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孙的份量你自己清楚,”皇后皮笑肉不笑道,“早日成亲生孩子,你父皇也会高兴些。”
燕时序的模样跟皇后有六分像,就连皇后的脾气也学了个十足十。
他道:“不会有孩子能出生在我的孩子之前。”
皇后眸中掠过什么,她嘴角轻扯,“你有这个实力吗?”
燕时序道:“母后,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燕时序是皇后教出来的。
就算在外面表现得再怎么温润如玉,手段都是狠的。
就像当初,皇后没诞下嫡子之前,后宫中也没有一个孩子能越过燕时序出生。
燕时序不肯成亲,无疑是打了陛下的脸。
于是岭南赈灾的任务就落到燕时序头上。
消息出来后,秦笙笙没有任何思考,便决定跟上去。
她找到凌忆霜,把主意说了。
凌忆霜手兀的抓紧,“你决定好了吗?笙笙,赈灾可不是玩闹。”
她眼睛一下子红起来,“自古以来,赈灾银都是一层一层往下克扣的,地方官员也惯会阳奉阴违。”
“且不说灾害现场如何,吃穿住行如何,光是那些灾民,可不会管你是谁,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吃饱……”
秦笙笙仔细听着,还是道:“娘,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了,我会跟殿下从长计议的。”
秦笙笙必须得去,她要做任务,她可不认为预定的剧情中,燕时序放过她是看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
她认为更多是看在她陪着燕时序做下的丰功伟绩,她是有功之臣。
所以才逃过了欺君之罪,以及往后的谋害罪。
况且……她现在还背了一个芳心暗许的人设……
说到这个,秦笙笙就觉得系统是真的坑。
自荐枕席之后被拒绝,勾结其他人谋害燕时序的任务她至今都没想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秦笙笙说服凌忆霜后,打马直奔皇城。
将缰绳交给侍卫,她匆匆奔向东宫。
小夏子会拦住其他人,却唯独不会拦住她。
“殿下。”秦笙笙叩响书房的门。
“秦笙?”燕时序先有些疑惑,接着道,“进来吧。”
燕时序正坐在桌后,看着什么。
秦笙笙关上门,慢慢走过去,因为来得急,额头浮出一层薄薄的汗,脸颊也白里透着红。
“殿下,臣愿随你去赈灾!”
燕时序抬起头,透着些许疲惫的目光从桌面移到秦笙笙脸上。
片刻,他笑了,“你留在京中,充当孤的耳目,孤在赈灾途中,会差给你寄信。”
“届时,孤在信中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她陪自己去赈灾?这么小一个孩子,陪自己去赈什么灾?
燕时序虽然高兴,听了她这句话,仿佛一切疲惫都一扫而空。
但她打心底里不想让秦笙跟着她去受这个苦的。
秦笙笙深吸一口气,“臣在殿下身边也能帮到殿下。”
皇后就是燕时序背后的刀,燕时序能自己解决,就用不到她。
燕时序真遇到困难,皇后就是第一个动手的人,哪里还需要她在京中做什么?
这对母子又没有什么隔阂,在京中就是人挡杀人,佛当杀佛。
燕时序分明是不想带她去。
“殿下,臣能帮你。”秦笙笙道。
燕时序饱读诗书,书中所记载的灾患场景触目惊心。
再加之朝堂上的弯弯绕绕。
燕时序岂能放心秦笙跟着他?
他唇瓣抿紧,“秦笙,你留在京中,不要闹,孤会解决好。”
“听话。”
秦笙笙见他的神色,知道他意已绝,是真的不想带她去赈灾。
但换言之,连赈灾都不肯带她去,那等到后面爆发的时疫呢?
时疫燕时序更不会带她去。
秦笙笙道:“殿下,臣知道殿下为什么不想臣去,但臣想陪着殿下。”
她看向燕时序,“臣也想保护殿下。”
“殿下为臣着想,臣也想为殿下着想。”
燕时序愣愣的看着她,忽然又想起了那句话。
他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好。
他认为留在京城,秦笙能吃好穿好,不必忧心操劳。
但他却忽略了秦笙的想法。
燕时序想到以他手里的人也能护住秦笙的安全。
便叹了口气,“也罢,那你便随我一起吧,回去收拾一下东西,三日后出发。”
秦笙得了令,转身回府收拾行李。
既是去赈灾,就不可能带盼巧闻香。
她想到她今年十三岁,月事也不知道会不会来,往行囊里塞了几块月事布。
现在忧心也没有用,等来了再想办法。
三日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出发的时间。
皇帝是将这苦差事交给了燕时序,但燕时序到底是他最给予厚望的儿子。
皇帝直接拨了一支精兵护着他,又暗中派遣了心腹随行。
如果燕时序没法解决这些难题,心腹可以为他兜底。
因为押送赈灾银,不可能风驰电掣的赶路,秦笙笙和燕时序,还有随行的臣子都是坐马车。
燕时序的马车里,秦笙笙跟他相对而坐,研究着沿路的这些官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知道这些地方官员是贪官还是清官,是单打独斗还是朝中有人。
是孤家寡人,还是子孙兴旺。
暗卫先一步赶往灾患之地调查情况,燕时序还在赶路时,暗卫就能把消息传回来。
“这衮县知县,还真拿自己当神了。”秦笙笙翻着暗卫传来的书信,脸色难看。
要不是燕时序是太子,她都想说衮县知县拿自己当土皇帝了。
燕时序心头也有怒火,但克制的没有显露出来。
他在思考是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收集罪证回到京城后再派兵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还是到了地方就把这些人处置掉?
等回了京城再一网打尽未免太受气,可到了地方就处置人,不就打草惊蛇了?
“殿下?你在想什么?”
秦笙笙见他眉心蹙起,似乎在思考什么大事。
燕时序道:“孤在想这些人该怎么处置。”
“是杀一批,还是杀一群。”
秦笙笙道:“殿下,圣上为你安排了五千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