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向荣眼里闪着的幽光愈发精亮,“强哥没本事也不会坐得这么稳了。”
一句话就已经涵盖所有。
更何况他深知后世改革春风吹得越发浓烈,周强顺势而起,别说是万元户,首个十元户都快拦不住了。
他涵盖的路子很广,整个县城几乎各个门路都有。
而他没告诉林婉种植灵芝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灵芝非常罕见,而且价值极高,随随便便一小块就能卖个几十块的高价。
一旦流通出去,村里边肯定有人眼红,到时候做出什么事来都没准。
所以他要暗中提前找好销路。
周强眯了眯眼,“那我要是没给你办成呢?”
陆向荣唇角弧度不减,“那这灵芝也是你的,就当跟强哥交朋友。”
“好,爽快!”周强一拍大腿,恣意笑的声朗,“既然你有这诚意,我哪有不帮的道理。”
“里外里还是我占便宜了,如果你能搞上销路,我从其中还能抽点。”
两人一拍即合,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周强要给他牵手的路子,就在明天下午。
民生胡同,5号。
陆向荣又在周边城里转了一圈,尤其着重郊区。
他听说附近有废弃厂房。
然而他看了一眼,两处都不大合适。
原先有个腌菜厂,周遭环境很是恶劣,土壤都被盐碱化。
另一个好像是什么化工厂,也不知道是什么年头盖的。
周围老树都长不起来,个个蔫了八秋。
他打算先把种植厂盖在家里后山,将来规模大了,再往城里挪。
这时候天色不算晚,城里的百货大楼还开着。
陆向荣揣紧了怀里几张工业券,直奔大楼。
这时候的百货大楼不像后世那样东西齐全,展开的柜台卖的东西数量有限,而且品类不多。
只要进入百货大楼的,全都需要各种许可证和手续,没路子的人根本进不来。
他着意看了眼日用品那边。
竹篓和鸡蛋筐这些编织品,还没他嫂子手艺一半好。
就这东西还敢卖五毛?
陆向荣彻底放心了。
“这自行车怎么卖?”
他踱步到了一边,看到绑着大红花的凤凰牌自行车。
锃光瓦亮,车座子上连个灰都没落。
守在旁边的男人挺着大肚子,穿着的确良衬衫和黑裤。
他上下扫了眼陆向荣,尤其是在看见那双带泥的黑布鞋时,脸上更不耐烦。
“去去去,这自行车是你能买得起的?”
“摸坏了可要赔!”
一副公鸭嗓,难听刺耳得很。
他上来就要拍掉陆向荣摸在车头的手。
陆向荣目光一凛,反手扼住他手腕,“顾客就是上帝,这话你没听过?”
“来百货大楼的百姓问都不能问,你这是什么道理?你服务的到底是钱,还是百姓!”
接连两句犀利的质问,直接让男人头顶冒汗。
关键是手腕疼得他骨头都要裂开了!
“放开,你知道我是谁吗你!”
“敢动老子,我让你以后都跨不进货楼大门!”
男人龇牙咧嘴,油光混着汗水泌了满脸。
陆向荣手上力道不减,一双泛起冷光的黑眸直盯他,“老子今天就买这自行车,多少钱。”
男人心里咯噔一声,随后看向陆向荣,心里满是狐疑。
这一看就是个乡下货,能买得起自行车?
陆向荣一眼就看出他心里想什么,转手拍出十张大团结,还有一张工业券!
“够么。”
男人瞬间睁大了眼,也顾不上疼不疼了,脸上的笑堆满褶子。
“够够够,这自行车可是我们百货大楼的新货,新着呢,连一个划痕都没有!”
“上面定价一百五,然后要一张工业券。”
陆向荣闻言,眼都不眨地又掏了五张大团结。
无论是工业券还是钱票,这下都全了。
男人的态度更是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直接把陆向荣当成财神爷一样供。
天知道他们这自行车在百货大楼里都停多长时间了,根本卖不出去。
老百姓没钱,当官的人都在城里,步行就能到厂里上班。
谁买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现在彻底是老陆家的了。
闸和链条都是崭新的,一点问题没有。
现在这时候的做工,没有偷工减料那一说。
而陆向荣却是眉眼一眯,故作无意地问道:“我看你们这里摊位不多啊,堂堂百货大楼,怎么没人入驻?”
经理只顾着在那边数钱,左右翻看是不是真的。
听见这话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愁眉不展。
“光是摊位费,老百姓就交不起了。”
“而且下有供销社,村里那边有公社……”
后面的话他没说,陆向荣却已经听明白。
看来摊位费不便宜,二来就是客流量不够。
陆向荣黑眸中若有所思。
随后他也没多耽搁,天色已经渐晚,他蹬上自行车就回了家。
而村里这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亮着盏灯。
随着微弱的光,陆向荣骑着自行车的身影露在不少乡亲眼里。
众人皆是吃了一惊,久久回不过神。
“妈呀,那是陆家老三吧,咋骑着锃亮的自行车嘞!”
“俺滴个亲娘……我听说这自行车卖百来块哩,还要什么工业券?城里正式职工混个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有一张。”
……
所有人的眼神都落在陆向荣身上,那叫一个羡慕嫉妒。
更多的也是唏嘘和感叹。
谁能想到当初锅都揭不开的老陆家,现在日子却越过越好了?
盖了新房,送家里娃上学,现在自行车都踩上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陆向荣把自行车骑回家时,陆母正巧端着一盏煤油灯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篮子在。
“哎呦,我滴个老山神,你这是把谁家自行车给骑回来了?”
“这大红花可真喜庆。”
两个嫂子也陆续从屋里出来,满脸新奇地看着自行车。
摸也不敢摸,碰也不敢碰的劲儿把陆向荣逗笑了。
“我从百货大楼买的,以后这就是咱家的。”
“嫂子过些日子要去赶集,正好骑着自行车去。”
“不然东西多,不好拿。”
嗡!
这话直接让婆媳几人的脑瓜子轰隆作响。
“啥?!”
“这是你去百货大楼买的,得花了多少钱啊?”
陆母高血压差点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