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致敬!”当王二哥看了以下抗击疫情的消息,心情澎湃,顿生一种汹涌激情在胸。
截止2月16日,全国31个省市新增确诊病例2048例,新增死亡病例105例,新增疑似病例1563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2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减少628例。当日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177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726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累计港澳台确诊病例87例。
一组组数据,显示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7万多人,重症死亡1700多人,密切接触者54万多人,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5万多人,这不能不让人心惊,不能不让人恐惧!
中国告急!湖北告急!!武汉告急!!!
国有难,操戈披甲;民有困,八方支援。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他们毅然逆行湖北、驰援武汉。在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已超4万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支医疗队,或整体、整建制接管新冠肺炎救治医院,或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市,或进驻大型方舱医院,同时带去医疗物资、医护设备和医疗技术,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舍死忘生、冲锋在前线第一线,为湖北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最好治疗。
“这些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写下的日记动人心魄,让人久久难忘!”当王二哥看到以下飞驰湖北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在武汉抗疫第一线战斗的日记,心情十分激动,很不平静。
1、不管多苦多难,我都会笑着勇敢面对!威远驰援武汉第一人王良艳日记:
2月20日,21:30,武汉的夜很静。
208路,开往澜诗酒店的专属公交车,车内放着音乐,我们在等后面几位下班脱防护服的队友。“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听到这句歌词我也露出了一个自己知道的笑容。不管有多苦,有多难,我都会笑着勇敢面对。
武汉是中国中部的工商业中心,是一座美丽的江城,长江、汉江汇聚于此。武汉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有知名的大学城,还有许多大型汽车厂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可现在城际交通被阻断,居民小区封闭,大街上空荡荡。这一切都是因为这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病毒……
今天接班时看到上个班的队友在护士站做了一面心愿墙,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把自己的心愿贴在上面,大家信心满满,互相加油打气!
我相信我们也能打赢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与病毒的战役。让江城武汉每天早上从睡梦中醒来时,长江大桥上就已经是车水马龙,行人也在桥上匆匆走着,火车在下层桥面上呜呜的鸣叫着,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大桥不再感觉到孤单!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抗“疫”在一线的日子》,支援湖北方舱医院内江东兴区中医院卿军日记:
2月13日
今天是第一次进“舱”的日子,有一些紧张,但是更多的是抗“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今天进“舱”,我和梅杰分别管3个单元,每人管60个病人。今天我收了4个病人,方舱医院收的都是轻症患者,偶尔有一两个严重一些的。
经过我的观察,有的病人虽然是轻症,但是情绪起伏大。如何做好他们的心理安慰,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我们的情绪疏导和安慰,大部分病人的情绪都安稳了不少。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他们看不到我们的脸,却相信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攻克难关。我想,患者给予的这份信任,也是医者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今天是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感觉强度还是比较大。接近9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厕所,动作幅度也不敢太大,下班时脱防护服等待的时间也很长。不过总的来说,今天是一个好的开始。加油!内江!加油!武汉!
2月15日
早上七点钟从酒店出发,第二次进“舱”开始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今天的所有流程更加熟悉。同样的一人管3个单元,每个单元22人。
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除了关注每个患者的症状和精神状态,给予他们治疗和关怀外,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根据患者症状病程,筛查出近期可能出院的患者,安排做咽拭子检测。如果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就代表患者可以出院了。这也是我们和患者共同努力的目标,争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方舱,重新开始健康的生活。
今天戴的两个口罩,防护服的领口也比较高,把口罩遮住了大半,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时间长了有点闷得慌,很多医生的脸和鼻梁也开始出现了压伤。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耳朵也非常的痛。听说有的护士因为对尿不湿过敏还起了斑丘疹。希望“战友”们都好好保重,照顾好自己。
方舱医院的患者对我们这些内江来的医生都非常尊重,十分热情,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是在治疗,但是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武汉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一群热情好客的老百姓,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
3、这是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威远中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蒲双华日记:
2月14日凌晨4点半,回驻地的公交车上,望着窗外的夜景,不免感叹,武汉要是没有这一次疫情该有多好,初来武汉的我一定会去看看武汉长江大桥是如何飞架南北让天堑变通途,一定会去尝尝主席笔下的“武昌鱼”,一定会去到武大看满园盛开的樱花……
同行老师的问话把我拉回了现实,如今武汉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我也不知怎么竟是那样的心急火燎想让这座城市重新步入正轨。
今晚上了第一个夜班,也是异常煎熬的一个晚上,平时在内科值班身着白大褂,再戴一个口罩就够了。但这里是抗疫一线,我们得裹得严严实实。不适应是肯定的,医生护士穿得都一个样,只是在防护服外面用记号笔写着各自的名字,但满是水雾的护目镜太不给力,要想找到你要找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越是想把工作干好,此时就越焦虑和担忧,汗水顺着我的脊背往下流,但活还得去做,兜兜转转之下,总算把要做的工作做完了,刚坐下来的我感觉自己就要虚脱了!太过闷热,自己又出了太多的汗,感觉自己整个夜班都在“蒸桑拿”。
本来两点钟就下班,脱防护服要排着长队,一耗就是将近两个小时,到下班,已是凌晨四时许!
武汉,我们辞家远道而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流血流汗,但我们绝不流泪,我们一定要坚强,相信我们携手定能闯过疫情这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