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城西区,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杂货店铺门已经打开。掌柜老钱像往常一样,拿着鸡毛掸子清扫柜台,目光却不时扫过门外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
\"掌柜的,来包哈德门。\"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汉子走进店门,帽檐压得很低。
老钱不动声色地从柜台下取出一包烟,在递过去的瞬间,手指极快地在烟盒上敲了三下。
那汉子接过烟,掏出铜钱放在柜台上,转身离去。
这一切,都被对面茶楼二楼的张涛看在眼里。
\"记录,今早七时二十三分,可疑男子购买香烟,交接时有暗号嫌疑。\"
张涛低声对身旁扮作伙计的侦察员说道。年轻的侦察员迅速在本子上记下细节。
张涛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杂货店的方向。
他带领的行动一组共六人,分成三班对杂货店进行全天候监视。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在杂货店周围布下了三个观察点:茶楼、裁缝铺和对面的民居屋顶。
\"组长,要不要跟上去看看那个卖烟的?\"茶楼伙计打扮的小王低声问道。
张涛摇摇头,\"周科长有令,只监视,不行动。我们的任务是摸清这个联络点的运作规律和所有往来人员。\"
连续三天的监视,他们已经记录了十七个可疑对象。这些人在杂货店停留时间都很短,购买的东西也不多,但几乎每个人都会与掌柜有细微的肢体接触或特定的动作。
\"这个杂货店不简单。\"张涛在当晚的碰头会上分析道,\"根据观察,每天固定时段会有不同的人前来,他们之间的交流看似平常,但都有特定的暗号。
早上买烟的,中午打酱油的,下午称点心的,每个时段都有固定的人前来。\"
\"而且这些人离开后,都会在城内绕圈子,最后消失在不同的街巷。\"负责跟踪的小李补充道,\"为了避免暴露,我们只能跟踪到一半就放弃。\"
张涛眉头紧锁,\"这说明敌人的反跟踪意识很强。看来这个联络点不仅负责情报传递,还可能是一个中转站。\"
与此同时,在城南的悦来茶馆,刘家强亲自带领的第二组也取得了进展。
悦来茶馆位于城南闹市,每天人来人往,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茶馆分上下两层,楼下是散座,楼上是雅间。根据\"灰鼠\"的供词,这里的联络方式更加隐蔽。
\"不同的茶叶种类,茶杯的摆放位置,甚至是喝茶的动作,都可能是暗号。\"刘家强对组员们交代道,\"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独坐一桌,长时间不与人交谈的茶客。\"
第二天下午,一个头戴礼帽、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此人独自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点了一壶龙井,却将茶杯倒扣在茶盘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约莫一炷香后,另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走上楼来,径直坐到他对面,将自己的怀表放在桌上,表链特意绕了三圈。
两人没有交谈,只是互相看了一眼。随后,长衫男子将倒扣的茶杯翻过来,西装男则把怀表收回口袋。片刻后,两人先后离开茶馆。
\"完美的暗号对接。\"刘家强在远处的雅间内目睹了全过程,\"记录下这两个人的体貌特征。通知外围的同志,设法跟踪,但要保持距离。\"
然而,跟踪的结果令人失望。两个目标在离开茶馆后,都在城内绕了很大圈子,最后混入人群消失不见。
\"敌人的警惕性很高,反侦察能力很强。\"刘家强在向周锐汇报时总结道,\"不过我们可以确定,悦来茶馆确实是敌人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周锐在特工科办公室内来回踱步,手中的香烟已经燃到尽头。
\"两个联络点都在正常运作,说明敌人还没有察觉'灰鼠'已经叛变,或者即使有所怀疑,也不敢轻易切断这些经营多年的联络点。\"
\"科长的意思是,敌人可能在试探?\"刘家强问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周锐站定,目光锐利,\"秋山慎一是个老狐狸,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情况。我怀疑,他可能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但苦于没有证据,所以一方面保持联络点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加强戒备。\"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周锐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城东的关帝庙上。
\"三个联络点中,兴隆杂货店和悦来茶馆都是活点,有关人员直接接触。而关帝庙的香炉是死点,用于情报的死投。这种死点通常不会经常使用,但一旦使用,传递的都是重要情报。\"
\"科长的意思是,我们要重点监控关帝庙?\"
\"没错。\"周锐点头,\"死点的监控难度大,但一旦有所收获,价值也最大。我决定亲自负责关帝庙的监控。\"
\"这太危险了!\"刘家强急忙劝阻,\"您是总指挥,不应该亲自上一线...\"
周锐抬手打断他,\"正因为重要,我才必须亲自去。况且,在侦察方面,我比你们都有经验。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清晨,周锐化装成一个卖香火的小贩,在关帝庙外摆起了摊子。他的摊位正对着庙门,可以清晰看到进出的人群和那个位于院角的大香炉。
关帝庙香火鼎盛,来往香客络绎不绝。周锐一边叫卖着香烛纸钱,一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在香炉前停留的人。
大多数香客都是在主殿前的香炉上香,很少有人注意到角落那个不起眼的小香炉。这正是死点选择的精妙之处——既不明显,又不会完全被人忽略。
一天过去,周锐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那个香炉除了偶尔有顽童将捡来的石子丢进去,几乎没有香客靠近。
第二天依然如此。
到了第三天下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人蹒跚走进庙门,她没有去主殿上香,而是径直走向角落的香炉。
在香炉前,她停下脚步,四下张望了一下,然后迅速从菜篮中取出一个小纸卷,塞进了香炉的裂缝中。
做完这一切,老妇人若无其事地离开,在主殿前拜了拜,随后走出庙门。
周强忍住立即上前查看的冲动,继续叫卖着香火。他知道,取情报的人很可能也在附近观察。
果不其然,约莫半个时辰后,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走进庙门。
他看似随意地在庙内转悠,最后停在那香炉前,假装系鞋带,右手却快速探入香炉裂缝,取走了那个纸卷。
年轻人离开后,周锐向对面街角的一个乞丐使了个眼色——那是化装侦察的特工科队员。乞丐会意,悄然跟上那个学生。
一小时后,周锐收摊回到联络点,负责跟踪的队员也回来了。
\"科长,那个学生进了城东的平安中学。我们查过了,他叫黄明,是中学里的国文老师。\"
\"平安中学...\"周锐若有所思,\"那里确实有几个日籍教师。看来,敌人已经把触角伸到了教育界。\"
\"那个老妇人的身份也查清了。\"另一名队员报告,\"是城北的李寡妇,平时以替人缝补洗衣为生,背景很干净,没想到竟然是特务联络员。\"
周锐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就是突破点。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通过这两个人,摸清更多的特务网络。\"
就在这时,通讯员送来了团部的最新情报。周锐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怎么了科长?\"刘家强关切地问。
周锐将纸条递给众人,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据内线消息,日军太原司令部已派出无线电侦测车队,不日将抵达平安县。
特工科办公室内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无线电侦测车...\"张涛倒吸一口凉气,\"敌人这是要定位我们的电台位置啊!\"
周锐沉重地点点头,\"看来秋山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人力情报难以突破我们的防线,开始动用技术手段了。这一招很毒辣,一旦我们的电台位置被锁定,不仅独立团团部危险,甚至可能波及到更高层的指挥机关。\"
\"必须立即通知团部转移电台!\"刘家强急切地说。
\"已经来不及了。\"周锐摇头,\"团部的电台必须保持与上级和各营的联系,不可能长时间静默。而且,即使转移,在新的位置开启电台后,还是可能被侦测到。\"
\"那怎么办?\"
周锐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
\"只有一个办法:在敌人侦测车到达之前,主动出击,打乱敌人的部署!\"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志。
\"我决定,提前收网,端掉我们已经掌握的这三个联络点,同时活捉关键人物,争取从他们口中获取关于无线电侦测行动的详细计划。\"
\"但是这样一来,敌人就会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网络...\"张涛担忧地说。
\"没错,这是一步险棋。\"周锐点头,\"但比起电台被定位,根据地指挥机关暴露的风险,这个险值得冒。而且...\"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给秋山少佐送上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