常之物,它是这片天地最纯粹的本源之力凝结而成,承载着大梁的气运与命脉。”玉开始向沈清欢讲述听雨楼,或者说守玉族旁支的历史。
“然而,数千年来,天地间邪气渐盛,尤其在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天地异象,导致玉魄本体受到了污染,其力量逐渐衰弱,也引发了皇室血脉的诅咒。”玉的语气沉重,“我族旁支,便是因此而离开主脉,另辟蹊径,寻找净化玉魄之法,并秘密地,尽力维系着玉魄不被更深层次的邪气侵蚀。”
沈清欢这才明白,听雨楼与守玉族主脉的分离,竟是因为百年前玉魄受污的事件。这解释了为何听雨楼对黑鸦组织如此敌视,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如此迫切地寻找能与玉魄共鸣的沈清欢。
“我族旁支,世代相传,收集了大量关于玉魄的古籍孤本,以及先祖留下的各种实验记录。”玉引领沈清欢来到一处巨大的石室,石室四壁皆是凿出的书架,上面摆满了泛黄的竹简和石板刻文。
沈清欢走上前,随手拿起一本竹简,上面记载的文字艰涩难懂,却又隐约透露出关于“天地本源之力”、“灵气滋养”等词汇。玉镯在她腕间发出更强烈的热量,仿佛在催促她快速吸收这些知识。
在玉的指引下,沈清欢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壁。石壁光洁如镜,上面没有任何雕刻,但在玉镯的辉光下,一些浅淡的痕迹开始浮现。
“娘娘,这里便是我族先祖所刻的‘玉魄源生图’。”玉指着石壁,声音带着几分崇敬。
随着玉镯的光芒越来越盛,石壁上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那并非简单的线条勾勒,而是一种结合了古老符文和意境描绘的独特艺术形式。
画面中央,是一片混沌未开的天地。最上方,是模糊的天际,有星辰流转,万物初生。一道道纤细却充满力量的光线从天际垂落,如同丝线般,汇聚到画面下方的一座巍峨山脉。那山脉在光线的滋养下,逐渐凝实,变得翠绿葱茏。
山脉的深处,最核心的位置,有一团氤氲的白色光团,那是玉魄的雏形。它汲取着天地间最纯粹的灵气,也在汲取着山川河流的生命力。光团渐渐凝结,形成了一块形状不规则,却晶莹剔透的巨型玉石。
玉石周身环绕着无数细小的光点,那些光点化作游龙、凤鸟、麒麟等瑞兽,围绕着玉石盘旋飞舞,仿佛在守护着它的诞生。画面的下方,出现了最初的人类,他们虔诚地跪拜在这块巨玉之下,眼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石的力量变得愈发强大,它不再只是被动地吸收,而是开始向外散发着生机。画面中,玉石的周围,植物变得更加茂盛,溪流更加清澈,天空更加蔚蓝。它仿佛是这片土地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让这片天地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壁画的最后,是玉石的光芒普照整个大地,万物欣欣向荣,人类在它的庇佑下,安居乐业,建立了城池,国家初具雏形。
沈清欢看得心驰神往,仿佛亲历了“山河玉魄”的诞生过程。壁画清晰地表明,玉魄并非凡物,它是天地本源的结晶,是这片土地的魂,与大梁的兴衰国运紧密相连。它的力量来源于天地,也滋养着天地。
然而,壁画的边缘,有一处明显的断裂和模糊。在玉魄光芒最鼎盛的画面之后,下一部分仿佛被刻意抹去,或是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沈清欢用玉镯去感应那模糊之处,只感到一股隐晦的扭曲之力,与她先前在皇宫中感应到的玉魄深处的邪气同源。
这模糊的断裂处,似乎预示着玉魄后期遭遇了某种变故,而那变故,很可能就是导致其受污,并引发皇室诅咒的原因。
“娘娘所见,便是玉魄诞生之初的纯粹之景。”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遗憾,“可惜,玉魄并非永恒不朽。它虽汲取天地灵气,却也暴露在世间邪气之下。当邪气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侵蚀其本源,使其受污。”
“那净化之法呢?”沈清欢迫不及待地问道,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古籍和壁画上,渴望从中找到答案。
“净化之法,先祖确有记载,但都晦涩难懂,且条件严苛。大致思路是:引天地本源之力,汇聚守玉族纯净血脉之灵,以自身为引,将其导入玉魄本体,涤荡其邪气。”玉解释道,“然而,此法危险异常,稍有不慎,引玉魄之力反噬,施术者轻则心脉俱断,重则魂飞魄散。且玉魄受污并非一时之功,净化亦是漫长过程。”
沈清欢心中一凛,果然,净化之路凶险异常。但她也获得了最重要的信息:天地本源之力,守玉族纯净血脉。她拥有玉镯,拥有守玉族血脉,甚至可能拥有玉魄的残片。这些条件,她似乎都具备。
“娘娘如今,便是这世间唯一有可能成功净化玉魄之人。”玉的声音中充满了希望,“我们听雨楼愿倾尽所有,助娘娘一臂之力!”
此次秘密据点之行,不仅让沈清欢对玉魄的起源和净化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让她彻底了解了听雨楼的深厚底蕴与坚定立场。他们并非简单的江湖势力,而是世代守护玉魄的古老家族。有了这样的盟友,她的北征之路,将不再是孤军奋战。
然而,那模糊的壁画,那玉魄受污的秘密,以及净化之法的凶险,也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沈清欢心头。她知道,她肩负的,是数千年来的宿命,更是大梁亿万黎民的希望。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沈清欢在听雨楼的护送下,于黎明前悄然返回皇宫。北境的号角即将吹响,一场真正的旷世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她,将作为手握玉镯、洞悉玉魄奥秘的皇后,亲自踏上那条危机四伏,却又充满希望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