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和俞莲儿,梁世德分别后就回了村子,把村中的每一家,喊出来一个人到自己家中进行商议此事。
在人都到齐之后,村长给各位乡亲道:“我们国家要在咱们村这个地方建立一个海军基地,需要咱们搬迁,咱们一定要服从右丞相和梁太尉的安排。”
有个叫木生的人问道:“村长把我们搬迁到什么地方去呢,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供我们住的啊!”
这个地方,虽然说靠近大海,但是一圈全部都是大山,没有可住人的地方。只有山的后面有一个山坳,山坳中是可以住人,但是里面有两条可怕的大蛇。
大蛇经常出没,经常会把人生吞活吃了,人们都是谈蛇色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住在海边了。
住在海边,台风常常肆虐,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困扰和损失。每当台风来袭,狂风呼啸,巨浪滔天,仿佛要将一切都摧毁殆尽。而那些建在海边的房屋,更是首当其冲,被台风无情地撕裂、吹散,最终只剩下一片狼藉。有时被催的连一根木棍都不剩,非常的吓人。
每次台风过后,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废墟,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然而,生活还得继续,他们不得不咬紧牙关,重新开始建造房屋。这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别无选择。
面对如此频繁的台风袭击,人们不禁感叹:如果有一点办法,谁会愿意住在这海边呢?这里虽然有美丽的海景,但也伴随着无尽的风险和挑战。
就在大家都感到绝望的时候,村长站出来说道:“其实,山的后面有个山坳,那里相对比较安全。我们可以考虑搬到山坳里面去居住,这样或许就能免遭台风的侵扰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
众人吓得脸色大变道:“村长,这可使不得啊,那山窝里面有两条大蛇你不知道吗?还有很多的小蛇,毒蛇到处都是。你怎么会想到住到那里面去呢?”
其他的人也附和道:“是啊,村长那里面可不能进去啊,那里面果子树上结的果子年年都烂掉了,我们都不敢进去捡,你不知道吗?进去了,我们都是给那两条大蛇送食物吃的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乱哄哄的也没有说出个结果,最后村长道:“大家先别说了,听我说完。右丞相说了,把那里面的两条大蛇及其他的毒蛇全部都收拾干净,并给我们建上新的楼房住,弄上院子,让我们在里面安安稳稳的。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还会给我们修建一条非常平整的山路来,让我们上山下山不费什么力气。”
众人心有余悸。谈起那个山坳,都吓得浑身哆嗦,即使两条大蛇被杀死以后,人们心中还是会害怕的!
听了村长的话,众人暂时不语,都在心中做着激烈的斗争,去还是不去?不去国家需要这个地方,需要他们从这个地方搬出去,建海军基地,如果有了海军,可以击退岛国的来犯之地。
如果不挪出这个地方,影响国家建设海军基地,那么就给岛国的人侵略自己的国家制造了可乘之机,如果岛国的人真的侵略了自己的国家,那他们村的人就是全国的罪人。
不但如此,首当其冲,受到岛国人蹂躏的肯定是他们村的人。
经过反复而激烈的讨论村长最后终于说服了大家,全村人一致同意搬迁。
俞莲儿及梁世德及时表扬了小渔村全村人的舍己为国的精神。并答应他们一定会把山中的毒蛇鼠蚁收拾的干干净净,并且方圆200里之内都不会有毒蛇猛兽,并帮他们在山坳中建立新的家园,给他们修一条带路灯的路,直通海边,方便他们出海打鱼。
小渔村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梁世德在原地让将士们搭建帐篷暂时住下来,并写告示,开着车到沿海各州县去张贴告示招募海军。并把皇上的旨意传达给各州县,让他们把海边的小船分给渔村们。
俞莲儿和丁丁一起来到了山坳之中,去捕捉大蛇及毒蛇,还有其他的有毒的生物
来到山坳中,果不其然,有两条大蛇在山坳中翻滚交配,他们生了不计其数的小蛇,整个山坳中,无论是树枝上,还是水中,还是地上的草丛中,还是石头缝里,到处都是蛇的身影。
俞莲儿虽然很膈应蛇,但是他有一个好助手,那就是丁丁。
丁丁进入山坳中之后,不等俞莲儿吩咐就把这些毒蛇猛兽一一的收进了商城之中,收两条大蛇时,大蛇不服丁丁的收服,翻滚扭打,腾云驾雾就是不肯上来,他们不但不肯被收服,而且还想吃俞莲儿和丁丁,俞莲儿没法了,她必须得助丁丁一臂之力。俞莲儿使用自己的超能力,两个人齐心协力把两条大蛇一一的收进了商城之中。
俞莲儿和丁丁又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把方圆200里之内的毒蛇猛兽全部又收了一遍,收了之后那不用说了,俞莲儿又有了一笔小小的收入。这笔收入足够她购买大船用的了!
接下来,俞莲儿又和丁丁分工合作,先修了一条进山的道路,路修的不算太宽,有六米宽,不过路边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每天是一进入晚上,这些路灯都会自动的亮起来,天一亮,路灯会自动关掉。
这座山是石头山,即使是在这山前建房子,也不会在下大雨的时候发生山体滑坡。俞莲儿和丁丁沿着山坳一圈,把山壁都做成了倾斜的坡度。山壁前面弄出了30米宽的平地,地面既平坦又不是很滑
从山上劈下来的石头,俞莲儿放进了空间中,弄成了大的石砖,准备建港口时候用。海军基地,必须得有港口,好停靠船只。
俞莲儿又从商城上下单,沿着山坳的一圈,给每家建成了四间两层的小楼,楼的前面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厢房前面是一个院落,院落上还有一个大门。这样的设计堪称完美,这些渔民们一辈子也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楼房。
院落的前面,沿着山坳的一圈建了一条路,路边上还装上了栏杆,并装上了路灯。
不但如此,俞莲儿还给他们每家每户放进了新的家具,新的被褥和新的衣服,还有新的锅碗瓢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