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3年的三亚,还是一个边陲小镇。

主城区仅有一个港口、两条街道、一座电影院、一个菜市场。

直到10月份,经国家批准三亚港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清晨,天刚蒙蒙亮,渔港就已热闹起来。

那咸湿的海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味道,轻轻拂过每一个角落。

一艘艘木质渔船,像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身的木板被海水侵蚀得有些发黑,却依旧坚固如初。

渔民们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脚蹬着破旧的胶鞋,脸上带着被海风吹出的黝黑和粗糙。他们熟练地解开缆绳,将渔船缓缓推出港口,向着那波光粼粼的大海驶去。

当王云轩驾驶渔船驶进港口,顿时引发轰动。

原本在码头上各自忙碌的人们,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指挥着,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艘68米的钢铁巨舰。

“哇,这艘渔船好大!”

“这也不是咱们镇上的船啊?”

“这是哪里来的船?”

“大连?”

“大连是哪儿?”

渔民们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惊讶与好奇,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对着大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些孩子兴奋得像一群小猴子,他们在人群中穿梭着,一边跑一边喊:“大船来啦,大船来啦!”有的孩子甚至爬到了旁边的石头上,只为能看得更高更远。

王云轩停船熄火,看着码头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感慨万千,谁能想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美丽的海滨城市,旅游胜地。

“二哥,这是哪儿啊?”王云峰好奇地东张西望,“码头上人还是蛮多的,就是船破了点。”

“这是三亚。”王云轩介绍。

“三亚是哪儿?”老叔皱眉,显然他也不知道。

“三亚,是不是海南岛啊?”大姑父试探着问了一句。

王云轩点了点头,笑道:“还是大姑父见多识广,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听别人说过。”大姑父笑道。

“咱们来这儿干啥?这地方这么破,也没啥风景。”王云峰不解。

“咱们在三亚补充一下物资,淡水、蔬菜多备一些,毕竟新加坡那边太贵了,省点钱吧。另外还要申报各种手续,很麻烦的,所以我决定在三亚购买物资。”王云轩解释。

“大家还有疑问吗?”

“你是船长,你说了算。”老叔笑道。

“小二,那咱们现在是……”大姑夫问。

“老三老四,云飞、小杰,你们四个跟我下船,其他人自由活动,想下船的跟我们走,老叔,姑父,你们去不去?”王云轩做出安排后看向老叔和大姑夫。

“我跟你们下去溜溜吧,

这地方还没来过呢,

也算见见世面,感受一下三亚的风土人情。”老叔笑道。

“那我就不去了,留在船上看家,你们早去早回。”大姑父看着热闹的码头,其实也很想上去逛一逛,但是船上不能没人,只好留下来坐镇。

“我想去码头!”

“我想去!”

“我也去!”

王晓丹、王晓彤、李睿佳,三个妹妹也嚷嚷着要去码头上逛逛。

王云轩只好把她们带上,同时叫上陈好和周爱萍,让她俩帮忙照看三个妹妹。

一行十一人,缓缓从大船上走下,踏上了这陌生而又充满烟火气的码头。

码头上,商贩们早已摆好了摊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堆成了小山。红彤彤的荔枝,像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甜香;黄澄澄的香蕉,弯弯地挂在摊位上,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王云轩带着大家就像刘姥姥踏入大观园,左看右看,脚步带着几分迟疑,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新奇。而码头上的人们,也都在好奇的打量着他们。

“这码头可真热闹,虽然比咱们大连码头小很多,但是人也不少!”王云山感慨。

“是挺热闹,卖啥的都有。

小二,你们想买啥,赶紧买,

不用管我们,我带着她们到处逛一逛,一会儿咱们船上见。”老叔背着手,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好的,那你们注意安全。”王云轩叮嘱一句。

“哎呀,你小子就别磨叽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能出啥事,再说不是有我呢吗,有我在,不用担心!”老叔豪气冲天的将王云轩推走。

王云轩向陈好使眼色,意思让她注意安全,毕竟人生地不熟。

码头上的蔬菜种类繁多,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蔬菜王国。

那堆成小山似的白菜,叶片层层叠叠,白得像雪,绿得像翠玉,每一片都饱满而又鲜嫩。菜贩们扯着嗓子大声吆喝着:“新鲜的大白菜嘞,又甜又脆,炒着吃、炖着吃都香得很呐!”

那红彤彤的西红柿,圆溜溜的,像一个个小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卖西红柿的大妈,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不停地向顾客介绍着:“这西红柿啊,都是自家种的,酸甜可口,生吃、做汤都棒!”

不远处,一堆紫莹莹的茄子,形状各异,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滚滚的皮球。还有那细长细长的豆角,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整齐排列。

“二哥,这茄子和豆角都不错,要不买一点?”王云峰道。

“这玩意放不住,买它干啥!”王云山持反对意见。

“我想吃!咋地,不行啊!”王云峰被老三反驳,面子上挂不住了。

王云山正要怼他,被王云轩拉住,他可不想这俩货在码头上吵架,说道:“又不是没钱,想吃啥买啥!”

“大哥,这个洋葱怎么卖的?”王云轩站在摊位前,看着一位四十多岁,面色黝黑的摊主询问价格。

“2毛一斤。”摊主笑着推销,“洋葱这东西放得时间长,一般跑船的都备洋葱,洋葱炒鸡蛋,洋葱炒土豆片,洋葱炒肉,都非常好吃,你们要不要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