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七百零三章 焉耆惊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焉耆王城,这座坐落在绿洲之上的土黄色城池,往日里虽不及长安万一的繁华,却也充满了西域商道特有的喧嚣与活力。

驼铃叮当,各族商贩叫卖声不绝。

但此刻,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如同盛夏暴雨前的闷热,笼罩在王城上空。

市集上,往日堆积如山的大唐茶叶和瓷器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些本地粗糙的陶器和寡淡的奶制品。

仅存的一些来自波斯的香料,价格也高得离谱。

几个面有菜色的平民在粮铺前徘徊,看着那飞涨的粮价牌,低声咒骂着。

“都是大汗的龙突骑支招惹了大唐,现在连茶都喝不上了!”

“听说西边也不安生,野马集被人烧了,商路更断了……”

“再这样下去,日子没法过了!”

怨气在街巷间悄然滋生,蔓延,如同地底暗流,汹涌澎湃,只待一个决口的时机。

而在那比起大唐宫殿便显得极为低简陋的王宫深处。

焉耆王龙突骑支正一脸烦躁地在铺着华丽地毯的大殿内踱步。

他年近五旬,身材微胖,眼袋深重,此刻更是眉头紧锁。

已全然没了往日倚仗西突厥撑腰时的倨傲。

“废物!”

“都是废物!”他猛地将案几上一只来自大唐的精美瓷杯扫落在地,摔得粉碎。“连一群马匪都抓不住!”

“查了这么久,连是谁烧了野马集都查不清!”

咆哮的对象,则是跪伏在地的护卫营首领。

野马集被毁,西突厥方面损失惨重,已多次派人来问责,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承诺的支援却迟迟不见踪影,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让他心慌的是大唐的反应。

原本以为劫杀一支商队,能给那些越来越不听话的唐商一个警告。

可我弄完没想到,大唐并没有立刻兴师问罪!

反而采取了更可怕的手段......

彻底切断了茶叶,瓷器等关键物资的供应。

这软刀子割肉,比真刀真枪更让人难受。

国内物价飞涨,贵族们享受惯了唐货。

如今断供,私下抱怨之声日盛。

平民更是因为生活成本骤增而怨声载道。

“大汗,”一位须发皆白,眼神却依旧精明的老贵族,躬身开口道,“如今局势,对我焉耆极为不利。”

“西突厥自顾不暇,大唐步步紧逼。”

“为今之计,或应……遣使向大唐解释,缓和关系,重开商路……”

“缓和?”龙突骑支猛地转身,瞪着曲绰,“现在去解释?”

“先不说大唐会不会信?”

“那西突厥知道了,有会如何看我们?”

“你这是要让本汗两头不讨好!”他内心深处,依然存着一丝侥幸,认为有西突厥这棵大树,大唐不敢真的把他怎么样。

曲绰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决绝,不再多言。

他早已联络了国内几位实权贵族,包括掌握部分兵权的将军额布纳忠,他们对龙突骑支一味依附西突厥,将焉耆拖入险境的政策早已不满。

夜枭的人通过隐秘渠道传递给他们的消息......关于西突厥的不可靠,大唐的强硬态度以及那份被截获的密约部分内容......更是坚定了他们废黜昏君的决心。

一场针对龙突骑支的政变,已在暗中有条不紊地筹备。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一支打着大唐旌旗的小型使团,在一队精锐唐骑的护卫下,抵达了焉耆王城。

使者是一位名叫王琰的年轻礼部官员,面容俊朗,举止从容。

他手持节杖,径直来到王宫前,要求面见焉耆王。

龙突骑支本想称病避而不见,但得知使者态度强硬,且带有大唐皇帝正式的国书.

不得已,只能在王宫正殿,摆出架势接见。

殿内气氛凝重,龙突骑支高踞王座,两侧武士按刀而立,试图营造威压。

丞相曲绰,将军额布纳忠等重臣分列两旁,神色各异。

王琰手持节杖,稳步上殿,面对森严的守卫和龙突骑支阴沉的脸色,毫无惧色。

他展开国书,声音清朗,回荡在空旷的所谓大殿之中。

“大唐皇帝陛下问罪焉耆王龙突骑支:尔受大唐册封,享藩国之荣,理当恪守臣节,保境安民,护商路畅通。”

“然,近闻尔纵容境内匪患,阻塞丝路,劫掠天朝商旅,致使生灵涂炭,货物阻滞。”

“此等行径,背信弃义,辜负圣恩!”

“陛下震怒,特遣本使前来责问。”

“尔欲叛唐乎?”

“欲与西突厥共抗天兵乎?”

字字如锤,敲打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龙突骑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大唐使者如此不留情面,直接问罪。

他强自镇定,试图辩解:“尊使此言差矣!”

“小王......一向恭顺大唐,所谓劫掠商队,实乃马匪所为,与本王无关!”

“本王已尽力清剿……”

“清剿?”王琰打断他,嘴角带着一丝冷峭,“月余过去,匪首何在?赃物又何在?”

“莫非这焉耆境内的马匪,比西突厥的狼骑还要难抓?”

“还是说,有人故意养寇自重,甚至……与寇同流?”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龙突骑支的内心。

这番话,彻底激怒了本就心虚的龙突骑支,也彻底寒了殿内那些尚有理智的焉耆大臣的心。

他们看到,自己的国王在大唐使者面前,是如此的外强中干,进退失据。

当夜,王城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龙突骑支在王宫内大发雷霆,摔碎了更多东西,严令加强王宫守卫,并秘密召见他的心腹死士,准备在必要时对反对派和大唐使者不利。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那老贵族曲绰的府邸密室中,一场决定焉耆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

将军额布纳忠,几位掌管财政和民生的重臣赫然在列。

夜枭安插在王城的一名核心细作,也以曲绰门客的身份列席,提供了王宫最新的布防情报和龙突骑支的动向。

“龙突骑支昏聩无能,引狼入室,已致我焉耆危如累卵!”

“今日,大唐使者问罪,正是天赐良机!”曲绰须发皆张,压低声音,语气却斩钉截铁,“为焉耆存续,为万千子民,必须行汉土伊尹,霍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