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记事:刊影与奶音
快递车的“突突”声刚停在篱笆外,叶澜就从学步车里探出头,小手指着门口,含混地喊:“车!车!”萧汀坐在爬爬垫上,也跟着抬起头,手里还攥着半片干枯的向日葵花瓣,嘴里“呀——车”地附和。
叶之澜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刚和乔安约好晚上聚餐,正准备揉面团做馒头,听见动静赶紧走到门口。快递员递来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乡村生态》杂志的logo,她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连忙拆开。
杂志封面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翻到“乡村生态实践”专栏,第一眼就看见自己和萧凡拍的雏菊照片——叶片翠绿,边缘还带着晨露,旁边配着一行小字:“西岸花圃:艾草汁的生态治虫实践”。她忍不住喊萧凡:“快来看!杂志到了!”
萧凡正蹲在花圃里给向日葵浇水,听见声音手里的水壶都没放,快步跑了过来。凑过来看杂志时,发梢还滴着水珠:“真登出来了,阿明婶家的向日葵照片也在这儿。”他指着文中一段文字,“你写的双宝观察蚜虫那段,编辑还特意标了重点符号。”
“之澜!萧凡!”阿明婶的声音从篱笆外传来,手里拎着一篮刚煮好的玉米,“我听乔安说你们今天聚餐,想着给孩子们带点玉米当辅食。”刚走进来,看见叶之澜手里的杂志,眼睛一亮,“这就是你们投稿的杂志?快让婶看看,咱家电表箱上的向日葵,是不是也在上面?”
叶之澜把杂志递过去,阿明婶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着,找到自家向日葵的照片时,笑得眼角都皱了起来:“哎哟!这拍得真好,比我家那口子用手机拍的清楚多了!”她抬头看向爬爬垫上的双宝,“澜澜、汀汀,你们看,你们爸妈上杂志啦!以后也是有‘作品’的人了!”
叶澜似懂非懂,从学步车里伸出手,要抓阿明婶手里的杂志。阿明婶赶紧把杂志递到她面前,小家伙的手指在雏菊照片上戳了戳,突然喊:“花!妈!”
“哎!”叶之澜下意识应了一声,心里又暖又软。这声“妈”比之前清楚些,但尾音还是黏糊糊的,像含了颗糖。她把叶澜从学步车里抱出来,指着杂志上的文字:“澜澜再喊一声妈,好不好?”
叶澜却把头埋进她颈窝里,小胳膊搂着她的脖子,不肯再开口了。萧汀见姐姐被抱,也从爬爬垫上撑着身子站起来,摇摇晃晃地往萧凡身边走,嘴里“爸!爸!”地喊——发音比叶澜的“妈”还模糊,更像是“把”,但萧凡还是立刻蹲下身,把他抱了起来:“汀汀是在喊爸爸吗?真乖!”
正闹着,乔安拎着一个蛋糕盒走了进来,还没进门就喊:“我闻到馒头的香味了!之澜你面团揉好了没?”看见阿明婶手里的杂志,赶紧凑过来,“这就是那本杂志?快让我看看你们的大作!”她翻到文章末尾,看见作者署名是“叶之澜 萧凡”,笑着说,“以后得叫你们叶老师、萧老师了!”
“别打趣我们了,”叶之澜笑着把面团放在案板上,“快过来帮忙揉馒头,晚上咱们边吃边聊。”乔安放下蛋糕盒,挽起袖子走到案板旁,刚拿起面团,就听见萧汀喊“爸”——虽然发音不准,但能听出是在叫人,忍不住笑:“汀汀这声‘爸’,比上次喊‘糕’清楚多了,就是还带着点奶气。”
萧凡抱着萧汀,走到案板旁,让他看着叶之澜揉馒头:“汀汀看,妈妈在做馒头,等下我们吃馒头,好不好?”萧汀盯着面团,小嘴巴动了动,突然喊:“馒!爸!”
“对,是馒头!”萧凡高兴地亲了亲他的额头,“汀汀会说‘馒’了,真厉害!”阿明婶坐在旁边看着,也笑着说:“这俩宝学说话,净捡着身边的东西学,先会‘花’‘虫’,再会‘妈’‘爸’‘馒’,比村里其他孩子有意思多了。”
晚上聚餐时,院子里摆了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刚蒸好的馒头、乔安烤的蛋糕、阿明婶煮的玉米,还有萧凡炒的几个小菜。双宝坐在婴儿椅里,叶之澜给他们喂玉米糊,叶澜吃了一口,突然指着蛋糕喊:“甜!妈!”
“等下再吃甜的,先把玉米糊吃完。”叶之澜笑着说,又喂了她一口。萧汀见姐姐喊“妈”,也跟着喊:“妈!糊!”虽然“糊”的发音有点像“福”,但叶之澜还是懂了,赶紧给他也喂了一口玉米糊。
乔安看着这一幕,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我得把这温馨的场面拍下来,以后给双宝看,让他们知道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跟爸妈‘讨吃的’的。”阿明婶也笑着说:“等他们再大点儿,就能自己拿着馒头吃了,到时候咱们还在这儿聚餐,让他们给咱们表演说话。”
聚餐结束后,阿明婶和乔安各自回家,叶之澜和萧凡收拾好桌子,给双宝洗了澡,哄他们睡觉。等双宝睡熟后,两人坐在书房里,把杂志放进书架,和“初语纪念页”放在一起。萧凡拿起实验报告册,翻到最新一页,写道:“今日,《乡村生态》杂志见刊,双宝会喊‘妈’‘爸’‘馒’‘甜’,奶音虽不标准,却胜似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叶之澜凑过来看,笑着说:“你这写得也太感性了,不像实验记录,倒像日记了。”萧凡把报告册递给她:“本来就是咱们家的‘双重记录’,感性点才好。对了,明天李叔说要来找咱们,咨询月季花红蜘蛛的事,咱们得提前准备下,去花圃看看有没有红蜘蛛的样本。”
叶之澜点头:“好啊,正好也能带着双宝去花圃转转,让他们多认认植物,说不定还能学会新的词汇。”两人聊了一会儿,便也洗漱睡觉了。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房里,照亮了书架上的杂志和纪念页,也照亮了这个充满温馨与希望的家。
第二天一早,叶之澜和萧凡带着双宝去花圃,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李叔站在篱笆外,手里拿着一盆月季花,叶片上有明显的红蜘蛛痕迹。“之澜、萧凡,你们可算来了,”李叔把月季花递过来,“你看我这月季花,叶子上全是红蜘蛛,打了农药也不管用,听说你们的艾草汁管用,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叶之澜接过月季花,仔细翻看叶片,萧凡拿出手机拍照:“李叔,这红蜘蛛比向日葵蚜虫小,而且附着力更强,艾草汁可能效果有限,但我们可以试试,说不定能找到抑制的方法。”他转头看向双宝,“汀汀、澜澜,你们看这叶片上的小虫子,就是红蜘蛛,以后看到了要离远点,知道吗?”
萧汀趴在萧凡怀里,盯着叶片上的红蜘蛛,小嘴巴动了动,喊:“虫!坏!”虽然“坏”的发音有点像“外”,但李叔还是听懂了,笑着说:“这娃真聪明,还知道这虫子是坏的。等你们把红蜘蛛治好了,我给你们送一盆月季花,让双宝天天看着。”
叶之澜把月季花放在花圃边,对李叔说:“李叔,我们先采集点红蜘蛛样本,回去观察下,再调配艾草汁试试,有结果了就通知你。”李叔点头:“好,麻烦你们了,要是需要什么帮忙,随时跟我说。”说完,便转身回家了。
叶之澜和萧凡采集好红蜘蛛样本,带着双宝回到实验室,把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萧汀趴在桌子边,踮着脚想往显微镜里看,萧凡把他抱起来,让他凑近镜头:“汀汀看,这就是红蜘蛛的样子,很小很小,是不是很神奇?”萧汀盯着镜头,嘴里“呀——虫”地喊着。
叶澜则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片紫苏叶,是刚才在花圃里捡到的。她拿着紫苏叶,递到叶之澜面前,喊:“叶!妈!”叶之澜接过紫苏叶,眼睛一亮:“澜澜真厉害,这是紫苏叶,说不定能和艾草汁搭配,抑制红蜘蛛呢。”
萧凡也凑过来看:“对啊,紫苏叶有特殊的气味,可能对红蜘蛛有驱赶作用,我们可以试试调配‘艾草+紫苏’的复配汁,说不定效果更好。”他把萧汀放下来,“我们现在就去采摘艾草和紫苏叶,回去调配复配汁,下午就能给李叔的月季花试试。”
叶之澜点头,把紫苏叶放进篮子里,带着双宝去花圃采摘艾草和紫苏叶。萧汀走在前面,时不时停下来,指着路边的花草喊名字,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每喊对一个,叶之澜和萧凡都会表扬他,让他更有干劲。叶澜则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篮子,偶尔会捡起地上的叶片,递给叶之澜,喊:“妈!叶!”
采摘完艾草和紫苏叶,回到实验室,叶之澜把叶片切碎,放进榨汁机里加水榨汁,萧凡则在旁边记录数据。双宝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看着叶之澜操作,萧汀突然喊:“榨!爸!”萧凡笑着回应:“对,是榨汁机,在榨艾草和紫苏叶,等下就能做出新的‘治虫汁’了。”
复配汁调配好后,叶之澜把它装进喷壶里,带着双宝和李叔的月季花,去花圃进行实验。她对着叶片上的红蜘蛛轻轻喷洒复配汁,萧凡则在旁边记录:“现在是上午十点,喷洒‘艾草+紫苏’复配汁,后续将持续观察红蜘蛛数量变化。”
双宝坐在婴儿车里,看着叶之澜喷洒复配汁,叶澜突然喊:“喷!花!”叶之澜笑着回应:“对,是在给月季花喷洒复配汁,希望能把红蜘蛛赶走,让月季花长得更好。”萧汀也跟着喊:“花!好!”虽然“好”的发音有点像“郝”,但叶之澜和萧凡都听懂了,心里满是欣慰。
实验结束后,叶之澜和萧凡带着双宝回家,刚走到门口,就看见阿哲站在篱笆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之澜、萧凡,你们回来啦,”阿哲把笔记本递过来,“我想着给你们做一本‘西岸成果纪念册’,把你们的投稿文章、双宝的语言记录、农户的反馈都整理进去,这是我列的大纲,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叶之澜接过笔记本,仔细翻看:“阿哲,你想得太周到了,这大纲很完整,要是能加上双宝在实验过程中的照片,就更完美了。”阿哲点头:“我正想跟你们说呢,下次你们做实验的时候,我过来拍照,把双宝的样子拍下来,放进纪念册里。”
萧凡笑着说:“好啊,到时候还让双宝在纪念册上画几笔,虽然他们现在画得不好,但也是独一无二的纪念。”阿哲高兴地说:“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回去准备材料,等你们的实验有结果了,我就过来拍照。”说完,便转身回家了。
叶之澜和萧凡带着双宝走进屋,把复配汁放在实验室里,等待后续的观察结果。萧汀坐在爬爬垫上,手里拿着一片紫苏叶,喊:“叶!爸!”萧凡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拿起紫苏叶:“对,这是紫苏叶,和艾草一起做的复配汁,说不定能治好李叔的月季花。”
叶澜也凑过来,拿起一片艾草叶,喊:“草!妈!”叶之澜坐在她身边,笑着说:“澜澜真聪明,这是艾草叶,之前就是用它治好雏菊和向日葵的。等你们再大点儿,妈妈教你们认识更多的植物,好不好?”
双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玩着手里的叶片。叶之澜和萧凡看着他们,心里满是幸福。他们知道,未来还有很多的实验要做,很多的成长要见证,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创造出更多的美好与惊喜。而这片西岸的土地,也会一直陪伴着他们,记录下每一个难忘的瞬间,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下午,叶之澜和萧凡去花圃观察李叔的月季花,发现叶片上的红蜘蛛数量明显减少,虽然还有零星几只,但已经有了明显的抑制效果。“太好了,”叶之澜高兴地说,“这复配汁真的管用,我们可以把结果告诉李叔,让他也试试。”
萧凡拿出手机,给李叔打电话:“李叔,我们的复配汁有效果了,红蜘蛛数量减少了,你要是方便的话,可以过来取复配汁,回去给月季花喷洒。”李叔在电话里高兴地说:“太好了,我这就过去,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挂了电话,萧凡看着叶之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效果,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复配汁,说不定能帮助更多的农户解决病虫害的问题。”叶之澜点头:“是啊,而且还能让双宝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更多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两人在花圃里待了一会儿,便返回家里,等待李叔的到来。双宝坐在爬爬垫上,玩着萧凡给他们做的植物卡片,上面画着雏菊、向日葵、紫苏、艾草,叶澜拿着卡片,时不时喊出植物的名字,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每一次都让叶之澜和萧凡感到惊喜。
不一会儿,李叔就到了,叶之澜把复配汁递给她:“李叔,这是复配汁,你回去后按照我们说的方法喷洒,每天观察一次,有问题随时跟我们联系。”李叔接过复配汁,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这月季花就废了。”
送走李叔后,叶之澜和萧凡坐在客厅里,看着双宝玩卡片,萧凡突然说:“对了,阿哲说要做‘西岸成果纪念册’,我们可以把今天的复配汁实验记录也加进去,让纪念册更完整。”叶之澜点头:“好啊,我这就去拿实验报告册,把今天的结果记录下来。”
叶之澜走进书房,拿出实验报告册,翻到最新一页,写道:“今日,成功调配‘艾草+紫苏’复配汁,对月季花红蜘蛛有明显抑制效果,双宝会喊‘虫’‘叶’‘草’,语言能力持续进步。”写完后,她把报告册递给萧凡,萧凡看了看,笑着说:“写得很好,既记录了实验结果,也记录了双宝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双重记录’。”
两人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在西岸的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的故事等着他们去书写,很多的美好等着他们去发现。而双宝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奶气的词汇,都会成为这些故事中最珍贵的篇章,永远镌刻在他们的记忆里,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