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朝臣早朝之地,姜文渊坐在龙椅前的台阶之上,距离龙椅一步之遥。
目光扫视诸位学子,起身开始巡视,有种监考的感觉。
以姜文渊的境界和眼力,原地不动就能看清所有人所做的答案。
故意走动制造压力,曾经的姜文渊很讨厌这样的监考老师,只是屠龙少年终究是要化龙的。
“苏太傅,听说明哲兄至今还在四处游历,怎得,是有更好的去处了么?我还说让明哲兄给我当个少傅呢。”
皇极殿正在殿试,异常安静,姜文渊很小的声音,却让四周的官员都听到了。
正在提笔写字的贡生们,要是走神也是能听到的。
苏崇儒,当朝太傅,教了姜文渊将近半年的治国之道,却无熟悉之感,或者说是苏崇儒在避嫌。
“殿下误会了,明哲无心仕途,爱好游历交友,根是在大虞的。”
几年前,年轻一代只当姜文渊是个潜力非凡的少年,然而姜文渊却飞速的提升,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而今更是高高在上,让这些比姜文渊年纪大很多的年轻一代备受打击,选择游历避而不见。
苏明哲就是其中的一人。
现如今天都看似一切正常,危机却在不断的凝聚着,身上留着苏氏血脉,若不离开,说不定会遭到清洗。
所以苏崇儒顺水推舟,选择让苏明哲远离争斗的中心。
“苏太傅,有些糊涂,哪能为了儿子好就断了儿子的仕途,说不定你这是在害他走上不归路啊。”
姜文渊没理由不怀疑,苏明哲多年未归,但饿鬼道传来消息,苏明哲正在返回天都皇城。
这节骨眼上返回天都,让人浮想联翩。
如果姜文渊是苏家人的话,蛊惑培养苏明哲是个不错的选择,三年的时间,貌似能做很多的事情。
苏崇儒听到姜文渊的提醒,浑身震颤,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姜文渊都怀疑了,老皇帝呢,这个儿子不会真的想不开了吧。
这位太子这时候提醒,是在故意试探苏家,苏崇儒有些摸不准,唯一肯定的是这位太子殿下盯上苏明哲了。
这位殿下盯上的人,结局可都不怎么好.....
姜文渊“闲聊”几句便离开了,就是要看看这苏崇儒的反应,姓苏的出现多了,就是有问题的,尤其是那苏贵妃,活跃的厉害。
总要敲打一下试试深浅的。
今年的科考因姜文渊的原因,只有百余人,三年前姜青海主持科举,有将近三百人。
殿试的题目,更加令人措手不及,对四大皇朝的分析,民生治理,以及外交策略。
六个时辰,从朝阳到落日,姜文渊从未离开,端坐在朝堂之上,眼前的这些筛选出的人,是自己的第一批真正的文官班底。
出题的目的可不是什么分析四大皇朝,是为了开疆拓土,方便以后治理的是新的领土。
姜文渊看好的洛二狗交卷最早,家境贫寒,对四大皇朝了解不多,仅凭一点见识,以小见大,对治理百姓,农事极为擅长,是个实干家。
除冯浩平、韩烨以外,一名叫吕志学的答卷最令姜文渊满意。
纸上谈兵足够优秀,用于实践就有巨大的优势。
傍晚,殿试结束,十几名大臣开始审阅评卷。
“还请各位大人不要被我影响,认真些。”姜文渊提醒道。
几人急忙回应,心里吐槽这位太子心黑,会试都吃了教训的,怎会重蹈覆辙。
纷纷开始认真查阅。
姜文渊缓步走向学子,拉拢人心,阿谀奉承、拍马屁没什么不对,但是需要有本事傍身。
说起来姜文渊才十六,很多学子不免有些轻视,言语中有平辈相交之意。
“可惜了,不看场合与我交友,私底下怎样都没问题,在这里落了我的面子,就是落了你们的成绩。。”
姜文渊只笑而不语,心里将这几人直接淘汰,出言鼓励他们继续苦读,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冯浩平出身名门,桀骜不驯,似乎因在会试得了解元,颇为自信。
姜文渊摇头,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给了这人机会也不中用,冯浩平把自己抬的太高容易摔死,沉淀沉淀吧。
看向吕志学,忍不住试探一句。
“你是否读过兵法,看你的文章,你应是去过其他三大皇朝的吧。”
“太子殿下慧眼,臣曾游历四大皇朝,读过几本兵法,祖上曾是将门,家族没落至今,便想着科举入仕。”
吕志学大喜,急忙上前,没有说多余的话,猜测这次会试、乃至殿试都是眼前这位殿下出的题。
两次的题目,一为治国,一为四大皇朝,足以见得太子殿下的雄才大略。
“不错!”
姜文渊暗道好敏锐的嗅觉,大虞皇朝能看懂姜文渊唯老皇帝一人,因姜文渊很多的手段都是老皇帝教的。
眼前这人或许看出来这些题目的真正目的,所以透露自己是将门出身。
姜文渊想到这些,忍不住夸奖一句,有吕志学一人,今年的科举的劳心劳力都是值得的。
又看向洛二狗,有些失意,这能理解,因家境贫寒,见识很少,未见过荒域之广阔。
加上出身,未免有些自卑之感,躲在角落。
“孤读过你的经义,律法治民,律法为道德根本,令孤印象深刻,你为何有此想法?”
洛二狗惊讶,稍显慌乱,压制紧张之感后,这才行礼作答。
“学生乃农家出身,家境贫穷,数次危机,都是因大虞律法拯救了学生。”
“唯有律法森严,才能让世人守住底线,否则平时看似良善之人,没了律法限制,就会诞生无穷的恶念。”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你很不错,不必担忧名次,若你愿意,放榜后,无论排名如何,来太子府给孤当个侍读吧。”
姜文渊一言而决,没给洛二狗选择的机会。
又好奇的问道:“你可知你的名字会影响你在考官心目中的形象。”
洛二狗惊喜之余,又脸色煞白,以前故作清高,觉得名字不能代表什么,只要才学足够,就可青云直上。
直到来了天都,见了天都繁华,被嘲笑多了,才觉得自己太天真,却太迟了。
“以洛为姓,天为法理,可成大虞盛世,洛天盛,可愿接受这个名字?”姜文渊认真思考,这人以后要好好培养的,不能丢了面子。
“学生多谢太子殿下赐名,从此更名洛天盛。”
这是极大的殊荣,从而乘风而起,进入太子门下,尽可施展一身抱负。
洛天盛行礼极为感激与尊敬。
憨厚老实,死板守规矩,培养一番,洛天盛会是很好的守家臣子,有此知遇之恩足矣。
姜文渊转了一圈,看似对谁都满意,实则心中有了定论。
返回皇极殿,依照所有人的评判结果,把状元给了韩烨,此人不卑不亢与冯浩平都为甲上,姜文渊当然要选顺眼的。
姜文渊持笔勾勒,决定殿试学子的命运,众官员看了结果,没太多的意外,到了这时候,前几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看姜文渊个人偏好了。
第二日,礼部官员张贴金榜,宣读名次。
最惊喜不过韩烨,金榜题名的状元。
最失落不过冯浩平,难受至极,一路顺畅,以为自己会三甲及第,骑马游天都,而今金榜题名,只得了个探花之位。
榜眼为吕志学,连一向瞧不起的洛二狗都有机遇入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