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板,带着几个维修师傅,千恩万谢之下,离开了电子厂,前往火车站,前往各自的城市。
他们虽然经常一起去寻找货源,却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
只是因为以前在粤省进货的时候,碰巧遇到,慢慢就熟悉了起来。
后面,几人也是越干越大,干到了现在的这种规模。
王东升送走三人,跟明明聊了一会儿,让陈建设回家休息两天,继续去首都后,回到自己办公室,给沈耀祖打了个电话询问大祥几人的情况。
他没有大祥的电话,也不知道他们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只能给沈耀祖打电话。
电话接通,王东升跟沈耀祖客套了几句,询问起大祥几人的消息。
他运气还挺好,大祥正好在沈耀祖的厂子里休息。
沈耀祖知道王东升找大祥有事情要谈,便立即安排手下去叫人。
随后,笑着问道:“东升,你那个通行证已经办好了,准备什么时候来粤省?”
“已经办好了吗?我还没有去拿通行证,这两天,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先过去拿了证明,然后再坐火车来羊城。”
王东升还真不知道这事儿,沈耀华也没有跟他打电话,他还以为通行证还没有办好。
既然已经办好,那他也得好好准备准备,前往香江。
“过来的时候,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安排人去接你。”
沈耀祖笑着说道。
“那就麻烦沈厂长了。”
王东升也没有跟沈耀祖客气。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儿的功夫,大祥就小跑着来到了沈耀祖的办公室。
沈耀祖见大祥过来,就把电话给了他。
“升哥。”
大祥拿着电话,打了个招呼。
“大祥,你在粤省怎么样,没出什么事情吧?”
王东升见大祥接了电话,关心的询问道。
“我这边没事儿了,现在住在沈厂长安排的地方,很安全。”
“老六和大左也都脱离了危险,被接到厂子的医院休养。”
“再过半个来月,差不多我就能回去。”
大祥大致把他这边的情况说了一遍。
“没事儿就好,我过几天也要去一趟粤省,然后去香江。”
“你这边帮我留意留意,看看有没有摩托车。”
“有的话,就帮我买一辆,没有就算了。”
“最好是买跨子摩托,就是那种三轮的摩托,旁边带一个座位的这种。”
“我记得之前粤省的时候,看别人骑过这种摩托。”
王东升突然想到这种摩托,连忙嘱咐道。
“行,我帮你打听打听,能买到的话,我就帮升哥买一辆。”
“升哥,你去香江的证件都办好了?”
“要不我也跟你一起过去吧,我听说香江也乱得很,多个人,也能相互照顾。”
“这边有专门去香江的方法,花点钱就能过去。”
大祥听到王东升马上要去香江,也有些意动。
他没有办法弄到通行证,却也可以偷渡过去。
而且偷渡过去,也很简单。
这边每天都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方法去香江,然后从香江倒腾各种东西回来。
“不用,我是跟着沈老板一起过去,安全方面不会有问题。”
“你就先帮我打听打听摩托,等我过去了,再说买摩托的事情也行。”
王东升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带人过去,深思熟虑后,还是不准备带人。
有沈耀华在,他去香江应该还是非常安全。
“跟着耀华去香江,你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耀华在香江还是有点本事的,护东升安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沈耀祖,也在旁边跟着说道。
“好,那我就不过去了。”
“升哥,什么时候来粤省,我到时候去接你。”
大祥见沈耀祖这么说,也放心下来。
“具体什么时候,我这边还不确定,过来的时候会跟沈厂长联系。”
“你就在沈厂长这边好好照顾大左,老六就行,沈厂长会安排人去接我。”
王东升还是比较相信沈耀祖安排的人,让大祥过去,碰到麻烦,也没办法解决。
他这次是自己过去,又不是带着一大帮人,还是要小心一些为好。
两人把正事儿说完,王东升又让大祥把电话给了沈耀祖,客套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王东升想了想,又给沈耀华打过去了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接电话的并不是沈耀华,而是他手下的员工。
听到他的名字后,这人让他稍等一会儿再打过来,他去找老板,就挂断了电话。
等了七八分钟,还没等王东升把电话打过去,他这边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正是沈耀华打过来的电话。
“东升,我还准备跟你联系呢,没想到你先给我打过来了。”
“你的通行证已经办下来了,有时间尽快去公安局拿护照吧。”
沈耀华说着,就把公安局的地址告诉了王东升。
“好,那我明天就过去拿。”
“然后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就去羊城跟沈老板汇合。”
王东升本来是想着先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再去拿护照,既然沈耀华这边让他尽快去拿,那他也不能耽误太长时间。
两人把护照的事情说完,又聊了聊货物的问题。
沈耀华这边想要让王东升这边加快点生产进度,特别是收音机,录音机的生产进度要加快一些。
同时,还让王东升这边在生产的时候,要打上他们的品牌标志。
王东升自然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现在算是给沈耀华代加工,自然是对方怎么要求,他们怎么做。
当然,要加快生产速度也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他们收音机和录音机都只有两条生产线,即便是想快也快不起来。
哪怕是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一天撑死也就能生产一千多台收音机,一千台左右的录音机。
他们这边熟练工太少,即便是三班倒,生产进度也快不了多少。
毕竟,生产这些东西,不只是要数量,还要质量。
即便是有专门的生产线,很多地方却也要工人来手动操作。
比如焊接,组装等等,都需要人工。
生产线只是一整套适合工人组装,工作的工具。
王东升跟沈耀华解释了他这边的情况,给出了一个月保底两万台录音机,三万台收音机的承诺。
除此之外,电子表,高端款,还要给沈耀华十五万块,基础款电子表二十万块。
把这事儿给定下来后,王东升立即把明明叫了过来,询问电子表组装的情况。
“咱们电子表组装生产线,现在有一百八十个熟练工,分三班倒,每一班六十个熟练工。”
“平均下来,一个熟练工,一天能组装五十到六十块电子表。”
“咱们现在弄的电子表,要比之前的电子表更加高级,组装的速度,也要慢了很多。”
“特别是咱们现在对电子表组装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导致大家伙组装的时候,必须要全神贯注,不能出现一点差错,这就导致咱们这边的工人,平均一个小时下来,只能组装七到八块电子表。”
“速度最快的熟练工,一个小时下来,最多也就能组装十块电子表。”
“一百八十个工人,每天下来,差不多能组装一万块电子表。”
“损耗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内。”
“如果要赶工,加快速度的话,能组装出一万五千块电子表,损耗要增长到百分之五左右。”
明明对电子表组装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现在组装电子表的时间,跟之前相比,差距大,主要还是因为之前他们的电子表,没有那么多要求。
只要组装上,能显示就行。
现在却不一样,不仅要求能显示,还要求时间不能有太大的误差,还要弄防水垫,进行密封等一系列的操作。
以前组装速度快的工人,八个小时能组装一百五十块电子表,现在撑死能组装七八十块,这已经是极限。
当然,这也包含了工人休息的时间。
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精神集中,不停地干活。
即便是工人不想休息,组长也会强行让工人组装好一块电子表就休息一会儿。
连续高强度工作,会导致组装的电子表质量下降,损耗率提升。
损失一块电子表,他们的就相当于损失了至少十五块钱。
而十五块钱,都顶得上六七个工人,一天的工钱了。
在这种情况下,宁可多招收工人,也绝对要保证质量。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导致工人们组装电子表的速度大幅度下降。
“一天一万块电子表,一个月才三十万,还要继续招人才行。”
“咱们最起码要做到一个月生产六十万块电子表才行。”
“而且,不管是出口国外,还是在国内出售,都必须要保障质量。”
“绝对不能出现国内,国外质量不同的情况。”
“招人的事情,你跟老红儿,卫东也商量商量。”
“看看他们还需不需要塞人进来。”
王东升稍微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他们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政府的支持,肯定要卖冯副市长,郑副市长人情。
反正他们招来的工人,都要听他们的安排,不然的话,就要被他们给辞退。
这些事情,在一开始就已经说好,不管是谁的人,不听从安排,不遵守厂子的规定,他们都有辞退的权利。
然后再让政府这边重新安排其他的工人过来。
相当于这些名额都还在冯副市长,郑副市长的手中。
他们找来的人,被辞退,对他们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反而还能让他们送更多人情出去。
“升子,你的意思是还要再招一百八十个电子表组装生产线工人吗?”
“不对,加上其他配套的工人,最起码也要再招二百人才行。”
“给老红儿,卫东这边多少个名额合适?”
明明知道王东升是什么意思,他有些把握不准名额的数量,就主动问了出来。
“你觉得送多少名额合适?”
王东升笑着反问道。
“一人五十个名额吧,包括六个小组长在内。”
“反正不管是咱们自己招人,还是给他们名额,招来的人情况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以年轻的返城知青为主。”
“多给他们一些,还能多落一些人情。”
“咱们以后想要各种指标也会更加轻松。”
明明稍微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说道。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来。”
“我也是想着送他们一些人情,才让你跟他们联系。”
“这一次,就别提什么指标事情,或者提要求。”
“这个人情先让他们欠着,以后咱们有需要的时候,再让他们还。”
王东升本来是想着要不要再弄一些地囤着,稍微犹豫了片刻,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们上次批的地,都还有很多没有利用上。
继续找政府要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理由。
弄了地,如果不能利用上,等以后政府领导换了人,这些地还做不做数,可就不好说了。
说不定,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反正已经在这边弄了这么多地,暂时就先不去考虑太多。
而且,在保州弄地,可远远不如在首都弄地划算。
等这边稳定下来后,他从香江回来,如果能弄更多的生产线,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去首都开个分厂,多圈一些地。
“行,那咱们这次就不提要求。”
“不过,咱们也得提醒提醒卫东和老红儿。”
“必须要让冯副市长,郑副市长知道这次欠了咱们人情。”
明明主动说道。
管理厂子,已经有这么长时间,他也有很大的长进,已经完全不像是一个农村的傻小子了。
“这是肯定的。”
“咱们做了好事,就得留名。”
“收音机,录音机,现在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生产,能生产多少?”
王东升说完电子表组装生产线的事情后,又询问起了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的情况。
“加班加点,人休息,机器不休息的话,收音机,一天最多能生产两千台,合格的,能有一千七百到一千八百台左右。”
“录音机,能生产一千五百台,合格的能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二百五十台左右。”
“不合格的这些,还有一些必须要返工,也会耽误生产进度。”
“咱们要是能专门弄一个小型的生产线,就好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还能把一些不合格的产品,重新组装。”
“让这些产品达到合格产品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