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那这两天,我去找人问问情况。”

“有消息了,再跟你说。”

“大姐,秀琴说得对,你现在也不是正式工,还不如来五金电器店,帮我们。”

“今年我们最少要在市里开三个店,人手严重不足。”

王东升十分诚恳的邀请道。

许秀兰怎么说也是自己人,肯定要比外人好用很多。

最主要的是他对许秀兰的情况了解,知道她不是那种心眼多的人。

“嗯,我回去跟你姐夫商量商量,辞掉工作,也需要一点时间。”

许秀兰见妹妹,妹夫都这么诚恳,便答应了下来。

“行,那你先跟姐夫商量商量这事儿。”

王东升也没有多说什么,见大解放已经开过来,便送许秀兰上了车。

把要回去的人送走,王东升带着留下的人,返回住处。

留下的人有丈母娘,小姨子许秀梅,李宏伟,陈建设,四姐,四姐夫,六姐,六姐夫,七姐,七姐夫,还有他们家三个孩子,王晓雅,王成海,王成江这次也直接留下了。

到家后,给大家伙安排好住处,吃过晚饭,在一起看了会儿电视。

九点多,哄睡着孩子,王东升跟媳妇儿商量起孩子上学的事情。

“市里的学校哪个好,我也不清楚,要不咱们还是去问问卫东,或者永红,他们肯定清楚?”

“后天就要上学了,咱们现在去报名,是不是有点晚?”

“而且还是学一年级下册,还得插班,也不知道成海能不能赶得上城里孩子的进度。”

许秀琴对这事儿也有些发愁。

“行,那我明天去问问卫东。”

王东升想了想,还是觉得问问他们也好。

至于说王成海能不能跟上,他是完全不担心。

别的不说,大儿子聪明劲,还是非常像他,哪怕不学无术,照样混了个初中毕业证。

这还是因为,他没有管教,许秀琴当时也没有时间去管的原因。

要是好好管一管,随随便便都能上个高中。

现在来到市里,给他更好的条件,怎么也能上个大学。

实在不行,还可以给他专门请老师补课。

反正不差钱,请一个老师不行,那就多请几个。

“姐夫的事情,你准备找谁?”

许秀琴继续询问道。

“去找周伟红吧,这事儿没必要去找冯副市长,或者郑副市长。”

“周伟红虽然只是秘书,说话却也顶用。”

“至于给姐夫安排到什么岗位,到时候再说,先调到市里。”

“大姐夫在市里,总比在县里要强。”

王东升回来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决断。

既然找别人不合适,那就找周伟红,他们两人的私交不错,把周华调到市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商量完这些事情,第二天,王东升等赵学安的人过来,安排好装修的事情,就急匆匆的来到了食品厂,给沈耀华打了电话,询问电子表配件的事情。

得到了准确的答复,确定电子表配件已经到了天津港口,不出意外,最晚明天就能送过来,他也放心下来。

这一次沈耀华不只是给他送了十万电子表配件,还有五百收音机配件,五百录音机配件。

等生产线安装好,就可以进行测试。

然后这些技术员,会等这些收音机,录音机生产出来,确定没有问题,教会了他们这边技术工人,才会离开。

确定好配件抵达的时间,王东升又找到冯卫东说了孩子上学的事情。

“升哥,最好的小学,肯定是前卫路小学,其次就是永华路小学。”

“前卫路小学要稍微远一点,永华路小学近一些。”

“大侄子想要去这两个学校,我都可以让他进去。”

“具体怎么选择,得看升哥你的想法。”

“实际上,两个小学的差距并不大,永华路小学的升学率一直都很高。”

“还有保送名额,可以送到重点初中。”

冯卫东对保州这边的小学情况,非常了解。

“那就去永华路小学,还得麻烦你跟我跑一趟,带孩子去入学。”

“除了成海,小雅也得找个幼儿园才行。”

王东升笑着看向冯卫东,他这是一事不劳二主,既然找了冯卫东,就都让他办了吧。

“去第二幼儿园吧,这个幼儿园比机关幼儿园教得还要好。”

“我们家孩子,再大点就准备送到这个幼儿园去上学。”

冯卫东稍微思索了片刻说道。

“行,那就去这个幼儿园。”

王东升知道这个幼儿园在什么地方,距离他们现在的住处,只有四五百米远。

明天就要开学,冯卫东也没有磨叽,直接带着王东升去找教育局的同志帮忙。

当天下午就办好了入学的事情。

晚上,王东升做东请了冯卫东和教育局同志一顿,又送了两条华子,一箱茅台。

这次办事儿,能这么顺利,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两口子的户口都在市里。

如果还是农村户口,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晚上回到家,王东升就把孩子上学的事情跟媳妇儿说好。

明天就可以送到学校。

他明天会跟着一起过去送两个孩子上学。

“升哥,两个店的收音机,录音机货都不足了,咱们是进一批货,还是等着厂子生产?”

许秀琴今天照常去店里盯着,晚上回来之前,了解了一下店里的库存。

除了电视,电子表之外,其他的库存,都有些不足。

“暂时不进货了,收音机,录音机三月份就能生产,现在进货,送过来,最起码也得十来天。”

“到时候,生产好了录音机,收音机,先拿到咱们店里卖。”

“沈耀华的货,等下次配件过来了,再给他。”

王东升稍微沉思了片刻说道。

“这样也行。”

现在已经是闰土中旬,距离三月份,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如果三月份能生产出录音机和收音机,确实没有必要继续从南方进货。

去年从南方进货过来,途中的损耗率可不低。

一百台收音机,最起码得有十台被弄坏。

而且,来回的运费也不少,核算到每一台录音机上面,都要核算到十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