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蓄势待发的楚军火炮阵地瞬间爆发!
“目标,城门楼及两侧城墙,实心弹,齐射!”
“放!”
“轰轰轰轰轰——!!!”
数十门火炮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和浓烟,沉重的实心铁弹撕裂空气,带着死亡尖啸,狠狠地砸向博多城!
轰隆!轰隆!轰隆!——
土石结构的城墙在重炮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炮弹砸中城墙,瞬间砖石崩裂,烟尘冲天,被击中的墙段如同被巨兽啃噬,出现巨大的豁口!
一发炮弹正中城门楼上悬挂着少贰家家纹旗帜的望楼,木结构的望楼轰然炸裂、倒塌,木屑、瓦砾和人体残肢四散飞溅!
城墙上躲避不及的守军被直接命中或被飞溅的碎石击中,惨叫声不绝于耳。
一轮齐射,城墙上已是狼藉一片,守军死伤惨重,侥幸未死的士兵死死趴在垛口后面,或者连滚带爬地逃下城墙,根本不敢露头。
扶桑将领们最后的侥幸,想着楚军仓促登陆,未带攻城器械,幻想被彻底粉碎!
城下不断喷吐火焰和死亡的火炮,城墙在炮击下如同沙堡般瓦解。
“弓弩手!上前压制城头残敌!”
陈震厉声下令。
数千名楚军强弩手迅速推进到有效射程边缘,对着城头任何可能冒头的地方进行覆盖性的抛射和攒射,箭雨如同飞蝗般扑向城头,压制得幸存的守军完全抬不起头。
在盾牌的掩护下,一支精悍的爆破小组十余人,扛着用油布包裹的火药包,利用炮击造成的烟尘,快速向城门方向接近!
“快!快阻止他们!射箭!扔石头!” 少贰经资在城楼残骸后嘶声力竭地吼叫,回应他的只有士兵惊恐的退缩和猛烈的楚军压制火力。
纷至沓来的箭矢和滚木擂石被士卒们用大盾奋力挡开,爆破手毫发无损。
爆破组成功冲到了厚重的木质包铁城门下,迅速将十几个沉甸甸的火药包堆叠、捆绑在城门处,引信被迅速连接点燃。
“嗤嗤嗤——”
导火索冒着青烟急速燃烧!
“撤!” 爆破旅帅一声令下,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向后狂奔撤离。
轰隆隆隆——!!!!!!!!!
一声远比火炮齐射更加沉闷、更加恐怖、仿佛大地本身在怒吼的巨响猛然爆发!
博多城的城门处,瞬间被一团巨大无比、夹杂着烈焰和浓烟的橘红色火球所吞噬!
沉重的城门如同纸片般被撕得粉碎,连带着大段的城墙轰然向内倒塌,碎石、木块、扭曲的铁件向城内激射,一个巨大的、弥漫着硝烟和尘土的缺口,赫然出现在楚军面前!
“城门已破,全军进攻!” 周勇的战刀猛然前指。
“杀啊!!”
“冲进去!”
早已蓄势待发的大楚士卒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以石头、李大牛等猛将为箭头,踏过倒塌的城门废墟,汹涌地冲进了博多城!
城内扶桑人的抵抗,在绝对的装备和素质差距面前,显得悲壮而徒劳。
巷战爆发!但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楚军士兵身披精良的铁甲,手持锋利的武器,三五成群,配合默契。
扶桑守军大部分足轻和农兵只有简陋的皮甲,甚至只有布衣,武器是铁刀、竹枪、削尖的木棍,还有猎弓。
一个年轻的扶桑农兵,脸上还带着稚气和恐惧,尖叫着挺起竹枪,用尽全身力气刺向一名冲锋的楚军重甲步兵。
“当!” 一声脆响!
竹枪的尖端在精铁打造的胸甲上连个白印都没留下,反而因为用力过猛而折断!
那名楚军士兵甚至没有停顿,手中钢刀顺势一个横扫!
“噗嗤!”
寒光闪过,农兵的头颅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飞上了半空,无头的尸体喷溅着热血颓然倒地。
一处街角,几名扶桑武士嚎叫着挥舞太刀,试图结阵抵抗,但是在楚军密集的长矛阵和弓弩齐射面前,毫无意义。
“举矛!”
“刺!”
数支长矛如同毒蛇般突刺,瞬间洞穿了两名武士的身体。
少贰经资、藤原兼实等将领还在声嘶力竭地组织抵抗,甚至亲自带着亲随武士队进行反冲锋。
岛津忠信更是状若疯魔,挥舞着太刀冲向楚军,口中狂呼着武士的口号。
“结阵!弩手攒射!” 石头冷静地指挥。
一片密集的弩箭泼洒过去,岛津忠信身边的亲随顿时倒下一片,本人也被一支弩箭射中大腿,动作一滞。
“死!” 李大牛如同铁塔般冲至近前,手中沉重的狼牙棒带着呼啸的风声,狠狠砸下!
“咔嚓!” 骨头碎裂的恐怖声响起,岛津忠信连刀带臂被砸得粉碎变形,半边身子都塌陷下去,这位狂热的年轻武士哼都没哼一声,如同破麻袋般飞了出去,重重撞在残墙上,眼见不活了。
将领的战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就濒临崩溃的扶桑守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
“逃啊!”
“投降!我们投降!”
哭喊声、求饶声响彻全城。
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跪伏在地,高举双手。
少贰经资、藤原兼实在亲兵拼死护卫下,试图从东门突围,很快被楚军骑兵追上,在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厮杀后,少贰经资被生擒,藤原兼实则被乱箭射杀。
源赖光、宗像氏贞等外援将领见大势已去,混杂在溃兵中,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侥幸逃脱,向着内陆亡命奔去。
喧嚣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博多城,这座九州的门户,在经历了惨烈的战斗后,终于彻底落入了楚军手中。
初步清点战果:楚军阵亡一百三十七人,多为入城初期遭遇零星顽强抵抗和流矢所伤,重伤者二百余,轻伤数百。
扶桑守军,被歼灭一万一千余人,俘虏两万三千余人,缴获粮仓数座、武库数处、以及各个府邸内的金银财物。
楚军士兵开始打扫战场,扑灭余火,清理尸体,挨家挨户搜索残敌和躲藏的溃兵,同时迅速接管并封锁存放粮食和物资的府库、官衙。
一面面崭新的、绣着“楚”字和各式番号的大楚军旗,在博多城的城头、府衙、城门楼上冉冉升起,宣告着这片土地新主人的到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残破的城垣和飘扬的楚旗上,映照着大楚士兵们疲惫却充满胜利喜悦的脸庞,也映照着俘虏们麻木绝望的眼神和城内废墟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