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二宝二人来到树下,四匹马明显受了惊吓。两匹鄂伦春马还好点。此时已经不再躁动。

张二宝和姜天赐的马还在不停的扯动缰绳挣扎着。明显吓的不轻。

二人上前抱住马脑袋,好一阵安抚,两匹马才平静下来。

等马平静下来,张二宝问姜天赐:“天赐,你看清啥东西了吗?”

姜天赐晃了晃脑袋。“没看清,赶紧回去吧,这块雪面别乱踩。一会让二叔和关老爷子过来看看。”

张二宝点头,二人牵着马往回走。这功夫马受了惊,可不敢骑了。

等他俩回到大马鹿那块的时候,冯国隆和关老爷子已经把两个大马鹿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将马鹿吊在一棵树上扒皮呢!都快扒完了。

看他俩才回来,冯国隆疑惑的问,“你俩咋这么半天呢?”

“二哥,刚才不知道啥东西要扑马,给咱们马吓的嗷嗷叫唤。受惊了,我俩没敢骑,走着回来的!”张二宝回道。

冯国隆赶紧从地上站起身。“看着啥东西的了嘛?马没事吧!”

张二宝摇了摇头,“马没事,没看着,离的挺老远,我就开枪给惊走了!不过跟前应该有脚印。”

冯国隆点点头,马没事就好,这进了深山没有马就坏菜了。你打到再多东西运不出去有啥用啊!

然后接着扒皮,对关老爷子说道:“师父,你说能是啥玩意呢,敢扑马,还没看着影。”

关老爷子摇了摇头,“没看着脚印不好说,狼,猞猁,豹子,都有可能。但是把马吓成这样,应该不是狼!”

冯国隆也点点头,除非是狼群,要不然一只狼鄂伦春马不至于跟着受惊。

爷俩也不研究了,赶紧收拾马鹿才是正事有了张二宝和姜天赐的加入,进度快了许多。

忙活到了中午,两只大马鹿终于扒了皮卸了肉。

这个大公马鹿五百多斤,母马鹿也四百斤出头,又能出不少肉,这次进山算是开了个好头。

等收拾完了两个大马鹿,这个活着的小马鹿有点让众人犯了难。

毕竟活着呢。杀了有点白瞎了,还没长成,不杀在山里又没办法伺候。腿还受了伤。

最后关老爷子决定,还是养养看,要是老实,能吃食就带回去。不吃食就放血。麻烦就麻烦点吧。毕竟冯国隆都有一个母狍子了,不差这一个马鹿了!

四人进草丛,合力将小马鹿的四蹄捆住。受伤的右前蹄明显是骨头裂了,根本不敢着地。碰一下嗷嗷挣扎!

关老爷子用两根木棍将小马鹿右前蹄固定住。然后用绑腿缠上。好赖就这么地了。

野生动物的生命力和自愈能力不用说。肯定要比人强的多。这点伤对于马鹿来说根本不致命!

最后把小马鹿五花大绑的用小土爬犁装上。带回仙人住。

回去的路上也顺便到拴马的地方去看了一下。

关老爷子下马,领着哥仨寻找那扑马野物的踪迹。没走出多远,就在一处灌木丛旁边发现了。

又沿着脚印走了一段。这东西一起一纵竟然能跳出五六米远!走两步又是一纵,还是差不多的距离。猫科的灵活性展现无疑。

“猞猁!”关老爷子肯定的说。

冯国隆心里一喜,别看这玩意不大,但是值钱啊!

不仅是皮毛,徐顺可还是惦记着猞猁肉呢,虽然上次没说给多少,但是肯定能给个好价钱!

“师父,这玩意咋整啊?”冯国隆问道。

关老爷子想了想。“看脚印这个猞猁应该是是个成年的大公子,体型不小。咱们先回去,下午套套踪,最好能找到窝,到时候咱们下套子。还是别用枪打,白瞎一身好皮子了!”

冯国隆一愣,猞猁这玩意还能用套子吗?

见冯国隆不懂,关老爷子摆摆手,“回去给你看看我的套子,到时候你也做几个,反正现在也有材料。”

冯国隆点头,几人回到了仙人住,关老爷子进到仙人住里,从里面拿出了一根卷在一起的绳子,递给冯国隆。

这绳子入手很轻,比鞋带粗不了多少。非常柔软,而且很有韧性,像是什么动物的筋制成的。

“这是鹿筋套子,用马鹿的筋做的。用来套猞猁豹子这种猛兽正合适!”关老爷子给冯国隆解释道。

这鹿筋套子,就是用马鹿的腿筋,阴干后反复的砸,直到把筋里边的油脂和筋膜都祛除,再用砸出来的筋线搓成的绳。

最后再用鱼胶浸泡,涂上蜂蜡。做法类似于传统弓弦,但要简单的多,毕竟它粗。

而猛兽进了套子以后,这种鹿筋套子不仅坚韧,还多少带点弹性,不易挣脱也勒不死。想咬断,又需要不少时间。

冯国隆拿在手里,越看越喜欢。稀罕吧喳的。

关老爷子一笑,“你这也有不少材料,到时候回去我教你做。”

冯国隆一拍脑袋,对啊,现成的马鹿在这呢。回去自己也做几个。

而且以后打的马鹿也留着,鹿筋卖给徐顺做成菜,那不白瞎了吗!

忙活到了中午,将鹿筋都剔了出来,鹿肉也都卸好了。在外边找了一个小坑,用雪埋上。

下午关老爷子领着哥仨开始追踪那只猞猁。

那只猞猁在山丁子树那跑出去没多远就进了冯国隆他们住的这片林子。

进了林子里想找猞猁的踪迹就有点费劲了。只能靠青狼的嗅觉了。

断断续续的找了一下午。青狼终于在一棵大树底下停下了脚步。对着冯国隆汪汪叫了两声。

冯国隆走到近前。树下是一个半米多宽的树洞。

洞口脚印凌乱。有新有旧。

冯国隆伸手在洞口的树根上一摸。摸出了几根动物毛发。

对着阳光一看,底下黑上边灰,还有几根白毛,正是猞猁的毛。

对着关老爷子点了点头,冯国隆退了回来。

关老爷子拿着鹿筋套子上顺着冯国隆的脚印上前,蹲在洞口忙活起来。

关老爷子在洞口的树根下,下了一个套子。简单的修正一下,然后踩着原来的脚印慢慢的退回来。用冯国隆递过来的树枝将脚印扫平。

等退到几人身边。关老爷子又看了看四周,挑了几个猞猁有可能走的地方。又下了三个套子。

最后在洞口正对着的方向,靠近洞口七八米的地方又下了一个套子。

洞里的套子是等猞猁进洞。外边的三个套子是猞猁的必经之路。

最后对着洞口的这个套子。挺有讲究。属于洞里那个套子的双保险。

因为猞猁如果被套子套中以后。必然会挣扎,发现挣扎不脱后,就会尝试咬断套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猞猁会挑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

而它的家就在那,套子也够猞猁进洞!进窝里嗑套子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猞猁也不傻,自己家里都已经有埋伏了,等它嗑断了套子必然逃窜,不会再回这个窝了。

洞口正对着的这个套子。就是为了等猞猁出窝的那一纵!

关老爷子上午的时候已经观察过那个猞猁的踪迹。这个套子也就是按照那个距离下的。

这种就属于盲套子。简单来说就是蒙!

但不是瞎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野物的习性蒙!

本身套子这东西就是蒙。你往那一放,等着猎物上套。不就是蒙吗!

区别就在于有人能蒙着,有的人蒙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