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老太开弹幕,恶毒儿女傻眼了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从李有福家出来,苏锦绣又去了同村几个长辈家拜了拜年,然后才回了家。

傍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苏锦绣把之前在村长家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家里人。

苏林氏张张嘴,有些不放心。

“大丫,那大坝两百块也不便宜呀,你也说了,还要捣鼓那么多东西,几千块下不来。”

“还有那些荒坡,石头坷垃都多,怕是种不出啥来。”

老太太心疼闺女赚钱不容易,就怕打水漂。

苏建国也担心这事儿不靠谱,趁着没签条子,他想劝劝。

“大姐,你说的终身制,是等于咱家每年得往里填窟窿,风险是不是大了点?”

苏建军等人也懵了,看着苏锦绣,欲言又止。

江少行倒是难得的平静,他说过,只要是苏锦绣想做的,他都无条件支持。

他扫视一圈儿,开口道:“妈,你们担心锦绣,我理解,不过都放心,我还有些收入,虽说没锦绣多,但能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半辈子。”

“就算到时候最坏的结果,赔了,我每年也能拿出来,给锦绣兜底。”

他做缩小版的烤箱,一个也能卖个几百块,所以不怕。

但这事儿厂子里没对外宣传,他也不好讲出来,有显摆的嫌疑。

不过有他这态度,老苏家的人倒是都欣慰起来。

大丫\/大姐这是嫁对了人呢。

苏锦绣听完他们说的,最后跟江少行对视一眼,又拿出来自己的本子。

她没讲大道理,只是把自己在弹幕里得到的提示,挑选了一些实用的,罗列了下来。

这会儿讲给家里人听听,“大坝清理好之后养草鲤、花鲢、黑鱼,大坝边上可以盖上鸡鸭鹅的棚子。”

“那些荒地开荒是困难,不过问题不大,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劳力不值钱。”

“咱们到时候,向阳的坡地捣鼓大棚,背阴的地方种果树,像是油桃苹果啥的都成,树林子里散养鸡鸭大鹅。”

苏锦绣的语气充满信心,而听她说这些的人一个个也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恨不得现在就去开荒,去开渠,去那些需要他们的地方做一块发光的砖!

苏锦绣看着家人的积极性都被她动员其来,她又给了一管冷静剂。

“当然,干什么都有风险,比如我在城里开铺子,也有风险,可咱也赚着了。”

“咱妈年纪大了,狗蛋儿他们也长大了,总得给他们留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格外明亮,“这钱,我可以一个人出。前期所有投入,可以都算我的。”

苏建国连忙说,“这不行,大姐,你为家里做的够多,真要干,我也参与,没多有少。”

他搓搓手,略带着些不好意思道:“大姐,我是说,你要是信得过我,摊在我身上多点儿投资本钱,我也接。就是、就是我存款不多,就八百,你能不能借我一点儿,我给写条子。”

这话说起来,苏建国觉得自己有点儿不要脸。

他一个大男人,问大姐借钱投资大姐的项目,好像有拿大姐当冤大头的嫌疑。

担心苏锦绣真的误会,他又补充说:“我发誓哈,万一赔了,我将来砸锅卖铁也还。”

苏建军听他这么说,也跟着道:“大姐,我也想跟你干,你都不怕,我也没啥好怕的。就算赔钱,咱全家一起还,不能让你自己担着。”

其余几个娘家弟弟也都纷纷表态,弟媳妇愣是一个反对的也没有。

不是不怕输,只是觉得这么多年都一起过来了,全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苏锦绣想到最终会收获全家人的支持,但人性经不住考验,如今瞧着这些家里人,她真的被感动到了。

“那咱就全家上阵,到时候就按照大家的能力分工,具体的明细啥的,到时候商量。”

“签字之前,大家也可以回去冷静考虑考虑,不参与也不埋怨,自己单干也没啥,都成。”

她声音不大,却让大家都踏实的想要跟随。

苏林氏张着嘴,担心全家一起时间久了,会为了利益闹掰。

可她瞧着大丫这么信誓旦旦,便没跟着唱反调。

多年以来,孩子们互相扶持,也没有谁因为谁穷困就看不起谁,反而都心甘情愿出手帮扶。

大丫这么做,应该是一直念着这些娘家兄弟们的好。

大丫现在做的,是另一种报恩,是希望家里所有人都好。

但愿这些孩子们都别互相辜负。

……

年初三。

苏林氏的娘家亲戚要来拜年,家里的几个弟弟也都随着弟妹去了各自娘家。

一早,苏锦绣开始忙活着张罗午饭。

亲戚们陆陆续续到家,数量上似乎比往年要多一些,大家的带来的东西也更精细些。

屋里,苏林氏被众人围在中间,恭维的漂亮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冒,灶房里,苏锦绣时不时能听见苏林氏的笑声。

她看了一眼大铁锅里的滚油,下一刻,她便抓着裹着蛋液面糊的里脊条下锅。

滋啦滋啦

里脊条迅速膨胀成金黄色,飘在油锅之中。

旁边另一口锅,江卫河正在炸丸子,浓郁的香味儿散的满院子都是。

江春梅领着几个半大孩子往堂屋端菜,大方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炖鸡、红烧鲤鱼、皮冻、自己灌的香肠,还有蒸好的扣碗、松花薄片等等。

苏林氏坐在主位上,眼角的皱纹笑出了花。

“尝尝这粉蒸肉,蒸得烂糊。”苏锦绣夹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片放到苏林氏碗里。

“好,好,都吃。”苏林氏乐呵地招呼着大伙儿,眼眯成线。

亲戚们开始动筷子,不管第一口吃到的啥,都惊讶的瞪圆了眼,紧跟着又去夹第二口,第三口。

察觉到吃香不怎么好的几个亲戚反应也快,赶忙暂停,好听的话又说了一车。

“哎哟,这手艺比国营饭店都好,大姐您老真有福气啊。”

“锦绣妹子出息,真给姑姥姥长脸。”

苏锦绣礼貌的回了几句谦虚话,提醒着大家多吃,别客气。

就在大伙儿全都乐呵的话家常的时候,一辆破旧的驴车“吱吱呀呀”停在了老苏家大门口。

赶车的是个蔫头耷脑的老头儿,车上跳下来一个头发全白的瘦小女人。

女人穿着的蓝布棉袄,胳膊肘处打着深色补丁。

她还没进门就开始大喊:“姐,姐,在家了不?”

屋里的苏林氏眼皮一跳,扫视了一圈儿才发现缺了个最不省心的。

她皱眉,隔着窗子往外瞧,脸色一沉,不省心的这会儿来干啥?不如不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