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是个人开的厂子,是挂靠在国营厂和集体企业下面。”

“过完年,我就要去市里的电子厂上班了。”

见大姐不相信,许秀梅再次肯定的说道。

见小妹说得如此肯定,连挂靠国营厂,集体企业都说出来了,面带狐疑的看向二妹许秀琴。

“确实弄了两个小厂子,跟大厂子没法比,都是跟人合伙弄的。”

“升子只是在里面稍微占了一些股。”

“人多,主要还是因为厂子技术落后,需要的人多一些。”

许秀琴肯定的点了点头。

自家男人有出息,她说话都有底气。

“真开了厂子,他还有这种本事。”

许秀兰实在是难以想象王东升能有这本事。

上半年的时候,爹娘还在说他不正干,整天游手好闲,还想着让他们两口子在县里,或者镇上帮忙找个活儿干。

这才半年的时间,变化怎么可能这么大。

“升子,以前不正干,是因为生产队,干多干少,都一个样,现在政策好了,可以自己干了,就有了想法。”

“他们电子厂,还跟香江的外商有合作,能够给国家创汇。”

见大姐看不起自家男人,许秀琴眉头微蹙,主动说起了王东升厂子的情况。

“还能给国家创汇……”

许秀兰越听越是惊讶,越听越感觉天方夜谭。

但,二妹,小妹又极为认真,让她不得不相信。

对自己这两个妹妹的情况,她还是非常了解。

再看二妹穿的衣服,明显不是自己做的,十分时髦,她此刻不由信了七分,顺口问道:“他这半年赚了多少钱?”

“没多少,年底,分了三四万块钱。”

许秀琴的话音未落,许秀梅就继续说道:“二姐夫,还挂靠大队开了两个五金电器店,一个在咱们镇上,大哥,二哥,三哥说这两个月,就得赚十几万。”

“秀梅,你少说两句。”

“你这话,在家里说说就得了,千万不要传出去。”

“而且你说的十几万,只是营业额,不是利润。”

许秀琴连忙嘱咐,他们弄的五金电器店确实赚钱多,但里面有些门道并不正规。

让外人知道他们赚了多少钱,不是什么好事儿。

此刻,她不由有些埋怨大哥,二哥,三哥。

明明都已经交代过,不要说五金电器店的情况,回家就跟爹娘和妹妹说了。

“大哥说了,不让我们往外说,这不是没有外人吗。”

“大姐不相信二姐夫能赚钱,我才说的。”

“大哥,二哥,三哥他们在二姐夫的店里工作,过年的时候,还拿了一千多块钱的奖金。”

“而且他们工资也多,每个月都有四五百块钱。”

许秀梅根本就不听许秀琴的话,一股脑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大哥,二哥,三哥能赚这么多钱?”

许秀兰完全傻眼,她们两口子,一个月加起来,也就赚一百多块钱。

他们两口子的收入,在县城已经是高收入,每年都能攒下七八百块钱。

“三个哥哥在店里卖货有提成,再加上,还要帮忙维修各种电器,所以工资高一点。”

许秀琴解释了一句。

里屋,丈母娘,老丈人也跟大女婿说起了二女婿的事情。

她们老两口,都感觉跟做梦一样。

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特别是前两天,三个儿子回来的时候,跟他们说,二女婿给他们过年的奖金加红包就有一千二百块钱。

老两口得知后,立即就要让他们把钱退回去。

直到,听三个儿子说二女婿一个店,两个月就赚了十来万,这才打消了让三个儿子把钱退回去的念头。

周华听完老丈人,丈母娘的话,也感觉是天方夜谭。

半年时间弄了两个厂子,并且还有一个是电子厂,能够生产电子表,录音机,收音机,还是在保州市,怎么听,怎么感觉像是在说梦话。

甚至,在他看来,做梦都不一定梦到这种场景。

然而经过一番详细的了解后,周华不得不信。

忽然,他想起一件事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东升,你开的厂子,是不是叫向阳食品厂?”

他知道这个食品厂,是因为他跟他们家这边的副食品店主任关系不错。

前段时间,听这个副食品店主任说了一句,市里有个新开的食品厂,要在他们这边副食品店卖鸡蛋糕,不需要票,做的鸡蛋糕也好,他们想要的话可以给他留点。

年底的时候,还有礼盒装。

今天他还带来了一盒三斤装的鸡蛋糕。

“对,就是向阳食品厂,姐夫知道我们厂子?”

王东升有些意外,他上一辈子跟这个连襟关系就一般,只知道他转业之后在县农业局,后来又被调到了镇上,再后来就不知道了。

“还真是你弄的厂子!”

“你们是挂靠在稻香村国营厂?”

周华没想到向阳食品厂跟王东升,还真有关系。

“对,就是挂靠在稻香村。”

“这次带过来了一些鸡蛋糕,桃酥,萨其马,你跟大姐走的时候,带点回去尝尝。”

王东升从食品厂带回来了不少东西,给老丈人拿过来的也多。

本来就给媳妇儿的大姐和三个哥哥各自准备了一份。

“不用,不用。”

“我年前,也买了一些向阳食品厂的鸡蛋糕,确实做得不错。”

“比国营店的鸡蛋糕做得还要精致。”

“真没想到这就是妹夫你弄的厂子。”

周华现在是无比好奇,王东升到底是怎么把厂子开起来的。

他在单位上班,对市里,县里的政策可是非常清楚。

虽然国家正在开放个体户政策,但也只针对某些行业。

保州这边,对个体户政策管理还是非常严格。

即便是挂靠,没有人脉,也很难做到。

据他所知,向阳食品厂,可不小,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保州和周边的几个县城。

能做这么大,各种原材料的消耗,绝对不少。

没有人脉,根本就弄不到这些原材料。

哪怕是议价购买,也要费一番功夫,并且,议价购买,供货也不稳定。

他却听副食品店主任说,向阳食品厂供货十分稳定,每天都能送上百斤货过来。

过年前这几天,更是每天都会送二百斤,比国营厂送过来的货还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