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 第868章 余波未平的险,掌心相贴的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8章 余波未平的险,掌心相贴的暖

李萱指尖划过双鱼玉佩的合缝处,玉面沁出的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口,像极了第133次轮回朱元璋用体温给她暖脚时的温度。那时她刚从冰河里被救起,双脚冻得青紫,他盘腿坐在榻上,把她的脚揣进自己怀里,龙袍的料子蹭着她的脚踝,他说“萱儿,朕给你焐到天亮”。

【轮回记忆:第132次,她死于淮西勋贵的暗杀。三十名死士藏在御花园的假山里,淬毒的匕首穿透她的小腹时,她看见朱元璋提着剑冲过来,龙袍被剑气掀得猎猎作响,他一剑劈开为首死士的头颅,血溅在她脸上,他抱着她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萱儿撑住,朕这就带你去找太医”。后来在冷宫里复活,李德全说,陛下为了查凶手,把京城翻了个底朝天,连开国老臣的府邸都搜了】

“小主,天牢里传来消息,郭宁妃招了,”春桃捧着个食盒进来,里面是朱元璋让人送来的冰糖雪梨,“她说……说马皇后早就和时空管理局的黑袍人有勾结,还说……说当年常遇春将军的死,也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李萱舀了勺雪梨汤,甜润的滋味里突然尝到一丝涩——是“牵机引”的余味!第116次轮回,郭惠妃就是这样,在冰糖雪梨里下了毒,她喝了半碗就开始心口绞痛,疼得在地上打滚,朱元璋跪在太医院外求太医,额头磕出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洇出一朵朵小红花。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瓷碗,银簪在指尖转了个圈:“让锦衣卫接着审,问问她马皇后藏在宫外的密信在哪——第92次轮回,我看见她让贴身宫女送过一个紫檀木盒出宫,里面肯定有猫腻。”

春桃点头要走,却被李萱拉住:“把这个带上。”她从妆盒里取出枚金戒指,戒面里藏着根细针,针尖淬了麻药,“郭宁妃的贴身太监是个硬骨头,上次审他,他咬舌自尽都不肯招,用这个扎他手背,保管他开口。”

春桃接过戒指,指尖有些抖:“小主,您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李萱笑了。第105次轮回,就是这个太监,在她被关天牢时,往她的饭里掺了玻璃碴,她嚼碎时,血沫从嘴角淌下来,他还在外面冷笑“妖妃就该受这罪”。后来朱元璋把他拖去杖毙,她却拦了,说“留着他,还有用”——果然从他嘴里撬出了马皇后和淮西勋贵的密语。

“以前听宫里老人说的,”她含糊带过,“快去快回,我等你消息。”

春桃走后,李萱走到窗边,看着廊下的积雪渐渐融化,露出湿漉漉的青砖。观星台的事虽了,但马皇后背后的淮西勋贵还没彻底清除,时空管理局的余党也可能潜伏在暗处,这轮回的齿轮,还没真正停转。

“李姨!”朱雄英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孩子抱着个风筝骨架跑进来,骨架上糊着的绵纸被风吹得哗哗响,“你看我新做的风筝!等天晴了,我们去御花园放好不好?”

李萱蹲下身接住孩子扑来的拥抱,他的小拳头捶在她肩上,带着暖暖的力道。这是第138次轮回的朱雄英,咳嗽已经好了大半,脸上的红晕也退了,眼神亮得像殿外的阳光。她想起第128次轮回他断气时的模样,小手冰凉地搭在她手背上,指甲缝里还留着抓挠的血痕,心口突然抽疼。

“好啊,”她替孩子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等雪停了,我们就去放,让风筝飞得比宫墙还高。”

朱雄英立刻笑开了,露出两颗刚长齐的门牙:“还要比允炆哥哥的风筝飞得高!”他突然凑近,小手捂住她的耳朵,“姨母,我昨晚听见父皇跟李德全说,要把淮西那些坏东西都抓起来,说他们想害你。”

李萱的心脏猛地一跳。朱元璋果然要动手了!她想起第130次轮回,他为了清除淮西勋贵,整整布局了半年,最后在庆功宴上一网打尽,那天的血,染红了半个奉天殿。而她,为了给他传递消息,被人打断了三根肋骨,躺在太医院里,听着外面的厮杀声,直到他浑身是血地跑进来,说“萱儿,没事了”。

“英儿真乖,”她捏了捏孩子的脸颊,“这事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允炆哥哥,知道吗?”

朱雄英用力点头,小手拍着胸脯:“我知道!这是我和姨母的秘密!”

送走朱雄英,李萱刚坐下,就见朱允炆掀帘进来,孩子手里捧着个锦盒,小脸白得像纸,脚步都有些发晃。

“李姨……”他把锦盒递过来,声音带着哭腔,“这是我从娘的箱子里翻出来的,她说……说这是能让父皇不生气的东西,让我交给你。”

李萱打开锦盒,里面铺着红绒布,放着块腰牌,上面刻着“淮西”二字——是淮西勋贵的信物!第111次轮回,吕氏就是用这腰牌,让朱允炆送给朱元璋,说是“父亲留给他的念想”,结果被言官参了本“私通外臣”,朱元璋虽没治朱允炆的罪,却把腰牌烧了,说“这脏东西,不配进我朱家的门”。

“这腰牌你哪来的?”她的指尖压住腰牌的棱角,尖锐的疼让她清醒。

“在娘的首饰盒底下藏着,”朱允炆的眼泪掉了下来,“娘说……说只要把这个给你,你就能在父皇面前替她说好话,放她出来。”他突然抓住她的手,掌心的汗濡湿了她的手背,“李姨,我娘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她以前从不这样的。”

李萱的心软了软。这孩子终究是无辜的,被吕氏当枪使了这么多次,还对母亲存着念想。第108次轮回,朱允炆在吕氏被赐死后,抱着她的腿哭了整整一夜,说“娘虽然坏,但她以前也给我糖吃”,那哭声,听得她心口发堵。

“允炆,”她替孩子擦掉眼泪,指腹擦过他冻得发红的耳垂,“人做错事,就要受罚,这是规矩。但你放心,只要你好好的,姨母会护着你的。”

朱允炆用力点头,小手攥着她给的蜜饯:“我听李姨的!”

孩子走后,李萱将腰牌收好,心里却盘算着。吕氏藏着这腰牌,显然是和淮西勋贵有勾结,说不定还知道些他们的秘密。第125次轮回,她就是从吕氏嘴里撬出了淮西勋贵在城外私藏兵器的地点,帮朱元璋端了他们的老巢。

“小主,太子妃派人来请,说常府送了些新做的点心,让您过去尝尝。”春桃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带着些雀跃,“对了,锦衣卫从郭宁妃宫里搜出了那个紫檀木盒,里面果然有密信,李德全说陛下让您过去一起看看。”

李萱起身换了件素色宫装,走到东宫暖阁时,常氏正拿着本画册教朱雄英认字,孩子指着画上的老虎,奶声奶气地喊“大猫”。看见她进来,常氏立刻起身:“妹妹可算来了,刚想让人再去催催你。”

“路上碰见允炆,多说了几句话,”李萱坐下,接过常氏递来的点心,“这是常府的手艺吧?闻着就香。”

常氏笑了:“还是妹妹鼻子灵,是我娘让人做的,说英儿爱吃这口。”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妹妹,淮西那边……陛下是真要动手了?”

李萱点头:“快了,郭宁妃招了,他们私藏兵器,还和时空管理局的人有勾结,罪证确凿。”她看向常氏,“太子妃放心,常将军是开国功臣,陛下不会牵连到常府的。”

常氏松了口气,眼圈却红了:“我倒不是怕牵连,只是……那些人毕竟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真要动手,陛下心里也不好受。”

李萱想起第130次轮回,朱元璋在清除淮西勋贵后,独自在奉天殿坐了整夜,面前摆着他们当年一起喝过的酒坛,他一杯接一杯地喝,最后抱着她哭了,说“萱儿,朕是不是很冷血”。那时她才知道,再铁腕的帝王,心里也有柔软的角落。

“陛下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她拍了拍常氏的手,“等这事了了,一切都会好的。”

正说着,朱元璋的声音传来:“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众人回头,朱元璋大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紫檀木盒,龙袍上还沾着墨渍。他走到李萱身边,将木盒递给她:“你看看,这密信里写了些什么。”

李萱打开木盒,里面的密信是用暗号写的,她扫了一眼就认了出来——是淮西勋贵的“飞鸟传书”,第122次轮回,她就是靠破解这暗号,提前知道了他们的兵变计划。

“他们想在正月十五的灯会上动手,”她指着其中一行字,“说要趁陛下出宫赏灯时,劫持英儿殿下,逼陛下退位。”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指节捏得咯咯响:“这群乱臣贼子!真是活腻了!”

朱雄英吓得往常氏怀里缩了缩,小声问:“父皇,他们要抓我吗?”

朱元璋立刻放柔声音,抱起孩子:“不怕,父皇会保护英儿的。”他捏了捏孩子的小脸,“到时候让你李姨带你去放最大的风筝,让那些坏东西看看,我们英儿多厉害。”

朱雄英立刻笑了,搂着朱元璋的脖子:“还要父皇和李姨一起放!”

“好,一起放。”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李萱身上,带着浓浓的暖意。

离开东宫时,夕阳正沉,将宫墙染成金红色。李萱走在朱元璋身边,看着他的侧脸,突然想起第132次轮回他抱着她冲向太医院的模样,龙袍上的血迹,他眼里的恐惧,还有那句带着哭腔的“萱儿撑住”。

“陛下,”她轻声说,“正月十五的灯会,我跟你一起去。”

朱元璋的脚步顿了顿:“太危险了。”

“危险也要去,”她抬头看他,眼底的坚定像极了第130次轮回帮他传递消息时的模样,“我不能让你一个人面对。”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好,但你答应朕,寸步都不许离开朕的视线。”

李萱用力点头,指尖悄悄勾住他的掌心。他的掌心很暖,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却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回到承乾宫时,春桃已经把饭菜摆好了,都是朱元璋爱吃的,其中那道红烧肉,是她跟着御膳房的师傅学了半个月才做好的。第113次轮回,他在批阅奏折时,她就坐在旁边给他剥蒜,他说“萱儿做的红烧肉,比御膳房的好吃十倍”。

“尝尝这个,”她夹了块肉放进他碗里,“我新学的做法,加了点山楂,不腻。”

朱元璋咬了一口,眼睛亮了:“好吃!比上次的还香。”他也给她夹了一筷子,“你也多吃点,看你最近都瘦了。”

烛火摇曳,映着两人交叠的影子。李萱看着他吃得香甜,心里突然觉得无比踏实。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没有阴谋,没有杀戮,只有一茶一饭的温暖。

夜深了,她躺在朱元璋怀里,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指尖划过他掌心的茧。这些茧,是他为江山社稷操劳的证明,也是他一次次握紧她、保护她的印记。

“陛下,”她轻声呢喃,“等清除了淮西勋贵,毁了时空管理局的余党,我们就去江南吧,好不好?”

朱元璋把她抱得更紧,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好,都听你的。去看桃花,放纸鸢,给你摘最新鲜的莲蓬……”

李萱笑了,在他怀里蹭了蹭,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细小的雪花敲打着窗棂,像首温柔的催眠曲。

她知道,正月十五的灯会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但她不怕了。因为她的身边有他,手里有能对抗一切的双鱼玉佩,心里有无数次轮回攒下的勇气和爱。

这一次,她要和他一起,彻底撕碎所有阴谋,护着她想护的人,走到那个真正没有轮回的明天。

她轻轻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一定会的。

一定会。

第二天一早,李萱就被春桃叫醒了,说马皇后在天牢里绝食,还说要见陛下,不然就撞死在牢里。李萱听完只是淡淡一笑——这是马皇后的惯用伎俩,第102次轮回,她就是这样,靠绝食逼朱元璋放了她的侄子,结果那侄子转头就给淮西勋贵通风报信,害得朱元璋差点遇刺。

“让她闹,”李萱慢条斯理地梳着发,“等她闹够了,自然会吃饭。”她顿了顿,“让锦衣卫盯紧点,别让她真的寻了短见,留着她,还有用。”

春桃点头应下,又说:“小主,太医院的人来了,说给您请脉,陛下特意吩咐的。”

李萱让太医进来,搭脉时,她的指尖无意间碰到太医的袖口,那里藏着个小药瓶——是“化骨散”!第126次轮回,就是这个太医,受淮西勋贵指使,给她开了副“补药”,里面掺了这毒药,她喝了半个月,差点五脏俱焚,幸亏朱元璋发现得早,才救了她一命。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等太医离开后,对春桃说:“去把李德全叫来,就说……太医的脉案有问题。”

李德全很快就来了,听完李萱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小主的意思是……这太医是淮西的人?”

“十有八九,”李萱点头,“你去告诉陛下,让他查查这太医的底细,顺便……把太医院所有和淮西勋贵沾亲带故的人,都换了。”

李德全连忙应下,匆匆忙忙地走了。李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清楚,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决战,还在正月十五的灯会上。

但她不怕。因为她知道,无论前路多险,朱元璋都会站在她身边,就像她无数次轮回里那样,从未缺席。

真好。

她在心里轻轻说,指尖抚过胸口的双鱼玉佩,那里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