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九月,曹操虽然自领冀州牧,并上表朝廷交还兖州牧,但从实际来说,冀州还没有彻底掌控在曹操手中。
为了进一步瓦解袁氏在冀州的势力,降低其影响力,曹操下令免除今年的租赋,理由很简单,说河北地区遭受了袁氏之难。
此举把河北困境的矛头都指向了袁氏,又彰显了曹操高大英明的形象,一举两得。
袁氏家族的根基进一步动摇,高干也趁机投降。
面对这般处境,袁谭依旧没有与袁尚联手,而是领军北上,击破袁尚在中山国的败军占据了甘陵、安平、勃海等地。
袁尚不得不再往北撤,投靠故安的哥哥袁熙。
袁谭的迫不及待着实触怒了曹操。
天下诸侯都明白,曹操愿意与袁谭暂时联合,那都是表面现象,唯独袁谭与郭图未曾考虑此问题。
董卓、何进等人血的教训尚在眼前,如今袁谭又行此饮鸩止渴之事,只能说是自取灭亡。
一方面,曹操绝不会容许袁氏死灰复燃。
另一方面,曹操觉得与袁谭的联手已经可有可无,没有更多的利益可图,还影响他下一步进军路线。
故而得知消息的曹操立刻写信给袁谭,斥责他负约,直接与他断绝联姻,将他的女儿送回。
可以想象一下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曹丕抱得美人归,曹整却被退还老婆。
同样是儿子,待遇截然不同。
只能说古时候的婚姻,不管男还是女,很难由自己做主。
同年十二月,曹操以袁谭背约为名,率领乐进等将领,悍然挥师讨伐袁谭,大军兵临龙凑。
袁谭自知不敌,趁夜撤回南皮,在附近的清河下寨。
袁谭的撤军使平原无备,曹操清扫了周边并入城控制了全郡。
至此,曹操的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大军对冀州的掌控也更加深入。
可以说,建安九年是曹操曹操霸业腾飞的关键之年。
只可惜,曹操的农业大臣典农中郎将任峻去世。
曹操在阵前高歌猛进,后方粮草补给几乎全来自于这位典农中郎将。
屯田制度起于枣祗,推广于任峻之手。
正因为任峻,曹操才能从粮荒中缓过来,慢慢走向连年丰收,积谷装满粮仓。
曹操为他的死曾长时间地哭泣,并让他的儿子任先承袭了爵位。
后来魏文帝追录功臣,赐给任峻成侯的谥号,又赐封任峻的次子任览为关内侯。
另外一名功臣也在建安九年去世。
只是这名功臣是被曹操手下所杀,此人便是许攸。
曹操击破袁尚领军进入邺城之后,许攸便居功自傲,屡次轻慢曹操。
每次出席,许攸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
曹操表面上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
恰好一日,许攸从行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
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捕。
最终,许攸因“恃旧不虔”而被曹操诛杀。
许攸功劳显而易见,对于曹操的贡献也确实很大。
但在东汉末年,等级划分森严,主臣关系不可错乱的年代,许攸想要以好友的身份与曹操相处,自然无法得到满足。
时间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出兵继续追击袁谭,大军包围了南皮。
此时,袁氏的世交盟友、北部的乌桓以苏仆延为首的部落准备发五千骑兵来助袁谭。
消息传到驻扎在南皮城外的曹营,郭嘉立刻建议曹操果断拦截,若是让乌桓部落发兵,袁谭便会有所依仗,南皮之事恐怕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
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该派谁前去说服苏仆延。
他环视帐下众人,忽然看到新投入帐下的袁尚部下牵招,忽然想起此人先前便跟随袁绍平定辽东,或许有这方面的经验。
牵招明白曹操的眼神,主动上前一步回应,说他曾经在袁绍手下任乌桓突骑,与乌桓兵有过接触,可以前往乌桓说服苏仆延。
曹操大喜,当即命牵招出使乌桓。
一旁的曹洪却提醒曹操,说牵招不得已才投入主公帐下,此去北面正好是袁氏的地盘,不怕他一去不回吗?
曹操只用了四个字回应曹洪,用人不疑。
牵招顺利到达乌桓地区,此时自称峭王的苏仆延正在集结军队。
恰好辽东太守公孙康派来的封赏使者韩忠也到了苏仆延大营,想授以官爵。
公孙康这个举动,无异于在挑衅许县天子的威严和朝廷的威信。
不过,相比他父亲公孙度所做的事情而言,只是常规操作罢了。
公孙度在辽东郡几乎是一个世外皇帝,他把辽东郡分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压根没有经过朝廷同意。同时,他还自封辽东侯,平州牧,甚至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当初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孙康只不过继承了其父亲公孙度的作风罢了。
但牵招心里清楚,此行除了说服苏仆延外,还必须给韩忠一点颜色看看。
次日,苏仆延召集诸位会合,牵招、韩忠都在场。
苏仆延当着众人的面问牵招:“昔日袁公说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为单于;而今曹操也说会上报天子,任我为真单于。同时,辽东太守又拿着印绶来。这样看来,谁才是正宗呢?”
牵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从前袁公承天子命令,可以有所拜封,但后来发生变故,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他说上书朝廷,拜您为真单于,是正宗,辽东下部,哪有权利擅自封拜呢?”
韩忠不甘示弱,也说道:“我们辽东在沧海之东,拥百万大军,又有扶馀、濊貊为我所用,当今形势,强者为右,曹操算什么呢!”
牵招呵斥韩忠说:“曹公允恭明哲,拥戴天子,讨伐叛兵,安抚各地,让四海安宁。而你们的君臣则只倚靠边远天险,违抗王命,侮弄神器,正应该被国家诛杀,怎敢轻慢诋毁大人!”
说着,便将韩忠按倒在地,拔刀欲斩韩忠。
苏仆延惊恐,赶忙光着脚拦住牵招,劝其息怒,身边的人也不知所措。
牵招退回座位上,向苏仆延说以利弊得失及成败之理。
在场的人都离开座位,跪下来聆听。
最终,苏仆延辞退韩忠,停止出兵。
牵招也不负曹操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