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蒸汽机的成功试制,工部的工匠们信心大增,但舰炮的铸造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一日,允祥带着最新的设计图纸再次来到明德女院,求见贵妃。

林芸正在教授学生们磁石的性质,见允祥匆匆而来,便知有要事相商。

她将课堂交给黛玉,自己则与允祥来到偏厅。

\"娘娘,舰炮的铸造又遇到了难题。\"允祥眉头紧锁,将图纸铺在桌上,\"

按照西洋人的设计,炮管需承受极大的压力,但我们的精铁在铸造过程中总是出现裂纹,试射时极易炸膛。\"

林芸仔细查看图纸,发现工部采用的是传统的整体铸造法。

她思索片刻,问道:\"十三叔可曾考虑过分段铸造?\"

\"分段铸造?\"允祥一愣,\"娘娘的意思是?\"

林芸拿起笔,在纸上画了几道线:\"将炮管分为几段,分别铸造后再以螺纹连接。这样既能降低单次铸造的难度,又能通过螺纹的紧固力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允祥眼前一亮:\"妙啊!如此一来,即便某一段出现瑕疵,也只需更换该段,不必整炮报废!\"

林芸点点头,又补充道:\"另外,炮管内壁可以尝试膛线技术。\"

\"膛线?\"允祥疑惑道。

\"就是在炮管内刻上螺旋纹路,\"林芸解释道,\"这样炮弹射出时会旋转,飞行轨迹更稳定,射程和精度都能大幅提升。\"

允祥听得连连称奇:\"娘娘此计甚妙!我这就命工匠们尝试。\"

林芸微微一笑:\"还有一事。西洋人的冶炼技术之所以先进,关键在于他们使用了焦炭而非木炭。焦炭燃烧温度更高,能炼出更纯净的精铁。十三叔不妨派人去山西一带寻访,那里盛产煤炭,或有擅长炼焦的匠人。\"

允祥郑重点头:\"娘娘思虑周全,我这就去安排。\"

半个月后,工部的试验场上,第一门分段铸造的舰炮终于完成。

炮管分为三段,以精铁螺纹紧密连接,内壁刻有浅浅的螺旋纹路。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装填火药和炮弹,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点火!\"随着允祥一声令下,引线被点燃。

\"轰——!\"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在远处的靶场上炸开一片烟尘。

\"成功了!\"工匠们欢呼雀跃。这门舰炮不仅没有炸膛,射程还比之前提升了近三成,精度更是惊人。

允祥激动不已,当即入宫向雍正禀报。

雍正听后龙颜大悦,亲自来到工部视察。

他抚摸着光滑的炮管,感叹道:\"芸儿之才,当真令人叹服。\"

一旁的工部尚书鄂尔泰忍不住问道:\"皇上,娘娘为何懂得如此精深的技艺?\"

雍正笑而不答,只是意味深长地说道:\"贵妃乃天赐我大清的瑰宝。\"

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工部的工艺水平突飞猛进。

林芸又提出了\"标准化生产\"的理念,让工匠们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零件,使得火器的生产和组装更加便捷。

这一日,军机大臣们齐聚养心殿,商议海军建设之事。

雍正指着桌上的海防图,沉声道:\"西洋人虎视眈眈,我朝必须加快水师建设。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张廷玉上前一步:\"皇上,工部如今已能铸造精良舰炮,但战船的设计仍沿用旧制,速度与西洋巨舰相差甚远。\"

允祥奏道:\"臣弟以为,当务之急是研制蒸汽战船。若能成功,我朝水师实力将大增。\"

\"蒸汽战船?\"李先复眉头紧皱,\"此物闻所未闻,如何研制?\"

雍正目光转向允祥:\"十三弟,此事你有何打算?\"

允祥胸有成竹:\"回皇上,臣弟已按贵妃娘娘的建议,命工匠们尝试以蒸汽机为动力,改造现有战船。只是......\"他顿了顿,\"蒸汽机的体积和重量仍是难题。\"

雍正沉吟片刻,忽然说道:\"传皇贵妃。\"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

约莫一刻钟后,林芸来到养心殿。

她向皇上行礼后,雍正便将蒸汽战船的困境告知于她。

林芸思索片刻,问道:\"现有的蒸汽机为何笨重?\"

允祥答道:\"主要是锅炉和冷凝器的体积过大,且需要大量精铁铸造。\"

林芸点点头:\"既如此,何不尝试'高压蒸汽机'?\"

\"高压?\"众人异口同声,面露疑惑。

林芸解释道:\"传统蒸汽机使用低压蒸汽,效率低下。若能将蒸汽压力提高,同样的功率下,锅炉和冷凝器的体积可以大幅缩小。\"

鄂尔泰担忧道:\"可压力过高,锅炉岂不更容易爆炸?\"

\"所以需要更坚固的材料和更好的密封技术。\"

林芸看向雍正,\"皇上,臣妾建议派人去南方寻找橡胶树。橡胶制成的密封圈,能有效防止蒸汽泄漏。\"

雍正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准。此事交由十三弟全权负责。\"

一个月后,工部再次传来捷报。

在采用了高压蒸汽技术和橡胶密封圈后,新一代蒸汽机的体积缩小了近一半,而功率却提升了两倍。

随着工艺的不断突破,朝野上下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反对的大臣们纷纷转变立场,甚至有人主动请求将自家子弟送入西学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