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9:我把知青老婆宠上天 > 第二百八十三章 生产设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先是捧了齐珍妮一句,然后话锋一转,引入正题,“实不相瞒,这次过来,一是看看阿珍姐,二来,也是有点特别的事情想向您请教。”

齐珍妮挑了挑眉毛,显然来了兴趣:“哦?特别的事情?小陈老板现在生意做大了,还有需要请教我的地方?”

她示意旁边的人照看摊位,自己则往里面让了让,“外面吵,进来说话吧。这位是?”她目光看向陆思源。

“这是我朋友,陆思源,一起过来见识见识。”陈默简单介绍道。

陆思源也还算机灵,笑着冲齐珍妮点了点头:“阿珍姐好。”

齐珍妮笑着应了一声,目光在陆思源身上那件质地考究的衬衫上停留了一瞬,便引着两人走到摊位后面用布帘隔开的一小块相对安静的区域,这里摆着几张桌椅,算是临时的会客处。

坐下后,齐珍妮给人倒了两杯水,看似随意地问道:“小陈老板,到底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还带着位京城来的朋友。”

她眼光毒辣,从陆思源的口音和做派,大概就猜出了来历。

陈默也不绕弯子,抿了口水,开门见山:“阿珍姐,我这次来,主要是一直惦记着一件事儿,想问问你方不方便。”

“什么事,你说说看。”

“我记得去年在你这儿看到过一种布料,就是做牛仔裤的,挺厚实,靛蓝色的,手感有点像劳动布,但更细密耐磨……好像是叫丹宁布?”陈默一边回忆一边描述,注意着齐珍妮的表情。

齐珍妮听到“丹宁布”三个字,眼神微微一动,但很快恢复如常,她轻轻笑了笑,端起自己的杯子:“是有这么一种料子。怎么,小陈老板对这个感兴趣?这料子成本可不低,而且……”她顿了顿,“不太好搞。”

陈默知道,“不太好搞”往往意味着利润空间大或者来源特殊。

他点点头:“是感兴趣。不瞒您说,我觉得用这种料子做其他样式的衣服,以后会很有市场。所以想打听一下,阿珍姐您这边,是只有成品,还是……有这方面的渠道?”

齐珍妮没有立刻回答,她打量着陈默,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眼前的年轻人,比起一年前似乎更加沉稳了。

她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渠道嘛,倒是有一点。不过小陈老板,这料子现在吃香,盯着的人可不少。而且,你要料子,是想自己干?”

她的问题直指核心。

陈默坦然承认:“是有这个想法。总不能一直倒买倒卖,想试试自己做成衣。如果料子渠道能解决,那就更好了。当然,如果阿珍姐这边不方便,或者有其他的合作方式,我们也可以谈。”

其实陈默岂止是盯上了丹宁布的料子,他盯着的是能生产丹宁布的设备,但是这话在这可不能说。

进料子做成衣,还可以合作,但是你要是直接跟人家说你要人家的生产资料,人家能直接把你打出去。

而且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只有永远的利益。

他相信齐珍妮是个聪明的生意人。

齐珍妮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似乎在思考。

摊位外喧嚣依旧,但这小小的隔间里,却有一种微妙的谈判氛围在弥漫。

陆思源坐在一旁,看着两人一来一往,不由得也收敛了神色,安静地听着。

过了好一会儿,齐珍妮才抬起眼,看着陈默,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小陈老板,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这样吧,原料的事情,我或许能给你介绍个靠谱的门路,比你自己去瞎摸要强。”

陈默点点头,举起水杯:“那就先谢谢阿珍姐了。原料的事,还请您多费心。等我们安顿一下,再去拜访您介绍的门路。”

“好说。”齐珍妮也举杯示意了一下,笑容变得真切了几分,“那我就等小陈老板的消息了。不过这个渠道可不在国内,你可能得去趟港岛了。”

果然!关键的设备和渠道都在港岛,齐珍妮的大本营看来也在那。

两人拿着齐珍妮给的,写有港岛一个厂房地址的纸条,走出了喧嚣的高第街。

直到周围的声浪稍微平息,陆思源再也压不住满肚子的好奇,扯了扯陈默的胳膊:“小默,不对啊!你自己就是开纺织厂的,你还要进原料?你这逻辑不通啊!”

陈默瞥了他一眼,也没打算瞒着,直接开口道:“当然不是单纯进原料。”

“那你是要干嘛?”陆思源更迷糊了。

“我看上的不是那几匹料子,”陈默停下脚步,晃了晃手里的纸条,“而是能生产出这种料子的设备。这种丹宁布,以国内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根本仿制不出来,至少质量和手感达不到要求。”

陆思源闻言,眼睛眨巴了两下,猛地一拍大腿:“噢——!我明白了!所以你刚才在里头,是跟那个阿珍姐耍花枪呢!你压根没想长期跟她买布,你是想摸到源头,把设备买回来?!”

“要不然呢?”陈默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难道我直接跟她说:‘阿珍姐,我看上你的生产设备了,打算去考察一下,如果有机会就买下来自己生产,以后说不定还跟你抢生意’?你猜她会不会立刻抄起摊位上的鸡毛掸子,把咱俩直接轰出高第街?”

“靠!阴险!太阴险了!”陆思源指着陈默,“这回头人家阿珍姐要是知道了,不得在背后骂死你?”

“无奸不商么。”陈默对此倒是颇为坦然。

在商言商,这种程度的信息保留和策略运用,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

齐珍妮自己又何尝不是留了一手,只给了个地址,更深的关系恐怕也不会轻易引荐。

陆思源消化了一下这个信息,注意力又很快被新的兴奋点吸引。

他凑近陈默,看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语气雀跃:“所以,我们这下一步……是要去港岛了?”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港岛对内地年轻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嗯,”陈默点头,“必须得去一趟,亲眼看看设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