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利累到气喘吁吁,跌坐在地上,起不来。
孟翰林则是坐会沙发,还轻轻的拍了拍身旁的位置,“老孟同志,别坐地上,凉,来,坐这里!”
“混,混账!”累到气喘吁吁的孟永利,此时哪里还有挪动的力气。
但嘴巴依旧不客气,对着孟翰林就骂了起来。
“嗯,我是老混账生的,可不就是小混账嘛!”对于被骂这件事情,孟翰林早就学会了还嘴。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孟永利在王彩英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坐到了离他最近的沙发上。
一生气,直接脱了鞋,砸了过来。
“诶,没打到!”
“没砸到!”两只鞋在他的躲避下,全都落了空。
孟翰林一副欠扁的表情,让孟永利气到跺脚。
“说,要多少钱?”若是刚刚还以为他有事做。
现在就可以确定,他是为了要钱。
“老头儿,三万五万不嫌少,八万十万不嫌多。”
“八万?十万?你把我卖了吧!”孟永利听到这个数儿,心都在颤。
一旁的王彩英也是心头一跳,要,要这么多?
嫁进来这么久,她也早就认为孟永利的钱,有她的一半了。
现如今,一下子要这么多,跟掏空她没啥区别。
“翰林,这么多钱,你要做什么?”王彩英比孟永利聪明就聪明在这儿。
她不会直接拒绝,而是抛砖引玉,让对方说出用途,然后孟永利一听不靠谱,自然就拒绝了。
这种事情,她做过多少次,百试百灵。
“我要用的是我妈给我留下的钱,做什么关你什么事?”对于她的多事,孟翰林很是不喜。
“翰林,我就是担心你被人骗,没有要管你的意思。”王彩英说话时,语气有些哽咽。
但凡长个眼的,都能看出,她现在挺委屈的。
“你妈留下的钱都被你败光了,没有了。”孟永利听到‘我妈的’这三个字,他就莫名的火大。
“那就花你的,我是你儿子,你是我老子,用你钱,天经地义!”
“操,去你娘的天经地义!”刚刚稍稍平息了一点点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彻底点燃的那种,但凡晚一秒发火,都是对自己兜里钱的不尊重。
“不给啊,没事儿,我接阿奶回来主持大局。”
“你……”
“还有我妈的遗嘱,当初,她是找过见证人的,她的遗产和钱,你只有代为打理的资格,但凡你花了一分,都给我,吐出来!”孟翰林是懂得气人的。
孟永利猛地一起身,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老孟,老孟!”王彩英看到晕倒的孟永利,彻底地慌了神。
不断地用手拍打着他,试图叫醒他。
“想守寡,你就继续拍!”毕竟是亲爹,孟翰林做不到不管不顾。
叫了人,找了车,送孟永利去了医院。
缴费的时候,王彩英则是看看天,看看地,没有掏钱的意思。
没办法,孟翰林缴了费用,把收据放进口袋里。
刚走到病房门口,王彩英就借故说没给老孟带换洗的衣服,让他回去帮忙拿一下,自己则是留下照顾孟永利。
孟翰林点了点头,便离开病房门口。
结果走在半路,就被护士叫走去拿药。
回去送药,刚走到病房门口,亲爹已经醒了。
还不等他走进去呢,就听到王彩英正在蛐蛐,“老孟,你醒了就好,你若是有什么事情,我该怎么办!”
“今天这件事情,你也别怪翰林,他毕竟年轻气盛的,好在他帮我把你送来医院,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臭小子人呢?”孟永利特意看了看病房门口,没看到他人,显然是有些失落的。
“医生说你是气血攻心,没什么大碍,好好休息就行,他就走了,不知道去忙什么了!”
不得不说,王彩英很是会上眼药。
三言两语,差点给老孟同志再次气晕过去。
站在门口的孟翰林,听到她的话,嘲讽地笑了笑。
随即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孟永利看到儿子的那一刻,最开始是欣慰的。
想的是,臭小子还知道来看我!
但下一秒,神色微变,面露不悦。
想的是,臭小子还知道来看我?
王彩英则是有些尴尬,讪讪地笑了笑。
想问他有没有听到什么,但又觉得这么问太过唐突。
“老头儿,医药费报销一下。”孟翰林掏出住院单据,放到他的手中。
听到他给自己交了费,老孟同志还算是老怀安慰的。
“还有药,上面有吃法,别忘了吃。”说完,孟翰林就往外走。
“你要去哪里?”看到他要走,孟永利急忙问道。
“你媳妇儿说,让我回去,给你拿衣服。”
孟翰林离开了病房,王彩英却觉得整个病房都是冷的。
一抬头,正好对上孟永利那吃人的目光。
好似在质问她,为何要骗他是的。
“我去给你接点热水……”说完,拎着暖壶,匆忙离开了病房。
孟翰林心情不好,漫无目的地来到了餐吧。
进去以后,要了杯冰橙汁,就这么静静地坐着。
一坐就是三个小时,沈琳琅看到他回来,神色难看,这是没筹到钱?
还是没想到合作的办法?
正好员工该吃饭了,沈琳琅看到他那失魂落魄的样子,让人送过来一份员工餐。
“送的?”
“对,琳琅姐送你的。”阿琼看到他水杯里的见底,便给他续满了。
原本还有些担心白吃不好的他,一转头,看到角落的一桌人,穿着店里的工作服,吃饭的饭盒跟自己是一样的。
沈琳琅看到他没动,便走了过来,“员工餐,请你吃的,不收费。”
“你这是答应跟我合作了?”
好吧,不能怪他胡思乱想,毕竟员工餐都吃上了。
“想多了,单纯就是员工餐做多了,吃吧!”沈琳琅可没想到自己单纯的好心,会让他浮想联翩。
“好吧,三天,三天之内,我拿到钱,咱们在进一步聊。”对于合作一事,孟翰林是认真的。
也可以说,他活到二十四岁,第一次如此坚定地想做一件事,想做成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