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如麻,细密地笼罩着这座位于郊区的老房子。林夏握着那封律师函,站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心中满是忐忑。这栋房子是她从未谋面的远房姑婆留给她的遗产,而在此之前,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门亲戚。
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碎石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两侧杂草丛生,藤蔓肆意攀爬在斑驳的墙壁上。房屋的外观陈旧得可怕,墙皮大片脱落,露出里面暗红的砖石,窗户上的玻璃也大多破碎,被木板粗暴地钉着。
她掏出钥匙,打开沉重的木门。一股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一丝难以名状的腐臭味。屋内光线昏暗,仅有的几缕阳光透过缝隙,在地面投下破碎的光斑。家具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蜘蛛在角落织起巨大的网。
林夏在客厅的旧沙发上坐下,翻开带来的资料,试图寻找关于姑婆的更多信息。然而,除了律师函上简单的说明,几乎没有任何线索。夜色渐深,她决定先在这房子里住下,明天再做打算。
半夜时分,林夏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她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那声音从楼下传来,像是有人在轻声哭泣,又像是指甲划过木质地板的刺耳声响。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身体僵硬得不敢动弹。
哭声越来越近,仿佛正顺着楼梯缓缓向上。林夏紧紧闭上眼睛,祈祷这只是一场噩梦。突然,“吱呀”一声,卧室的门缓缓打开,一股阴冷的风灌了进来。她颤抖着睁开眼睛,在昏暗的月光下,隐约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门口……
冷汗瞬间浸透了林夏的后背,她死死地盯着门口的身影,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然而,就在她以为自己即将遭遇不测时,那道身影竟缓缓消散,如同烟雾般融入黑暗之中。
林夏缓了好一会儿,才敢起身。她打开手里的手电筒,壮着胆子走出卧室,想要弄清楚刚才究竟是怎么回事。下楼来到客厅,手电筒的光束扫过茶几,一本破旧的日记本突然映入眼帘。她确定自己之前并没有看到过这本本子,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
她拿起日记本,封面已经泛黄,边角磨损得厉害,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1985”。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85年3月1日。“今天,我终于搬进了这座房子,尽管它有些阴森,但我相信,这里会是我新的开始……”
林夏坐在沙发上,借着手机微弱的光,逐字逐句地读着。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脸色愈发苍白。日记本里记载着姑婆在这里生活时的种种诡异经历:半夜听到的脚步声、凭空出现又消失的物品、镜子里闪过的陌生面孔……
在1985年7月15日的那一页,姑婆的字迹变得凌乱潦草:“它们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了,我能感觉到它们在暗处注视着我。我不敢睡觉,不敢一个人待着。我想离开这里,可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那些可怕的影子。”
林夏合上日记本,双手微微颤抖。就在这时,楼上传来重物倒地的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从高处坠落。她握紧手电筒,深吸一口气,朝着楼梯走去……
林夏的脚步在木质楼梯上发出细微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跳上。手电筒的光束在楼梯拐角处晃动,照出墙上斑驳的裂痕,那些裂痕扭曲蜿蜒,如同一张张诡异的笑脸。
当她走到二楼时,发现原本应该紧闭的一扇房门敞开着。记忆中,她检查房间时这扇门明明是锁着的,而且钥匙她根本没有找到。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发现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中央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碎瓷片,想必刚才的巨响就是这些东西摔落发出的。
她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些瓷片,突然注意到瓷片边缘沾着一些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她手中的手电筒竟莫名熄灭了。黑暗瞬间将她吞噬,恐惧如潮水般涌来。
林夏摸索着墙壁,想要找到开关,却在无意中触碰到一个凸起的暗格。她试着按压,暗格发出“咔嗒”一声轻响,缓缓打开。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借着屏幕的微光,看到暗格里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群人在房子前的合影,姑婆站在中间,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她的身旁站着几个陌生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神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而在照片的角落,隐约能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形似一个小孩,正歪着头,冷冷地盯着镜头。
林夏刚想仔细查看,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她猛地转身,却什么也没看到。当她再回头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恐万分——原本空荡荡的房间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张破旧的婴儿床,床上还躺着一个襁褓,隐隐有哭声从里面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