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要走下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如他所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车子驶过海底隧道,窗外的灯火如同流萤。祁同伟深吸一口气,重新坐直身体。明天,陈志强还要上班。

海底隧道的灯光在车窗上划过一道道流光,如同时光的碎片。高小琴在颠簸中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祁同伟正望着窗外出神,侧脸在明明灭灭的光影中显得格外落寞。

“同伟?“她轻声唤道,下意识用了旧称。

祁同伟缓缓转过头,眼底的疲惫再也掩饰不住:“小琴,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我不得不离开,你会怪我吗?“

高小琴的心猛地揪紧:“你要去哪?“

“不知道。“祁同伟苦笑着摇头,“只是突然觉得,这条路越走越黑。“

车子驶出隧道,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扑面而来,璀璨得近乎虚幻。高小琴紧紧握住他的手:“不管你走到哪,我都跟着你。在岩台是这样,在香港也一样。“

回到家,祁同伟站在淋浴下,任由热水冲刷身体。肩上的枪伤已经结痂,留下一道狰狞的疤痕,就像他的人生,永远无法抹去那些污点。他想起侯亮平的话,想起陈海临终的遗憾,想起自己曾经穿过的警服...

“啊——!“他猛地一拳砸在瓷砖上,指关节瞬间红肿。

这一夜,祁同伟彻夜未眠。天快亮时,他做出一个决定——要用“陈志强“这个身份,做一些祁同伟做不到的事。

早上九点,他准时出现在凌霄的办公室。出乎意料的是,钟小艾也在场,她今天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套裙,与昨晚宴会上那个优雅的女伴判若两人。

“陈总来得正好。“凌霄示意他坐下,“小艾有个提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钟小艾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我打算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主要帮助内地贫困地区的儿童。凌氏集团可以借此提升社会形象,同时...“

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祁同伟一眼:“也可以帮助一些需要重新开始的人,找到人生的意义。“

祁同伟立即明白了她的弦外之音。这个基金会,很可能是在为像他这样的人洗白身份提供掩护。

“想法很好。“祁同伟谨慎地选择措辞,“但慈善事业需要专业团队运作,我们缺乏相关经验。“

“这个不用担心。“凌霄接话,“小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过,有足够经验。你需要做的,是负责基金会的资金管理和项目审核。“

祁同伟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个机会,既能维持现在的身份,又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需要时间考虑。“他没有立即答应。

会后,钟小艾特意在电梯口等他:“祁师兄,能聊几句吗?“

两人来到大厦顶层的咖啡厅。早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给钟小艾镀上一层金边。

“侯亮平找过你了?“她开门见山。

祁同伟搅拌咖啡的手顿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他昨天半夜给我打电话,问知不知道陈志强这个人。“钟小艾抿了口咖啡,“我告诉他,陈总是凌氏集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祁同伟沉默片刻:“谢谢。“

“不用谢我。“钟小艾放下咖啡杯,“我帮你,是因为你还有救。侯亮平说得对,高小琴是个好女人,你不该连累她。“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祁同伟突然激动起来,“回去自首?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当然不是。“钟小艾直视他的眼睛,“用陈志强这个身份,做点祁同伟做不到的事。基金会只是个开始。“

她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文件记录的是内地一个贫困山区小学的情况。校舍破败,孩子们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祁同伟注意到,这个小学就在岩台附近。

“这是...“

“你老家。“钟小艾轻声说,“我知道你每年都会匿名捐款给那里的孩子。为什么不敢用真名?“

祁同伟握紧咖啡杯,指节发白。这件事他做得极其隐秘,连高小琴都不知道。

“你调查我?“

“我要确保合作伙伴的可靠性。“钟小艾坦然承认,“祁同伟或许是个罪人,但他从没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这一刻,祁同伟终于明白了凌霄和钟小艾的良苦用心。他们不是在利用他,而是在给他一个救赎的机会。

“基金会的事,我答应了。“他说。

接下来的日子,祁同伟全身心投入到基金会的筹建中。他利用自己在港澳商圈的人脉,募集了大量资金;又凭借对内地情况的了解,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援助方案。

一个月后,“晨曦基金会“正式成立。在揭牌仪式上,祁同伟第一次以陈志强的身份,面对媒体谈论自己的“初心“。

“我出生在新加坡,但父母都是中国人。“他对着镜头,说出精心准备的说辞,“每次回到内地,看到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这番话半真半假,却打动了不少人。仪式结束后,好几个富豪当场表示要追加捐款。

“演得不错。“凌霄在休息室对他说,“连我都要相信你真的在新加坡长大。“

祁同伟松了松领带:“有时候说得太多,我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我。“

这时,李文匆匆走进来:“陈总,有您的快递,寄件人姓侯。“

祁同伟心中一惊。拆开快递,里面是一幅儿童画,画的是三个穿警服的人手拉手站在阳光下。画纸背面有一行小字:“孩子们说谢谢陈叔叔。——侯“

画的右下角,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着:“谢谢陈叔叔给我们建新学校。“

祁同伟的眼眶突然湿润了。他认出来,这幅画描绘的是他、侯亮平和陈海年轻时在警校的合影。侯亮平用这种方式告诉他,那个曾经的祁同伟,并没有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