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白马寺,严静蓉借了严氏的势,暗地里欺负顾若娇的事崔氏可还没忘。
更别说前段时间她意图私相授受不成,还跑去自己儿子面前吵闹。
光这两点,就是为妾,崔氏也断然不会同意她进门!
孙嬷嬷却忧心:“可如此一来,那严家姑娘岂不是真要给端王(四皇子)做妾了?”
端王和慕府可是对立的呀。
崔氏支着额头:“那就是我那好大嫂自己要思虑的了。”
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又不是她,她可没那善心替人着想。
何况严家如此行事,上面那位还不知如何做想呢。
指不定端王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待慕国公回来,崔氏还是把严家打算和端王结亲的事说了。
慕国公听后不以为意:“倘若端王是个有本事的,严家门生愿意追随也是他的能力。”
崔氏便不多说了。
与其烦恼那严静蓉,倒不如想想自己那不开窍的儿子以及若若的亲事。
谁知崔氏才这么想,隔天就听说相中的那两个进士,一个竟然在近日与少府之女定了亲,另一个则与别家姑娘在相看了。
这是出师不利啊!
崔氏皱着眉头。
就连孙嬷嬷都觉得晦气:“此事可要告诉表姑娘?”
“是要的,你让春兰去请她过来吧。”
待顾若娇来了,崔氏极为婉转的将那两进士的事告知。
顾若娇没往心里去。
毕竟是她相中的新晋的进士,是个香饽饽也不奇怪。
她还反过来安慰崔氏:“无妨,那册子上还有好几个呢。”
本以为她会难过,没想到她比自己想得开,崔氏霎时又有了信心。
“你放心,我回头就让人去安排,一口气把另外几个都相看了。”
谁曾想后头那几个人,不是后院突然有了妾室,就是流连花丛,还有个直接去游山玩水了。
崔氏听得脸色都在发黑。
孙嬷嬷也直叹气:“表姑娘这般好,偏议亲一事上一波三折。”
委实倒霉了些!
孙嬷嬷拿着册子:“怎么正巧就看中的人出了岔子呢。”
崔氏闻言眉头一松:“的确有些也太巧了。”
孙嬷嬷点头:“可不是!”
崔氏却突然问:“除了你我,还有谁知道我在替若若安排相看的事?”
“二夫人?”
“不,应该不是她。”
孙嬷嬷一时茫然,不解她何意。
崔氏却陷入了沉思中。
她觉得这件事背后许是另有人在其中捣鬼。
可又想是不是自己想岔了。
毕竟有谁会闲得没事去破坏别人相看呢?
但若是没有,连接五个人都出了问题,是不是太过巧合了呢?
可不管如何,这件事都要先和周氏说一声。
知晓顾若娇相中的几个儿郎都泡汤了,周氏不可谓失望了好一阵。
眼下慕八和葛苡柔已经过了庚帖,就要定亲了。
她正想着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顾若娇身上。
谁知才出师就不利呢!
她很是忧愁,正巧慕七来请安,见她愁眉不展,不由询问。
“母亲,可是有何烦恼事?”
周氏便忍不住将替顾若娇相看的事说了。
倒也没说相看失败的事,只说了不知该择什么样的良人。
殊不知一听这话,慕七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