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邢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此次湖广之行,乃是我们夫妻与李自成之间恩怨的了断之际,望你莫负陛下重托,妾身在南京翘首以盼,等待将军凯旋!”

提及李自成,高杰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闯军向来视他为头号必杀对象,一旦得知高杰部的所在,必然会重兵合围。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之后,高杰带领残兵北上延安,却遭李过一路追杀至宜川,幸得河面结冰,方得以渡河逃生。

邢夫人接着说道:“如今新君初登大宝,朝廷兵强马壮,我们皆曾目睹第一军团的雄姿,此战必能大获全胜,切不可有丝毫异心!”

邢夫人知道高杰在想什么,于是便严厉的提醒他切莫要做傻事。

高杰想到第一军团士兵的军貌,也不禁胆寒几分,别说手下这八万人,就是有十万人,他都没有信心战胜三万人的第一军团。

原本高杰的想法很简单,仗是一定要打的,但击败李自成之后,寻机在湖广驻扎下来,最好直接占领武昌。

山高皇帝远,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就像崇祯十五年之后,以及跟随弘光帝朱由崧时,朝廷都得看自己的脸色。

高杰对朝廷十分不信任,跟随朝廷多年,本来大好的局势,都被朝廷的军令和官员的贪墨所耽搁,造成现在的局面,所以也认为大明气数已尽,要尽力保存自己的实力。

所以当得知,朱慈烺让刑氏母子前往南京时,愤怒的几乎想立即造反,但被刑氏一番提醒,终于清醒过来。

仅仅黄得功的第三军团,就在南京城下杀的清军和左兵溃不成军,关外所向披靡的清军都狼狈的逃窜,自己怎么可能是其对手。

高杰深深叹息一声,言道:“额只想你们母子能有一个安稳的归宿,使我高家世代富贵,现在兵荒马乱,唯有雄踞一方,才能实现这一愿景呀!”

邢夫人则回应道:“若是那伪帝朱由崧当政,妾身便支持将军的想法,但陛下虽年少,却有雄主之风,依妾身之见,他必定能中兴大明,功绩不下于太祖、成祖,将军即便达成心中所想,又如何能对抗这煌煌天威?”

朱慈烺曾亲自接见过高杰夫妇,给刑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朱慈烺在京城沦陷后的种种经历后,她更是坚信他必将成为中兴之主。

“是呀,父帅,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听闻还常常和士兵们一起吃饭,这次去南京,说不定就能见到陛下!”

高杰十岁的儿子高元爵兴奋的说道,高杰虽然没有文化,且性情残暴,但在邢夫人和儿子高元爵面前,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其子高元爵从小就被刑夫人教育,且一到一地,便找最好的先生为其上课,由于经常听邢夫人赞美朱慈烺,现在其已经成为朱慈烺的小迷弟了。

看着高元爵的样子,高杰叹了口气,自己家中世代都是没有读过书的佃户,让孩子读那些圣贤书,到底是对是错呢。

随即高杰也下定了决心,既然妻儿都支 持朝廷,自己只能剿灭闯贼,立下战功,封官晋爵,希望如今的大明皇帝真的能有一番作为。

第二天,刑夫人和高元爵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前往了南京,高杰率领八万士兵,轻车简从前往了安庆,军机参赞张家玉一同前往。

第四军团不在中央军团序列,朱慈烺原本想将其归入划分好的东部战区之中,为地方驻守军团,因为人数要高于中央军团。

此番出征,是十五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八万精锐,共分为四个野战师,每个师两万人,分别为八、十、十二、十四野战师。

最精锐的为八师,师长原登莱总兵李士元,在进军登莱之时,被收入中央军,八师装备了五成的新式装备和火炮。

十师长为高杰部下李成栋,原本历史上,其投靠清廷之后,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还跟着张存仁参与嘉定三屠,擒杀了隆武帝朱聿键。

原本历史上,顺治四年,被清廷封为广东提督,因为与两广总督佟养甲不合,起兵反清归明,被永历朝封为惠国公,后兵败落水而死。

这个时空中,李成栋自然还没叛变,军机处为安抚高杰,将其外甥李本深提为副军团长,其部将李成栋提为十师长、杨承祖为十四师长。

李本深和李成栋,还有杨承祖,在原本历史上都有劣迹,签署委任状时,朱慈烺还有些犹豫,但原本历史上,有大环境的局限性,只要不是原本历史上罪大恶极之人,愿意给其机会。

十二师长是原山海关千户吴国忠,在山海关之战时投靠了李岩,一直在中央军团中任职,还进过讲武堂进修。

第四军团中,有许多来自讲武堂和中央军团中的中层和基层军官,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 ,在气势上来看,还是相对不错的。

第四军团的装备虽然不如中央军团的新式装备,但大多都是这次战役缴获的各方的战利品,士兵披甲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同时还缴获了不少左军和清军的火炮弹药,现在装备比清军都强不少,所以听到要出征,这些老兵还是相当兴奋的。

现在待遇照比从前,可是强太多了,不仅天天有荤腥,月月还有饷银拿,就是规矩有点多,在思想教育下,这些老兵天天念叨圣上仁德。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第四军团终于在七月七日晚上,抵达了池州,与此同时,吴三桂已经率领第一军团两个师提前到达。

下令军团安营扎寨之后,高杰便带着副军团长李本深和四个师长赶到了吴三桂的中军大帐,前来向吴三桂报到。

一进营帐,就见到吴三桂头戴凤翅盔,身穿精美的山文甲,坐在主位之上,背后是湖广的地图,以及吴字旗。

高杰在登基大典之时,是见过吴三桂的,之前也是久闻其名,吴三桂在一万清军中,仅携带数骑就接下吴襄之事,让他早就是远近闻名的名将了。

高杰立即单膝下跪,向吴三桂行礼道:“末将高杰,见过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