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两口子,谈完今天营业额的事情,便哄着几个孩子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店铺刚开门没有多久,就有不少人过来购买东西。
人流量相比于昨天来说,几乎没有怎么减少。
并且到了下午,人流量还在不断地增加。
店里的人,都有些忙不过来,脸上却都带着笑容。
他们卖出去产品,都是有提成的,特别是一些议价的物品,提成还不少。
哪怕是最便宜的电子表,都能有两块钱的提成。
如果是卖出去高端款的电子表,更是有五块钱的提成。
今天过来买东西的客户,目标非常明确,大部分都是冲着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
即便因为收音机,录音机价格有些高,一天下来,收音机还是卖出去了三十二台,录音机十三台。
基础款电子表二百七十三块,高端款电子表一百零二块。
今天的营业额,直接超过了三万。
晚上关门后,许秀琴算完账,都有些不敢置信。
“升哥,市里的有钱人,还真是多。”
“这一天,都能顶得上咱们另一个店,十天的销售额了。”
许秀琴忍不住感叹道。
她还以为,昨天开业,才会有这么多人,完全没想到,今天来的人更多。
“可能是年前没有买到东西的时候,得知咱们这边有货,一窝蜂的过来了。”
“咱们也不能把这种情况,当成常态。”
“明天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人过来了。”
王东升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却也能想通他们这个店生意如此好的原因。
这个店的生意如此好,肯定是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上一个店,周围并没有其他的五金电器店,能够辐射的范围也有限。
再加上他们卖的东西质量虽然不错,却也就跟国营店的情况差不多。
后面上的收音机,录音机,价格又要比国营店卖得高,生意自然不会太好。
至于电子表,去年就已经卖出去不少,他们又不限量,年前该买的,都已经买好了。
百货大楼这边的情况却不一样。
来这里购买东西的人,不只是有周边的人,还有各个县的人。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过来,而百货大楼的货又有限,再加上很多东西,都需要有票才能购买。
普通人,想要弄到录音机,收音机,手表,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票,可没有那么容易。
哪怕是黑市,每天流出来的票,数量都不会太多。
这些人看到百货大楼旁边有五金电器店,能够议价购买东西,自然会心动。
“升哥,明天我不跟你去首都了,先在这里盯着几天。”
“这两天,每天都有两万以上的营业额,我要是离开的话,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想要回来解决,一时半会都回不来。”
许秀琴除了担心这个问题之外,也想看看明天店里能有多少客人。
这两天的营业额,实在是让她有些震惊。
同时,心里也有着更多的期待。
对许秀琴来说,现在每天赚多少钱并不重要,她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生意好就行。
生意好,就有成就感。
看着每天店里人满为患,她发自内心的高兴。
“行,那咱们再等两天再去首都。”
“明天我去跟冯杰说一声,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多等两天,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已经说好了一起过去,自然不能单独让媳妇儿留下守着店。
当然,他也想看看这个店,明后天还能不能有这么多客人。
如果还有这么多客人的话,那他就得把之前的计划,稍稍做一些改变。
他之前只是考虑店铺生意不好后,要用的一些措施,根本就没有考虑生意会这么好。
生意太好,同样会出现问题。
比如货源就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他们这两天,卖的电子表最多,但是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等这些东西,同样也不少卖。
电子表可以敞开了卖,其他的东西却不行。
翌日,王东升直接给冯卫东打了电话,让他帮忙转告冯杰,行程要稍微改变改变,等过两天再去首都。
冯卫东这边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给冯卫东打完电话,王东升来到了电子厂,让大祥安排人,给他新店再次送去了五十台收音机,二十台录音机。
接下来这两天,新店的生意,开始下滑。
第三天,营业额有两万三千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电子表卖出去的钱。
第四天的时候,营业额,却只有一万五,同样大部分是电子表卖出去的钱。
录音机,收音机,每天只能卖出去十几台。
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卖出去的数量,同样是大部分降低。
已经拖了两天,王东升也不好再拖,
三月十二号,他们两口子,跟着冯杰,冯卫东两兄弟,坐火车,一起来到了首都。
下了火车站,冯杰直接拦下了一辆带棚子的机动三轮,带着他们直奔北六口胡同。
这也是王东升主动要求。
他原本是准备在首都待一天再回去,现在情况不同,新店这边,虽然营业额一直在下降,每天的客流量却还是非常大。
让王东升对店里的情况还是非常的关注。
准备开完房子,直接就回保州。
如果能谈拢的话,等新店的营业额稳定下来,再过来办理手续。
在这边,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人脉,想要把手续办下来,肯定不会像保州这么简单。
哪怕是送礼,估计也得耽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快到中午的时候,几人才到了北六口胡同,找到了卖房子的人。
这人是一个跟他们年龄相差不大的年轻人,名字叫陆浩,今年二十五岁,去年刚大学毕业。
父母已经搬到了国外,他因为上学,没有过去。
现在毕业了,就准备跟着去国外。
只是因为这里的房子,一直没有卖出去,他就只能留在这里等着。
见面后,冯杰把王东升两口子,还有冯卫东全都给陆浩介绍了一遍。
得知王东升两口子要买房子,陆浩显得颇为热情。
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外地人,穿着普通,而有任何看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