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西湖引之尘缘未定 > 第277章 重返京城,扫佞除邪(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章 重返京城,扫佞除邪(15)

老者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薛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局势如箭在弦,容不得我们慢慢探查。不过,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既然古寺布局暗合道家理念,那不妨从一些道家典籍中寻找线索。高祖生前虽未明说,但他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或许在不经意间留下过关于机关破解的暗示。”

薛万彻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急忙问道:“老医官,不知高祖生前可曾研读过某些特定的道家典籍,其中或许藏有关键信息?”

老者微微仰头,陷入回忆,片刻后说道:“高祖生前对《庄子》也颇为喜爱,常与臣下探讨其中‘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章的深意。那《庄子》之中,多有对自然、对万物规律的深刻洞察,或许其中某些语句能为我们破解机关提供思路。”

薛万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庄子》中的篇章。忽然,他眼睛一亮,说道:“老医官,‘逍遥游’中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是否暗示着我们要顺应自然之势,利用天地间的自然力量来破解机关?比如,利用风的方向、气的流动来开启或关闭某些机关。”

老者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薛大人此言有理,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确实有顺应自然之意。那古寺中的机关,或许真的可以利用自然之力来破解。而且,《庄子》中还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解牛时顺应牛的身体结构,游刃有余。这或许也在提醒我们,破解机关时要顺应其内在规律,不可强行破坏。”

薛万彻听得入神,眼中光芒闪烁,似有万千思绪在翻涌。他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一边思索一边说道:“老医官,按您这般说法,这破解机关的关键便在于顺应自然、洞察规律。那《庄子》中还有‘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是否在告诫我们,不可局限于眼前所见,要跳出固有思维,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探寻机关的奥秘?”

老者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薛大人聪慧过人,一点即通。这《庄子》之言,确实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就如这古寺机关,若我们只着眼于表面,定会陷入困境。唯有跳出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方能找到破解之法。”

少女阿箐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却也忍不住插嘴道:“爷爷,那是不是就像我们在山里找草药一样,不能只看地上,还要看看树上、石头缝里,说不定宝贝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呢?”

老者闻言,抚掌大笑,眼中满是慈爱与赞许:“阿箐这比喻虽质朴,却也道出了几分真意。机关之妙,恰似山间草药,往往藏于常人难察之处,需以心观物,方能觅得其踪。”

薛万彻停下踱步,目光落在少女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小娘子这番话,倒是给本官提了个醒。机关与草药,虽一为死物,一为活物,却都讲究个‘藏’字。草药藏于山林,需懂草木之性;机关藏于古寺,亦需明其布局之理。”

他转身回到桌前,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那个画着圈的水脉交汇点,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老医官,阿箐,既然《庄子》中‘逍遥游’与‘庖丁解牛’之言能为我们提供思路,那‘井蛙不可语于海者’一句,或许正是在提醒我们,古寺中的机关布置,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那水脉交汇之处,或许只是表象,真正的入口,还需我们跳出‘水’的局限,从更广阔的天地间去寻找。”

老者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薛大人所言极是,若只盯着那水脉交汇处,说不定会陷入迷障。依老夫之见,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周边地势。道家讲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古寺布局或许与周边山川地势融为一体。”

薛万彻目光一凛,顺着老者的话望向窗外连绵起伏的山峦,似要将那山川走势刻入眼底。他沉声道:“老医官此言如醍醐灌顶。若古寺与山川地势相融,那入口或许藏在山势交汇、气脉流转之处。比如两山夹峙如龙口,或三川汇流似虎踞之地,皆可能暗藏玄机。”

老者微微点头,手指在桌上简易地图上勾勒山川轮廓:“薛大人看这断崖周边,东有青龙岭蜿蜒如盘,西有白虎崖陡峭如削,南有朱雀坡平缓如展,北有玄武岩厚重如盾。若依道家四象之理,古寺的入口说不定就在四象交汇、气机流转的‘天心’之位。”

薛万彻目光灼灼,紧盯着老者手指在地图上勾勒出的四象轮廓,脑海中似有无数线索交织成网。他猛地一拍桌案,木桌震颤间,茶盏里的水溅出几滴,在泛黄的地图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四象交汇,天心之位……”薛万彻口中喃喃,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这简易地图,直抵那隐匿于山川间的古寺入口,“老医官,若真如此,这‘天心’之位该如何精准定位?四象之势,范围广阔,稍有偏差,恐便与那入口失之交臂。”

“薛大人,道家四象,各有其位,亦各有其气。青龙主生,其气升腾于东,白虎主杀,其气肃杀于西,朱雀主炎,其气炽热于南,玄武主水,其气沉凝于北。那‘天心’之位,便是四象之气交融汇聚之所,定是地势奇特,气场非凡之处。”老者微微仰头,目光深邃如渊,似在追溯往昔与高祖论道之景,片刻后,他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四象交汇的中心区域,缓缓地说道,“此处看似平常,但若实地勘察,或许能发现一些端倪。比如,地势是否略有起伏,形成一个小小的凸起,如同天地间的枢纽;或者是否有奇石怪木,排列有序,暗合某种阵法;又或者,在特定时辰,此处会有奇异的光影、声响出现,那便是四象之气交汇的征兆。”

薛万彻听得全神贯注,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着思索与期待:“老医官经验老到,所言定有道理。只是如今局势紧迫,我们需尽快确定这‘天心’之位的具体所在。若能有一法,可缩小勘察范围,那便再好不过。”

老者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闪过一丝睿智:“薛大人,高祖生前对星象也颇有研究,常以星象来对应人间之事。道家认为,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山川、人事皆有呼应。或许我们可以借助星象之法,来辅助定位这‘天心’之位。”

薛万彻眼睛一亮,急忙问道:“老医官,不知这星象之法该如何运用?还请详细告知。”

老者微微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辰,缓缓说道:“薛大人,你看这夜空,星辰闪烁,各有其位。在道家星象学中,北极星为天之中心,众星皆围绕其运转。而地上四象,亦与天上星辰相对应。东方青龙对应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对应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对应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对应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我们可先观察这断崖周边的地势,大致确定四象所对应的方位。然后,在特定的时辰,观察天上对应星辰的位置与光芒。若某处地势与天上星辰相互呼应,光芒交汇之处,或许便是那‘天心’之位的所在。”老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夜空中比划着星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