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氏不来找崔氏,崔氏也想着寻个时间将周氏唤去问问顾若娇的婚事。
毕竟是及笄了的姑娘,留个一两年可以说是舍不得,再留就成老姑娘了。
没想到的是周氏与她不谋而合,趁着家宴寻了个空档跟她说起了这事。
正好眼下话赶话,崔氏就顺势问起了。
她知晓这孩子之前对自家表哥的同窗有好感。
那姓贺的郎君,崔氏一开始也觉好,就是家中老母不好相与,且后头还与别的姑娘相看了。
崔氏越看越觉得也就那样。
不过这也是她自个儿琢磨的,还是要问问小姑娘的意思。
她话说的直接,也是忘了小姑娘虽聪慧,但也是个脸皮薄的。
一句话就叫她脸上血色又深了几分,仿佛抹了浓妆一般。
崔氏不由逗弄起她来:“怎么还害羞了?俗话说的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们若若也是要嫁人了。”
“四婶~”顾若娇果然烫红了脸。
崔氏哈哈笑了起来。
待笑罢,她才认真道:“若若说起旁的人是条理分明,到了自个儿身上总不会不知道想要嫁个什么郎君吧?”
顾若娇故作扭捏了下,才道:“若儿都可以,只要家世清白,没有通房侍妾,婆母好相与……”
她顿了下,想起自己之前的打算,便又补了一句:“不拘是文人还是武人。”
崔氏闻言却是愣了下。
她这般娇滴滴的小姑娘,竟也觉得武人好吗?
不过略一思忖也就明白过来。
这孩子怕是觉得自己家世一般,唯恐议亲的人家会嫌弃了自己,因而连武人都愿意将就。
可崔氏既是想亲自替她相看,自然不会叫她这般委屈了自己!
她宽慰般拍了拍顾若娇的手背:“乖孩子,这事就让四婶和你姨母来操持,你放宽心了就是。”
顾若娇便羞答答的应了。
而这个年顾若娇也过得分外忙碌。
国公府家大业大,趁着年节递了帖子来拜年的人家也很多。
除了严氏和陈氏要作陪,府上的姑娘也少不得跟着见人。
毕竟年岁最小的慕十二,翻了年也十六了。
而这其中走动最频繁的却是严静蓉。
她该是受了家中来信的影响,全然失了往日的矜持和稳重,寻了不少由头,每日都早早来东院跟崔氏请安。
往日一月都见不到一次的人,最近顾若娇倒是天天见。
至于崔氏怎么想,她也不清楚,但严氏估计气的不轻。
因为今日顾若娇来东院的时候就没见着严静蓉。
倒是见着了几日没见的慕卿。
他与崔氏似乎在说正事。
顾若娇原想着避开了去,崔氏却叫人给她上了茶点。
她便乖巧地坐在下首,竖起耳朵听了几嘴。
原是为了施粥的事宜。
国公府每年都会在年前或者年后施粥。
时间不定,端看天气。
今年几次大雪,京中涌进来不少流离失所的流民。
慕卿今日来,便是同崔氏商量施粥的事的。
这些事不需顾若娇去烦心,她便坐在下面神游天际。
她发呆的时候也与人不同。
一边捧着茶盏,一边时不时地往嘴里塞点心。
没一会就吃了三块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