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书记,您看这边。”

王建军领着他们来到一片刚刚采收过的药田:

“这片种的是黄芪,去年试种的,亩产干品300斤左右,市场价一斤20多块,扣除成本,一亩地净赚5000多!”

“比种普通的农作物强。”

郑仪点点头。

“强太多了!”

王建军感叹: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刨去种子化肥,能落1000块就不错了,这还不算人工。现在种药材,村里人不用再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高琳忽然问道:

“有销路吗?”

“有!”

王建军拍着胸脯保证:

“李局长早就联系了省里的制药厂,签了保底收购合同,还注册了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

“你们村多少人参与了?”

郑仪问。

“去年头一年,就十来户敢试,今年看到收成了,全村都抢着要种!”

王建军的脸上写满自豪:

“现在不光我们村,周边几个村子都找上门来,想跟着种呢!”

郑仪和高琳跟着王建军走遍了大半个药材基地,又走访了几户已经尝到甜头的村民。

每家的喜悦都溢于言表,他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老人们不再孤单,孩子们有了父母陪伴,村里的空心化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回程时,高琳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感叹:

“王支书真是个实干的人。”

“嗯。”

郑仪望着窗外,声音有些飘忽:

“农村缺的就是这种人。”

高琳悄悄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发现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副书记,此刻嘴角竟挂着一丝罕见的笑意。

“李局长和王支书他们......”

高琳斟酌着词句:

“是真心为老百姓考虑的。”

郑仪收回目光,忽然问道:

“你呢?”

“我?”

高琳一怔。

“你想做什么样的干部?”

郑仪转头直视着她,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照进灵魂。

这个问题太直接,也太犀利。

高琳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她想起外公的教诲,想起舅舅复杂的面孔,也想起了这些天跟着郑仪看到的一切。

青峰县的问题如此之多,但又处处蕴含着希望。

“我......”

她咬了咬唇,终于下定决心:

“我想做点实际有用的事。”

郑仪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少见的笑意:

“这回答不错。”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认真:

“以后你跟我跑项目吧,不只是整理材料那种。”

高琳心头一震,猛地转头看他。

“看路。”

郑仪提醒道,但眼中的鼓励丝毫未减:

“我想培养几个能干事的人。”

这句话的分量太重,高琳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知道,这意味着郑仪愿意给她机会,愿意栽培她,而不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助手或者周阳的外甥女。

“我会努力的!”

最终,她只能郑重地承诺。

郑仪点点头,重新望向窗外。

北方的冬日银装素裹,却分外妖娆。

青峰县县委会议室。

郑仪站在窗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下方各位常委的表情。

周阳神情肃穆,纪委书记赵刚紧皱眉头,常务副县长刘志军目光闪烁,其他人则各怀心思。

“今天的常委会,我们讨论三个问题。”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仿佛重锤般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第一,青石镇扶贫资金的追责问题;第二,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划;第三,干部人事调整。”

周阳深吸一口气,第一个开口:

“郑书记说得对,青石镇扶贫资金的问题确实必须严肃处理,我已经责成纪委全力调查。”

赵刚点头接过话:

“纪委调查发现,彭勇等人不仅涉嫌挪用扶贫资金,还在项目建设中套取专项资金,数额较大。目前已经立案审查,并移交司法。”

“光查一个彭勇不够。”

郑仪淡淡道。

会议室骤然一静。

刘志军额角渗出一丝冷汗:

“郑书记的意思是……?”

“扶贫资金不是彭勇一个人能挪的。”

郑仪放下手中的材料。

“财政所、县扶贫办的审批程序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人发现问题?究竟是流程问题,还是有人在背后纵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周阳脸上:

“周书记,你觉得呢?”

周阳沉默片刻,缓缓道:

“确实……可能存在系统性监管问题。”

郑仪点点头,翻开第二份文件:

“第二件事,是关于青峰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各位已经看了李卫民同志的报告,他的方案很细致,不仅提出了种植规划,还打通了省里制药厂的销路。”

他抬头,环视会议室里面的所有人:

“谁有不同意见?”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周阳轻轻咳嗽一声:

“郑书记,我完全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但县财政紧张,短期内大规模投资恐怕有难度。”

“不需要财政额外拨款。”

郑仪早有准备。

“省农科院有专项扶持资金,我们可以申请项目补贴,农户和合作社自己解决种苗成本,政府只需要统筹推进。”

周阳一时语塞。

刘志军犹豫道:

“可是县里的招商产业政策一直是侧重于工业,如果突然转型搞农业,会不会影响招商引资?”

“不是‘转型’,是‘均衡’。”

郑仪纠正他。

“青峰县六十万人口,一半在农村,我们不能只盯着开发区的那几个厂,而让农民继续贫困。”

周阳见风向已定,果断附和:

“郑书记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扶持本土产业。”

“那好。”

郑仪直接拍板。

“县委成立‘特色农业领导小组’,由我牵头,李卫民直接负责具体推进。各乡镇必须配合,年底前完成第一批试点种植。”

不等众人反应,他已经翻开第三份文件:

“最后一项,人事调整。”

气氛立刻紧张了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重头戏来了。

郑仪不紧不慢地宣读:

“根据组织考察和实际工作表现,拟调整以下干部岗位。”

“县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刘斌,在扶贫项目审批中存在严重失职,建议免职,由杨华接任。”

“青山镇副镇长刘希,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基础扎实,拟提拔为镇长。”

“农业局副局长李卫民,鉴于其在特色农业项目上的突出贡献,拟推荐为农业局局长人选。”

……

名单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几乎涵盖了县里最重要的几个岗位,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真正有能力但长期被压制的干部!

周阳脸色微微发白,他知道,这份名单意味着郑仪已经完全掌握了青峰县的干部任免权,而他这个堂堂县委书记,已经无力阻拦了。

更让他心惊的是,名单上的杨华、刘希这些人,恰恰是他过去一直压着不敢用的人!

如果这些人上位,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能量,甚至可能比现有班底更强!

“有异议吗?”

郑仪环视众人。

会议室鸦雀无声。

周阳深吸一口气,终于抬手:

“我同意。”

这三个字仿佛抽空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青峰县的权力,已经彻底易主了。